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不能出门怎么拍片?疫情下,BBC电视节目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21-05-27 10:37:55
陈斌全/不能出门怎么拍片?疫情下,BBC电视节目的另类影视制作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covid-19-bbc-tv-show
今年3月底,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一小时的特别节目,标记因为COVID-19进行各种层
级的防疫封闭(lockdown)措施一周年后,对医疗体系、社会、教育系统等现况,所造成
的影响。
从2020年3月25日英格兰政府宣布开始“居家(stay at home)”封闭措施到2021年3月以
来,期间历经时程长短与层级不同共三梯次的封闭措施,其对各方面的影响不可谓不钜大
。一小时节目篇幅有限,其标志性意义大于彻底讨论各面向改变的目的;从电视台的角度
来看,英国社会整体因疫情而受影响的2020年,应该是在未来可以制作无数纪录片以为讨
论的题材库,然而,有件关于媒体本身的改变值得注意,就是:在遵守社交距离的制作模
式下,影视内容所产生的影像美学变化。在此要说的变化,已难局限在那一个传统的影像
媒体管道上,在媒体汇流的概念下,电视和网络平台影音都是现象发生的范围。我想以近
来贴近观察的BBC电视节目内容为实例,说明电视平台在新制作形式之下出现的影像美学
尝试。
讨论实例之前,我想先借用一点点“实验电影(Experimental Film)” 的概念来简单说
明影视制作技术的演进,所触动的影像美学形式创新。世界各国的“实验电影”都有各自
的脉络和发展历程,过去在建构电影史及其分枝时,会以北美与西欧国家,特别是好莱坞
电影的史观来理解多数的电影史;但现今电影史的讨论已逐步摆脱这种概念,而回归各国
家、地区的社会、文化、技术与产业脉络里讨论。
“实验电影”是一种电影的摄制概念,用以探讨电影的传统叙事形式并挑战电影语言、影
像美学当下的惯例为目的。有实验电影挪用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舞蹈、文学的创作
语法来丰富电影语言本身,最终有些会汇流至电影美学的常轨中,成为新的电影语言惯例
。另一种“实验”因为新的影片制作技术而诱发,如:电影中声音的出现、彩色电影的技
术,或因为摄影机或剪接后制器材的变革,因而在制作影片形式上推陈出新;晚近像立体
(3D)影像技术的发展,或是虚拟实境(VR)、扩增实境(AR)技术被应用到影视产业与
影像创作的范畴中,都可视为是因为技术变革出现的影像实验。
全球COVID-19疫情于2019年末发生后,封闭成为防止疫情扩散的一种策略。从影视工业产
制的角度来看,仰赖人与人面对面接触乃至于劳力密集的工作形态,当然受到疫情巨大影
响。然而,透过网络和资讯网络平台,原本不是用来拍片的机制──视讯会议软件,竟也
变成影音内容制作的工具之一,并在客观环境受限的前提下发展出相对应的影像美学,不
啻为是一种因外部环境变化与(非正式的)影音技术相互搭配下,被动产生的影像美学“
实验”。
以下举几个BBC在2020年疫情居家封闭期间,透过非传统的机制所制作并播出的节目,观
察其影像美学“实验”。
空间实验:用视讯会议软件同台飙戏、在浴室里跳天鹅湖
2020年6月10日在BBC iPlayer平台上首播,全剧拍摄于防疫封闭时期间的《登台》(
Staged,2020),便是一个远距制作并且进行影视美学形式尝试的明显例子。
https://vimeo.com/424275357
本迷你剧集由两位重量级男演员大卫・田纳特(David Tennant)和麦可・辛(Michael
Sheen)主演,剧情背景设定在符合现实的时空条件下,讲述伦敦西区剧院因为关闭,剧
场导演担忧封闭期间无法排练会影响解封之后新戏上演的进度,因此提议两位演员透过线
上视讯会议软件(Zoom)持续进行排练,其过程所衍生出来的情境剧;全剧遵守防疫规定
,剧组包含演员皆未接触到彼此,场景设定除部分空镜头取自额外拍摄的街景,用以描绘
英国封闭当下的时况,其余皆以演员所在的位置、自家为背景。演员各自同住的家人,亦
是透过剧情安排出现在会议软件中的其他人。因为场景的设定与真实情境相符,所以演员
们扮演的都是“自己”,没有另外的角色设定。
在影像的形式上来看,演员因为受限于线上会议软件的视讯功能,因此无法有摄影机运动
