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分享关于"道场出走的第二代"文章

楼主: blueblur (大只晋)   2014-09-15 00:24:11
发现一篇文章,探讨为什么道亲的第二代想出走远离道场的原因?
转贴自一贯道郭明义 痞客邦网址(http://sallykuo3041.pixnet.net/blog/post/387180353)
“道亲第二代出走”这篇文章本来是回应一位澳洲道亲的留言,写完后
问女儿:“如果是妳,妳如何回答这个第二代道亲出走的问题?”
也许她正是道亲第二代,几句话精确的总结了我写了四页的内容。如果你没有时间,对这个问题,就看以下几行问答就好了。
问:妳觉得为什么道亲第二代不想信一贯道?
女儿:小孩照理说应该会跟父母信仰啊,他们是不是在成长过程出了什么问题?
问:妳是说小孩成长过程出问题?
女儿:不是,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出问题。
问:所以妳觉得孩子不信是父母的责任?
女儿:对啊!
问:但是也有亲子关系还好,第二代还是出走的?
女儿:如果父母亲不是孩子羡慕学习的对象,孩子不想要长大后成为父母亲的样子,孩子就不会想要信仰父母的宗教。
问:妳的意思是说:父母亲没有成为孩子的典范,孩子就不想信仰父母的信仰。
女儿:对啊!
问:这对父母要求太高了吧!
女儿:那至少道场里要有让青少年想要成为的典范,有一种“对,我长大要成为像他一样的人”的感觉,第二代才会愿意留在道场。
(亲子关系、修道典范,这二点是身为第二代道亲的女儿认为能否留住道亲第二代的关键。这二点也是我长篇大论的重点,如果你关心这个问题,或是家有第二代道亲,也希望提出你的观点意见,帮助更多家有二代道亲的家长可以留住孩子。)
道亲第二代出走
问:孩子是胎里素从小在道场,吃素、参班,长大后接触学校、同学、社会…开始疏离道场甚至否定道场,要如何将他们拉回正轨?
这个问题在道场很普遍,也是每个道亲现在或未来(有子女后)必须面对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少数与多数的抉择
要在学校、社会的环视下坚持自己一贯道的信仰,必须有成为少数异类的勇气,可能会被排斥歧视,当然如果很幸运或很有智慧也可能受到尊敬崇拜。
家有第二代道亲的家长通常大半的人际关系都在道场,不觉得修道是孤单的。但在孩子的社会,无论在学或毕业后的工作环境,修道都是极端的少数。
我们必须体谅孩子面对群体时自己是少数的孤单、徬徨,当他们因此而迟疑犹豫,不要忙着指责他、不要急着拉住他,先让他知道这种处境是可理解体谅的。
社会的走向是背离”道”的,从饮食、追求、人生目标…完全与”道”相悖,所以二代道亲在成长过程难免会面对这种挑战与拉锯。
能够坚持自己的信仰,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是勇敢的有自信的少数。
面对来自社会的异样眼光,面对选择成为少数或认同多数时,如果选择了加入多数的那一国,这是人性脆弱的一面,并不是罪恶或堕落,只是怕孤单、怕被多数霸凌…。家长必须先能够体谅孩子的处境艰难后,再来探讨孩子出走的原因。
出走的原因
道亲第二代出走的原因大概有几点,我们必须先检讨改善,才能挽回已出走的,留住尚未出走的。第二代道亲出走的可归纳为外在、内在因素:
外在因素:宗教信徒本来在学生的同侪之间就是少数,加上一贯道不是主流宗教,面对自己的信仰必须解释很多,还不见得能够得到认同。相反的基督教让年轻族群有信基督教是优秀的、时尚的,而且属于年轻族群的活动很多,内容包含年轻人喜欢的唱歌、跳舞、弹钢琴、学英文…。对年轻人而言基督教不会是困难的选择。佛教虽是古老宗教,年轻人认为是历史悠久有深度内涵正统的信仰,而且佛教的势力在华人社会是主流。一贯道信仰的外在环境因素短期内无法有很大的改变,家长必须接受这个现实,要用道场其他优势来补足这一点(譬如三宝、仙佛保佑的实证经验)。
