[游记] 京都を歩こう‧元离宫二条城

楼主: blackcat0630 (黑猫)   2009-04-23 20:43:24
完整图文网志版:http://blog.yam.com/toracat0630/article/20438220
一次美好的旅游经验即便是回味再三都还是乐趣无穷,
而美好的旅游回忆也更如同老照片一般,
总会有着令人深深地又再沉浸在当下时空与画面的魅力,
旅行,就是这么美好又美丽的事。
走马看花的旅行是一件累人又浪费时间的事,
所以即便8天7夜内要跑遍京都、大阪、奈良以及东京,
定点的散步旅游仍是我们所坚持的唯一旅游方式,
如何在极短的旅行时间内决定想去景点的优先级,
绝对是一件欲望与理智不断在对抗的战役。
最近朋友间吹起了浓浓的笃姬大河剧风,
不论是在噗浪上还是好友间,
笃姬的一生为了德川家而精采也为了德川家而坎坷,
而德川家族的兴衰的历史也全都刻画在这赫赫有名的京都‧二条城
在规划第一天行程时,其实有了很大的分歧意见,
好友S想去参观天皇的千年住所‧京都御苑,对于“二条城”则兴趣缺缺,
我们这边却是反倒对烧掉再重建的“京都御苑”兴趣不大,
比较想要留多一点的时间好好的参观“二条城”,
中间派的好友J则让大家最后达成共识,
早上去“京都御苑”,下午去“二条城”是皆大欢喜的决定。
事先在京都御苑的网站上提出了御所参观申请,
一大早就匆匆忙忙从十四春出发赶去参加“京都御苑”的导览团,
在附近的百年荞麦面老店尾张屋吃完中餐后,
就搭了地铁前往离“京都御苑”不远的“二条城”。
地铁一出口就可以看见“二条城”,仅仅只隔了一条马路。
建议在过马路往二条城前可以在地铁出口附近找角度拍照,
这个角度的“二条城”是常常出现在风景明信片和旅游书上的名场景。
二条城前的介绍牌,主要是在讲述“二条城”的历史由来。
简单来说,
“二条城”在当年不仅仅只是做为德川将军家族到京都拜访天皇时的寓所,
更是德川幕府的权力象征。
但是真正闻名的主要原因起源于在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
为了将政权归还给了天皇,而在二条城举行了“大政奉还”仪式。
1939年,天皇又将之赐给京都市政府,
并于隔年更名为“元离宫二条城”,
在1994年的时候,被联合国登记为世界遗产。
“二条城”不仅以高大围墙和内外两层护城河做为保护,
本丸御殿和二の丸御殿为其主要建筑,
住在京都的友人说若是在枫叶火红的秋天来访的话,
“二条城”美的会宛如时空倒转般,
有着似乎下一刻将军会骑着马出现的幻觉,
被枫叶布满的火红“二条城”?实在好令人向往。
门票购买方式分为传统人工贩售和贩卖机2种,
过了护城河,经过了番所(现在所谓的警卫室),
就会来到一座豪华的唐门,这也是“二条城”的著名景点。
贴有金箔的唐门在艳阳底下更显得金光闪闪、华丽非凡。
屋顶上虽有龙、鹤等吉祥的动物,又却同时有着虎、狮等凶悍猛兽,
就如同德川幕府在看似保护京都皇宫的使命下所暗藏的野心勃勃。
我的日文老师曾提过,
在日本他们每一个家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徽或是家纹,
而家徽在以前更代表了地位和家族的象征,
“二条城”的建筑风格是桃山时代的书院建筑,
建筑上的雕花等不单只是展现了显赫的家世,
其家徽的表现更藏有其令人玩味的地方。
正常来说家徽放置在建筑物上的顺序就如同地位的高低,
必须是皇徽‧菊花的位置高于德川家徽‧三叶葵。
讽刺的是在德川家族兴盛时期(嚣张时期?),
许多建筑物上都可看到德川家徽‧三叶葵,
虽然在天皇一声令下,所有“二条城”内留有比皇徽高的德川家徽全部抹掉,
但是唯有此处的屋梁上依然留下了家徽比皇徽高的特例,
据说当时以屋梁太高为由而无法处理,
不过是否其实也暗示了德川家族不臣服的野心就很令人玩味了。
请大家去“二条城”时务必仔细找寻一下喔!
二の丸御殿因为禁止拍照,所以只能拍摄其外观,
参观完整个二の丸御殿的时间大约需要20~30分钟左右,
其中能亲身体验防范刺客的“莺声地板”相当的有趣,
而观赏德川时代名画家狩野探幽的作品更令我们惊艳的大叹百闻不如一见。
虽然说在游客们此起彼落的交谈声中,
必须仔细聆听才能听到“莺声地板”所发出像黄莺鸣叫的声音,
但是若是时间转换在宁静的深夜,
不得不佩服当初设计出此机关人的细腻心思。
离开了二の丸御殿,就准备要进入二の丸庭园,
门前的大石块大到令人惊叹的地步。
一块大石就几乎有我们半个人高,在这些石块前我们顿时变得好渺小。
二の丸庭园是属于池泉回游式的庭园,虽不是京都最漂亮的庭园,
但从周围种满的松树和造景来看,不难看出德川家族当年想要呈现的气势。
穿越内层的护城河来到了本丸御殿,
可惜的是本丸御殿因为经历过天守阁被雷击和后来的京都市内大火后几乎烧毁,所以并不
开放参观,如今只能从外头观看仅剩下的几间。
“二条城”最可惜的地方就在于原本的五层天守阁却因遭雷击而烧毁,
当年遭到烧毁的天守阁遗迹转变到了现代,
则成为可以让人一览“二条城”护城河和庭园美景之地,
虽要花费些体力爬上高处,但是居高临下的美景却是很值得一看。
日本政府对古蹟文化的保护相当重视,
除了二の丸御殿全程禁止拍摄和必须脱鞋进入外,
也可看到古蹟维护人员小心翼翼的在检查与维护,
连梯子四脚也用了手套事先包裹住保护地板。
京都也好古蹟也好最怕的就是火灾和雷击,现代的避雷针则是必要的。
这座雕有龙纹的古钟在现代虽被置放于樱花树下供人参观,
但在德川幕府末期时却是担任著作为警示的重要用途,
当年为预防与萨摩‧长州(笃姬的故乡)和皇室间随时一触及发的政乱,
有着被用来若是战乱一发生就击钟警示的重要角色,
简单来说,是有点类似城内防空警报的作用。
延伸阅读:京都を歩こう─‘十四春’住宿篇
京都を歩こう─百年荞麦老店‘本家尾张屋’
【二条城】官网 http://www.city.kyoto.jp/bunshi/nijojo/
地址/ 日本京都市中京区二条通堀川西入二条城町
(位于京都车站北方,乌丸通与丸太町通、今出川通的交接处,属于洛中
区。)
开城时间 / am8:45~pm4:00 (pm5:00关城)
休城日 / 12月26~1月4日,每年12月、1月、7月、8月的星期二
入城门票 / 大人600円;高、中学生350円;小学生200円
交通 / 巴市、市营地铁东西线在“二条城站前”下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