产生的场面调度,演员的表演则以看似面对镜头独白、实为在和网络另一头的人对话为主
要形式。但,也因为会议软件可以呈现视框并陈或多框的观看模式,以及演员在面对镜头
独白时需要发挥更大的表演功力才能将戏剧张力发挥得宜,吸引观众在相对单调的场面调
度下持续专注影像内容,最终便综合出具有新意的影像美学。
多数时候,两人直视“电脑上的镜头”亦即“电视机前的观众”进行演出,主角画面偶尔
充满画框、偶尔并置的对戏过程极为精采,与传统舞台独幕剧演出概念颇为类似,但因为
画面切割和演员与萤幕前观众的亲近感,又不是舞台与观众固定距离的观看经验可以比拟
。偶尔穿插两位主要演员的家人入镜,或是突然出现在会议视讯另一端的特别演出来宾们
,如英国演员茱蒂.丹契(Judi Dench),除带给观众惊喜,也让人不禁合理怀疑,是否
因为防疫措施演员们在家都闷坏了,因此透过另类方式“登台”飙戏过戏瘾。
在视讯会议软件镜头可拍摄的范围之外,也透过演员视线的引导、或是出镜入镜的表演动
作,营造出景框之外观众的想像空间。总体而言,本剧集创造影视节目内容新的摄制模式
,同时体现英国影视与舞台戏剧传统的深厚连结。
另外一个例子,是2020年7月8日在BBC首播的短片《天鹅湖浴室芭蕾》(Swan Lake Bath
Ballet),其幽默感让人惊艳,运用网络影像远距制作的巧思,呈现的并不仅只是萤幕的
分割画面,也已构成另一种影像美学。短片内容是由来自英国、新西兰、南非、美国、香
港等跨国的27位芭蕾舞菁英们,在编舞家贝克(Corey Baker)的指挥下,在舞者各自家
中的浴室里,共同演出芭蕾舞名剧“天鹅湖”的段落。拍摄过程Baker坐镇英国家中,透
过远距视讯,指导舞者们使用智慧型手机拍摄,再经由后制剪接完成全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8PLkd2VAnc&t=189s
这部短片是英格兰艺术协会(Arts Council England)与BBC艺术频道( BBC Arts)合作的
系列节目之一。该系列节目的内容以表演艺术为主,画面内容的动态原本就比静态的视觉
艺术要大,但,如同戏剧一样,节目脱离原本舞台的表演镜框进到个人家中的浴室,借由
远距视讯软件拍摄营造出不同的影像美学。在浴室芭蕾里,舞者们在各自的角落或说浴缸
里,透过肢体动作与道具(如:羽毛、爉烛)所呈现的优美巧思已足够吸睛,但透过影像
画框的并置、切割、重复等宛若万花筒一般的视觉呈现,也让舞蹈原本届主要由肢体动作
传达并产生的语言,经由影像场面调度的利用而延伸,创造新意。
影像实验:关照疫情禁令下,人们微妙的心理变化
由BBC Four制作的写实心理剧集《史无前例》(Unprecedented,2020),亦是展现独幕
剧概念结合远距视讯拍摄形式,尝试影像美学的范例。
“史无前例”是英国新闻媒体在疫情高峰期频繁出现的形容词,标志出这个时期的特殊性
,本剧的制作方式与过程一样符合这个形容词的意涵。每集剧情有各自想讨论的,在疫情
封闭期间因为大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关于“人”的心理状态的微妙或显著变化;无家者被强
制安置到防疫旅馆但被迫初断原有外部连结的心声、家庭暴力受害者在“不得外出”禁令
下的无可逃避、透过视讯媒体的新社交互动方式,但又形成另一种人际互动尴尬的现况等
,在疫情之下呈现的“新”现象。
相较于《登台》专注于演员独白与画框之外“空间”的营造,《史无前例》则略带一些表
演内容与影像营造的实验性。如第一集无家者透过视讯软件对其思念的对象倾诉衷情,最
后结局则跳脱观众的既定想像,出现剧情转折了解无家者的倾诉对象并不是“某人”而另
有其物;又如第三集讨论家暴,透过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恰似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
1991)里的“老爷”)的施暴者与画面里说话吞吐的受暴者,和在网络视讯另一头焦急的
援助者,“远距”所指涉的无法企及,成功营造心理剧的惊悚效果。第四和五集里,演员
怪诞的装扮和动作方式,与拟物成为吸血蝙蝠的角色代换,以相对正常的拍摄视角,看似
平和但隐约透露不寻常的气息,烘托出长期封闭下人所产生的内在细致心理变化。
除去电视剧和纪实内容的节目,由远距的制作方式产生新美学,访谈或是棚内制作节目亦
产生新的影像美学尝试。BBC One的文化与艺术纪实节目《想像》(Imagine...)近期播