内在因素:除了外在环境因素以外,家庭亲子关系不够好、道场不符合年轻人的需求,也是年轻道亲出走的原因。
道场不符合年轻人需求的问题,如果可以辅导年轻道亲受用三宝,在三宝修持上有可以帮助考试、平衡情绪、提升心灵品质…的觉受,就至少不会否定道场。至于能否让青少年参与道场则每个道场有不同的配套,但只要在三宝修持上有受用,即使人没有留在道场,心也没有离开道。
道亲都希望第二代能留在道场,孩子会不会留在道场的重要关键,后学观察和亲子关系有绝对关连。亲子关系不好,第二代道亲即使心里相信道,也不愿意回道场。亲子关系的冲突大至来自于功课的要求、行为的要求、信仰的要求三点上。
感情至上
如果希望留住孩子,要把亲子感情的重要性放在第一位,而把其他的要求放在后面。如果会造成亲子感情失和,宁可放弃要求,维系住感情。功课的要求、行为规范往往已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对父母最有微辞的部分,如果再加上信仰的要求,除非有很稳固的亲子关系,否则多半以反弹、抗拒收场。
被迫信仰
信仰之于人类,必须是被尊重的,必须是自己选择的。小孩会在长大后排斥父母的信仰,多半都因为成长过程被勉强参与、被强迫信仰。
孩子小的时候不懂或无能力抗拒,长大后有的因为反感而不想再参与,也有不认为宗教有什么意义,不想要信仰,或是想要接受别的信仰…这时候不要勉强、不要对立,更不要因而指责孩子,造成隔阂。
家长必须先做到尊重孩子的信仰(无论他信什么),孩子才会尊重父母的信仰。试想,如果你的父母强迫你信仰一个你不以为然的宗教,你会不会尊重父母?所以首先要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尊重,尤其当孩子已经长大了。
选择权留给孩子
譬如我女儿还小的时候,我经常告诉她:“虽然爸爸妈妈吃素、信一贯道,但是妳长大如果要信别的宗教、要吃荤,我们都尊重妳,不过我们吃素,无法煮荤食,妳必须自己买或自己煮…”
虽然我们让孩子从小求道、吃素,孩子知道我们仍然为她保留选择权,随时想要改变信仰、想要吃肉,都是被允许的,父母心中虽然不肯定但不会因而翻脸。
当然,除了尊重她的选择以外,并不是任她受社会影响污染,从她小的时候就让她了解为什么要修道、为什么要吃素、为什么要渡人…?
长大以后她认同父母的选择,也客观的看到同学和道亲的不同,看到修道与没有修道之间的差异,也从同学朋友身上看到其他宗教信仰者与无信仰者,最重要的是她有选择的自由,不被强迫学礼节、不被迫参班、不被迫要和道亲周旋应对,她有自己的生活,不被强制加入父母的信仰团体。
在没有强迫下,她反而对道不曾怀疑犹豫,相反的对”道”比我们有更坚定不移的信念。毕竟胎里素和我们这些第一代修道的人资质还是不一样吧。
也许在没有被迫信仰的前提下,有被尊重的感觉,而且是自己选择走修道这条路,就不会被影响、诱惑。
虽然女儿认同“道”,但也没有如一般家长期望的热衷参与道场的各种班程活动,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想要的修行模式,用三宝、叩求、持诵弥勒救苦经是她主要的修持。我们也成全青少年这样修持,而不要求他们参班、了愿,先立足在起信、认同,其他的将来长大了随各自不同因缘自然会开出不同的花结出不同的果。
观察很多胎里素却开斋的孩子,真的喜欢吃肉吗?更大的因素往往是叛逆,就是不想和父母亲一样,或是不想被迫吃素,不想被迫参班…不是真的爱吃那块肉。
这就讲到问题的重点亲子关系。
亲子感情是认同的关键
“亲子关系”往往是第二代、第三代道亲能不能留在道场的关键。
孩子爱父母是天性,孩子会因为爱父母而认同父母的信仰,只要父母不要为了学业成绩或生活习惯的要求,或是强迫参与道场而让亲子关系恶劣。
