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 野鸡 影展/电影奖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21-12-24 12:17:43
无影无踪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472364204246494
(踢爆文)曾莞婷的算命师可能比很多人都还懂得所谓国际电影奖项、影展的认定。

稍早看到各家媒体纷纷报导台湾演员曾莞婷以短片《莉莉安的礼物》荣获拿下“布拉格国
际电影节(FEBIOFEST)”与“维加斯电影奖(Vegas Movie Awards)”影后,职业病又
犯了,当下只想问“这些影展怎么听都没听过?”追查下去,果然发现令人扫兴的事实。
虽然曾莞婷说“不要把我打醒”,但我觉得我还是有责任把不明就理的读者给打醒。

虽然什么样的电影奖项有权威,可能标准也不一,但一般来说这个奖项首先必须有悠久的
历史(但这也不一定是必要)、一年办理一次、有一个专业的策划团队评审机制(通常有
知名影人加持)、入选作品也必须具有一定含金量、有公开的颁奖仪式、一定程度的媒体
关注等等。再来就是,给奖不能浮滥,只要看到那种巧立数十个名目的奖项,又对报名者
收费很高的,一定是野鸡影展/电影奖。

这些野鸡影展/电影奖的惯用手法,就是刻意选一个响亮的名字,然后承诺给予精美奖状
或奖杯,通常位置都是在欧美,而且可能都是知名城市。用意就是为了吸引崇洋媚外的亚
洲人来投件,毕竟很多人一看到是“纽约XX奖”、“波士顿XX奖”就会高潮。赶快汇
款几十元或上百美元现金下去之后,他们保证会给你一座奖项,满足你的虚荣心,也可以
带回家乡声称自己扬名立万。

这当然就是市场供需法则,我们可以花钱可以买到一个奖,而主办单位也可以收钱给你一
个奖。但是买奖的人不会觉得被骗,卖奖的人也可以借此大发利市,彼此都得到了好处。
很多比较贪心的野鸡影展/电影奖甚至推出每月方案,一个月就生出一个最佳影片与影帝
、影后等奖项,稍后我会来解释这样可以赚得多少利头。

曾莞婷得到的维加斯电影奖应该算是我近期看到最拙劣的野鸡奖,它完全违反我上面所说
的任何一项“公信力法则”。该奖项成立仅三年、一个月颁奖一次、团队与评审机制不明
、入选作品通通不是国际知名的电影、没有公开颁奖仪式,也没有媒体报导。再来,它的
奖项总共有62项,实在多元,包括最佳学生电影、爱情电影、惊悚电影、广告电影、MV、
喜剧剧本、海报、旁白、无人机影像(?)等。

更雷人的是,一个月颁奖一次还不够,维加斯电影奖还在每个月颁发的奖项拆成三个类别
,分别是杰出(EXCELLENCE)、威望(PRESTIGE)、优秀(MERIT),每个类别都有62个
项目。所以如果每个月报名总额都全满,它可以颁发186个奖项。每个奖项的报名收费(
基本上报名就有奖)则是29美元到69美元不等。这样一年办下来,顺利的话,可以直接进
帐至少两百万元台币。而且还不需要筹办实体颁奖典礼,只要寄一张奖状给得奖人就好。
说不定幕后策划者只有一个人,而他的唯一工作就是架个网站就好。

依照FilmFreeway显示,曾莞婷获得的最佳女主角价值29美元(折合新台币806元),算是
最低消费。不过维加斯电影奖厚颜无耻地在官网说他们寄发的得奖奖状价值100美金(折
合新台币2780元)。这一听就知道是唬烂,什么纸质会这么贵?洒金箔也不至于吧?假使
这张纸真有这样的价值,那电影奖不就是亏钱办?

至于新闻稿提到曾莞婷获奖的“布拉格国际电影节(FEBIOFEST)”,就是比较货真价值
的奖项了,它是仅次于卡罗维瓦利影展的捷克第二大影展。

不过问题来了,这个影展的奖项只表彰欧洲电影工作者,遍寻不著曾莞婷以短片《莉莉安
的礼物》得奖的消息,另外一篇报导则提到该片导演简嫚书还提名了“最佳短片导演”及
“最佳女导演”,但这些资讯在原文网站上只字未提。

几乎可以肯定的说,曾莞婷根本没有在布拉格国际电影节获封影后,也许是其它鱼目混珠
的什么“不拉嗝电影奖”,就连剧组和媒体也都没有求证,消息就这样散布出去了。

说实在,我早期很常公开嘲讽这些野鸡影展/电影奖,但后来我也意识到,很多学生导演
报名这些奖项,一方面是希望给家人一个交代。也许家人给予了一些支持,想买个奖项回
来让亲友开心,这种心态我觉得无可厚非。也有一些单位有结案压力,一定要想办法生个
奖项出来,好给上级一个交代。所以我并不认为这些卖奖单位就没价值,只是买奖的人也
要有自知之明。

不过既然知道一切都是假,看准台湾人那种渴望被国际看见的心理,大张旗鼓出来欺骗观
众,然后当作功勋一样招摇过市,只为取得更多声望与资源。这种心态,实在非常恶劣。
我想曾莞婷是个好演员,她根本不需要靠这种给内行人看笑话的奖项来证明自己的演技。

我完全相信在幕后操作的是剧组团队,可能他们有请来了一位负责报名影展的专人。所以
我不会认为曾莞婷和简嫚书是事前知情的、或者懂得这些差异。报名影展的人有压力是无
可厚非,但是这些荣耀非得上稿示众,其实只是让大家更难堪而已。而跟风报导的媒体朋
友,作为守门人,也应该要懂得分辨其中差异,不该跟着带头误导读者。

从这些奖项的存在就知道,西方人是如何利用亚洲人的自卑心理来赚钱。其实台湾人真的
不用这样看轻自己,我们有很多优秀的电影工作者,同样是在这一周,成立于1984年的美
国权威奖项独立精神奖(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公布入围名单,《大艺术家 The
Artist》(2011)与《自由之心 12 Years A Slave》(2013)等奥斯卡等级大片都曾在
这个奖项大放异彩。而在今年,有三个台湾人获得成绩。

台湾摄影师程安德以《Blue Bayou》提名了最佳摄影,而台湾的两位年轻制片人刘品均与
苏瑜豪的作品《非自愿测试 Test Pattern》(2019)则提名了最佳首部电影奖。这三个
人的成就才值得台湾媒体报导,或许可以大胆预测,几年之后我们也可望在奥斯卡奖看到
他们的身影。不过,现在上网Google,关于这三人的资讯全是旧闻,无一提及他们在独立
精神奖的成绩。

之前已经有了一个意大利影帝伊正,现在有一个捷克影后曾莞婷,再不阻止如此乱象,台
湾演员个个都可以在欧洲当影帝、影后了。真的别再闹啦!


(后记:经网友陈先生调查,原来曾得的是Pragu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中文
可以翻译成布拉格国际影展,但是确认也是没有公信力的野鸡影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