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美加芬“破冰船合作努力”应对俄中日益增长的威胁
新闻来源: (发文须填写新闻网站名称与连结,供板友分辨)
美国之音(VOA)
https://bitl.to/3Ff4
https://tinyurl.com/24yt95gc
资料照片:破冰船。
加拿大哈利法克斯 —
美国、加拿大和芬兰本月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对此,军事分析人士认为,这个迟来但
急需的举措,终于对俄罗斯和中国在北冰洋日益增长的威胁有了回应。
这项协议有一个颇具神来之笔的名称:全称为《破冰船合作努力》(Icebreaker
Collaboration Effort),根据英文字母缩写简称《冰协议》(ICE Pact)。按照协议,三
国同意共享研究、知识和能力,建造尚未确定数量的破冰船,这些破冰船能够在由于气候
变化而越来越适合航行的海洋上维护每个国家的主权。
虽然极地冰盖的消退正在稳步为该地区的商业交通和矿产勘探打开大门,但《冰协议》应
运而生,主要是出于对日益敌对的俄罗斯在北极的能力,以及中国迅速加大的存在的担忧
。
“直到今年夏天以前,你还会期待有一艘中国研究船出现在北极。但是今年夏天,却有五
艘,”美国海岸警卫队司令琳达·费根(Linda Fagan)上将在本月于加拿大哈利法克斯举
行的安全论坛上表示。
“今年夏天,他们与中国和俄罗斯在距离阿拉斯加海岸60至70英里的地方协同组成水面行
动群,”费根补充道。“如果我们在美国东部或西部海岸看到同样的行为模式,这将就会
引起美国的注意。”
加拿大国防部长比尔·布莱尔(Bill Blair)在同一论坛上表示,加拿大一直在关注“中国
和俄罗斯这两个特定对手在该地区的活动,这令人深感关切,坦率地说,他们在该地区的
咄咄逼人和强势做法有些不同。”
布莱尔说,在穿越北极的航道上,俄罗斯人“没有表现出对基于国际规则的秩序的尊重,
也没有表现出对其他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的尊重。”
他说,中国以两种方式处理北极事务,第一种是对关键基础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进行大量
投资。
“第二种是通过他们所谓的科研。我们看到他们在北极的存在大大增加。这不仅仅是科研
。他们正在绘制海底地图。他们正在收集情报,”他说。
专家表示,俄罗斯的破冰船能力远远领先于美国及其北约盟友,主要是因为它多年来一直
在开发一条横跨北极海岸的商业航线,即北方海路(Northern Sea Route)。中国对这条航
线尤其感兴趣,因为这是一条中国与欧洲利润丰厚贸易往来可以走的近路。
但华盛顿智库威尔逊中心(Wilson Center)极地研究所的全球研究员希瑟·埃克斯纳·皮
罗特(Heather Exner-Pirot)表示,俄罗斯的破冰船不再侷限于经济发展。
“俄罗斯第一艘武装战斗破冰船‘伊万·帕帕宁号’(Ivan Papanin)正在进行海上试验,
计画于2024年底加入俄罗斯北方舰队,”她7月在威尔逊中心网站上写道。
“而中国正在迅速增强能力,上星期已经投入使用第四艘极地船,‘极地号’,” 埃克
斯纳-皮罗特补充道。她也是位于渥太华的麦克唐纳-劳里埃研究所(Macdonald-Laurier
Institute)能源、自然资源和环境主任。
西方联盟如果希望在北极地区匹敌俄罗斯和中国的能力,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虽然确切的数字因如何定义极地破冰船而异,但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世界概况(The
World Factbook)称,俄罗斯拥有18艘不同等级的此类船只,是一支世界领先的46艘破冰
船队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世界上仅有的两艘核动力破冰船。根据美国海岸警卫队水道和海
洋政策办公室准备的图表,俄罗斯还有11艘计画或正在建造中。
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世界概况,加拿大拥有18艘破冰船,位居世界第二,但只有一艘适
合极地任务。其他大部分部署用于在冬季维护圣劳伦斯航道和五大湖的商业航运通道。加
拿大还有两艘极地破冰船正在建造中,另有五艘计画建造。
根据大多数评估,芬兰至少拥有八艘有极地能力的破冰船,主要用于清理波罗的海港口周
围的冰层。芬兰还被认为是破冰船设计和建造领域的世界领先者,但自俄罗斯全面入侵乌
克兰以来,芬兰一直无法将其出售给其主要客户俄罗斯。芬兰的专业知识对《冰协议》计
画至关重要。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行政当局的一位高级官员告诉路透社(Reuters),美国目前只有两艘
可用于极地航行的船只,而且这两艘船的使用寿命都已接近尾声。第三艘船正用来为修补
那两艘船而拆解零件。根据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一份报告,美国目前计画建造
三艘可用于极地航行的破冰船,并希望获得资金来建造另外三艘。
“俄罗斯稳步扩大了其世界领先的船队,中国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此同时,加拿大和美
国的破冰船却老化了,造船能力也萎缩了,”埃克斯纳-皮罗特在她的威尔逊中心文章中
写道。
“尽管最近决心扭转趋势,并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破冰船,但之前的疏忽导致造船项目经
常超出时间和预算,”她写道。“《冰协议》旨在扭转局面。”
为西方新破冰船提供补给和燃料的深水港可能是一个更难解决的问题。
“俄罗斯在北冰洋还有17个深水港,加拿大没有,所以我们需要做得更好,”布莱尔在哈
利法克斯国际安全论坛上说。“他们在破冰船和该地区的军事存在方面也拥有显著的额外
能力。”
加拿大确实希望很快在巴芬岛北端的纳尼西维克(Nanisivik)开设一个深水海军设施,这
将使其能够控制加拿大北极西北航道的入口。但由于后勤和环境方面的延误,该设施已比
原计画滞后10年。
由于成本不断上升,该设施的计画被缩减为每年仅运行四个月而不是12个月。该站主要用
作巡逻北极航线船只的加油站。
目前尚不清楚根据《冰协议》将建造多少艘新船,也不清楚这些新船将在多久内完工,但
预计参加协定的三国都将把工作岗位输往本国的造船厂。
据称芬兰造船厂能够在两年内建造一艘破冰船,但美国和加拿大的工期往往要拉的长得多
。
在哈利法克斯论坛上,美国海警上将费根被问到了一个恶讽式的暗示:考虑到北极冰盖消
退的速度,等到新的破冰船完工时,它们可能根本用不着了。她驳斥了这种说法。
“从主权和防御的角度来看,要实现(在北极)全年存在的能力,就需要重型破冰船,”她
说。“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都需要它。所以,这不是浪费,但我们需要加快速度。我们需
要把合作伙伴关系继续下去。”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八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名称与连结,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