出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的纪录片,由节目主持人艾伦.杨图(
Alan Yentob)进行访谈,并穿插呼应作家书中内容情境的演出影像。影片总体形式的本
身看似无新意,但因为防疫措施,石黑一雄与杨图两人的对谈过程其实是分处两个现场,
透过视讯进行,技术运用的本身也形成节目影像呈现上的美学企图。精心营造的摄影机架
设与灯光布置,画面呈现截然不同于视讯会议软件的影像质感;准确的拍摄视角,让并不
处在相同空间的两人视线交错,与一般访谈节目多台摄影机作业时呈现的画面感并无二致
。多数景框以访谈惯常使用的“中景”呈现,但正在对谈的两人其各自所在空间的背景完
全不同,成为另类“电影空间”。
该节目的谈话流畅程度,与受访者的反应镜头呈现,完全没有因为是“远距”进行而逊色
或迟滞,相反地,加上部分设计线条在画面上的美术呈现,营造出极具魅力的影像风格,
制作团队在制片技术上的功力深厚可见一斑。石黑一雄提及,他早期的作品提及许多他的
故乡日本,然而,他后来认知到很早离开故土的自己,对日本的描述或许只是某种因为时
空距离而产生的“想像”;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形式因为对谈空间的安排,让剧组无心插柳
地呼应作家自陈的创作脉络。
限制加上创意,影像实验滚动不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okllOiXFyg
除BBC外,也有不少因为疫情措施采远距方式制作而产生影像美学尝试的例子,如:
Netflix平台的集体创作短片集《居家制造》(Homemade,2020),集合世界不同国家导
演以各自所在地区,透过符合防疫规则的模式进行拍摄,发展与各自状态和情境相符的短
片。又如第78届金球奖与2021年英国演艺学院金像奖(BAFTA)的远距线上颁奖典礼,参
与嘉宾和主持人分处各自的空间(多数是在家中一角);在影像呈现上虽不如剧集制作一
样,特别凸显因远距拍摄而出现可运用的、新的场面调度可能性,但在画面的安排和每位
线上参与嘉宾可以控制的画框之内,也看见众家参与明星们的创意,构成集体的另类美学

借用实验电影的脉络,细看以技术的革新带起关于影像美学的变革,并非在全球COVID-19
疫情之下才开始出现,比较可以断言的是,这类美学进入到主流媒体并且被广泛运用,疫
情确实推波助澜。反观全球的影像发展史,在相对轻便的数位摄录影与剪接器材,特别是
网络影音平台技术成熟后,便零星出现与过去不同概念的影像美学尝试,有些是正规的创
作,有些是游戏之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gZy00svH08
遭政府当局以政治理由判刑6年并禁拍影片20年的伊朗导演贾法尔.潘纳希(Jafar
Panahi),在2010年遭到居家监禁之时,以家用摄影机和智慧型手机拍摄、剪接电影《这
不是一部电影》(This is Not a Film),在影片中导演自己担任主角。其影像视角因为
现实室内空间的局限,反而呈现叙事与影像美学创作的开阔;其后作品《计程人生》(
Taxi,2015)类似行车纪录器画面的影像风格,一样透过被监禁和局限的概念,利用场面
调度营造符合社会现况并使影片含有隐喻的弦外之音。再极端一点的例子,2018年台北市
长选举时,候选人吴萼洋在当年11月10日举行的公办电视政见发表会上,于结辩时清唱歌
曲〈爱江山更爱美人〉,其影音内容在网络上由乐手“小尾巴”配上钢琴伴奏,并透过网
路影音平台疯传,经由各方网友叠加更多不同的配乐内容形成各式版本。此处所举网络影
音范例或许与影像美学概念在电影、电视等媒体上的定义有别,但在网络影音平台上所能
产生的“美学”形式推陈出新,呼应本文一开始对实验电影定义的借用,不啻为未来可以
持续观察讨论的方向。
以上所谈的各种因为制作模式变化所促成的影像美学“实验”,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的现象
,不一定在最后能都成为影像语言的新惯例。然而,COVID-19疫情这样大规模的环境变异
所刺激出来,在影视制作传统模式外的美学表现,再次点出创意才是各种艺术形式的核心
。另一方面,我也相信这样的创意会趋动正在发展中,但尚未完全普及到一般大众的影视
制作技术、器材之普及,同时诱发新的设备与技术之未来探索,转动不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