如果父母为了逼孩子功课或生活习惯或强迫信仰而破坏了亲子关系,孩子就会有“父母不认同我,我也不认同父母;不认同父母,也就不认同父母的信仰”的抗拒叛逆。
举个实例,有一位坤道儿子在离婚后跟着夫家,到十几岁夫家已经管不动放弃他,叫这位坤道接回去。一开始孩子整天流连网咖和不良少年混在一起,管他动辄怒骂妈妈。这位坤道为了让孩子留在家里,把家里变成最好的网咖,买最好的电脑、最快速的网络,提供饮料、点心,免费招待他的狐群狗党在家里打电动,至少比在网咖安全。就从委曲求全开始,慢慢软化孩子的心,慢慢一点一点的把他导回正轨,这个孩子原本从国中就辍学,在妈妈无限包容下竟然不想再打电动,开始向学,考上国立大学。我见到这个年轻人时,已经清口练讲,看起来是标准的道场青年,脸上完全
看不出以前的痕迹。这位坤道接孩子回来时已经罹患癌症,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可以救回儿子,她说自己的历程时感动了许多身为父母的道亲。她也证实了亲情的力量胜过一切,父母亲只要对孩子的爱够深够大,一定有足够的智慧留住孩子。
为反对而反对
亲子之间如果关系不好,孩子非但不认同父母的信仰,父母所有的价值观、要求…孩子都会为了抗拒父母、反弹父母而故意和父母背道而驰。
所以亲子之间“是非对错”不重要,“感情”最重要。一定要努力维系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只要亲子之间感情融洽,父母永远是孩子心中学习的偶像,是孩子最爱的人、最希望获得肯定的人。
只要亲子关系良好,即使在孩子成长过程有“寻找自己”的阶段,想要脱离父母的模式,找到自己,建立自我。当这个过程完成后,孩子还是会因为感情上爱父母的关系而愿意再接受父母所信仰的宗教,为父母回到道场。
即使最终孩子接受了不同的宗教信仰,在感情融洽之下,至少会尊重父母的信仰,不会批判否定父母的信仰。
如果父母因信仰而人格成长,成为子女眼中的有修为,心灵品质层次很好的人,对孩子有说服力,将来当孩子遇到挫折,需要力量、需要信仰、需要宗教时,自然会再回来寻求父母的信仰经验。
已经出走
如果你的孩子还小,希望孩子未来不要出走,最好的方法是维持很好的亲子关系,孩子会因为认同父母而认同”道”。
如果孩子已经出走,或即将出走,不要因而起冲突。维护、修复亲子关系,让孩子知道:无论你选择哪一条路,父母都支持你,当你遇到任何困难,随时可以回来,无论父母或道场的门永远为你而开…。让孩子的出走是有退路的,而不是出走就别想回来。
孩子已经长大有自己的主见,一定要让他有在信仰上被尊重的感觉,不要以强迫的方式逼迫孩子参与道场的活动,不论用言语的逼迫或情绪性的逼迫,孩子即使表面服从,内心也不认同。
强迫的结果即使人在道场,心仍然是背离道场,
如果亲子关系不好,孩子即使心中认同”道”也会因不满、反抗而不愿意留在道场。
结论
成全自己的小孩是我们修道路上最重要的学分,也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为了成全孩子,我们只好不断的修正自己,不断进步,不断改毛病,不断提升自己…孩子是我们修行的监督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的注视下,为了成为孩子眼中值的得尊敬的人,我们必须成为更好的人。
这也是我们圣凡兼修的殊胜,我们不是躲在寺庙里打坐唸经,而是要修身、齐家,才能让道场的慧命薪传有下一代可以接棒。
成全下一代没有一定的方法,但一定要和孩子维系良好的关系,若能进一步成为孩子尊敬甚至崇拜的人,那么不必费尽唇舌,孩子一定愿意跟随他尊敬崇拜的父母亲修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