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脸书封锁俄罗斯官媒 资讯战学者沈伯洋:

楼主: vikk33 (陈V)   2022-03-29 14:31:34
标题:
脸书封锁俄罗斯官媒 资讯战学者沈伯洋: 俄国改透过中国媒体散播大外宣
新闻来源: (须有正确连结)
https://reurl.cc/Mbek33
【沃草】特约记者何宇轩报导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包括脸书、推特等社群媒体,都对俄罗斯的官方大外宣媒体发文
加以限制,但因为这些限制只针对俄罗斯,让中国依然能不受限制的大量散布俄罗斯方面
的讯息,甚至用来打压香港反送中运动。长期研究认知作战的台北大学犯罪学研究所助理
教授沈伯洋表示,中俄借由互相引用,把俄罗斯的说法放大再散布出去。
中央研究院社会所在本月18日举办“阿共打来怎么办?——台湾安全问题与军民关系”讲
座,邀请沈伯洋,以及《阿共打来怎么办》共同作者、王立第二战研所企划林秉宥与谈,
分别从目前正在发生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行动,讨论俄罗斯发动的资讯作战手法以及中国
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另外也针对中国攻台常见的迷思加以分析,以及提出“全民防卫”的
概念。
沈伯洋表示,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中国就把乌克兰议题与香港连结在一起。由于俄罗
斯曾表示,会攻打乌克兰,是因为要扫荡乌克兰内的新纳粹分子“亚速营”;中国就强调
,这些新纳粹分子有参与香港反送中、煽动当地的运动,以打击中国,所以乌克兰是中国
的敌人。这样的论述,大约在前(2020)年就有内容农场在大量传布。
沈伯洋进一步说明,中国方面会先投稿到俄罗斯相关的论坛,接着引用俄罗斯的报导,说
有乌克兰人参与香港反送中运动,中俄借由互相引用的手法,当中国在论述乌克兰的任何
事情时,都会把俄罗斯的说法放大,再散布到中文世界。
沈伯洋认为,危险的地方在于,这次俄乌战争,虽然多个社群平台如脸书、推特都有对俄
罗斯的官方媒体贴文做限制,让俄罗斯的官方论述传不出来,但因为中国不是被限制的对
象,所以俄罗斯依然可以透过中国,把论述传出去。
在民间的应对上,目前乌克兰的事实查核单位与骇客组织,会列出相关谣言,来看中国有
把哪些谣言翻成英文、中文等其他语言。乌克兰骇客也会借由分析俄罗斯官方媒体的发言
模式,来判断会发动怎样的攻击。
例如他们发现,俄罗斯国营媒体今日俄国(Russia Today),平时在社群会有长文和短文
,但每次俄罗斯要发动攻击的前一周,长短文的比例就会明显改变,这就成为一种重要的
预警系统。沈伯洋说,假如能借由研究中国的官媒,观察出在他们要做什么动作之前,是
否会有改变,可以成为预警,让我方知道接下来可以怎么因应。
但沈伯洋坦言,这样的方法要用在中国上,可能更加困难,因为中国也知道台湾的中国研
究者,常在看《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以及会特别去看中国的官方文件有出现哪些
特定的文字、提到台湾时会占多少篇幅等等,因此中国也知道要在这些文件上怎样释出讯
息。如果真的要观察中国,就不能用这么简便的方式判断,而可能要透过写作风格等进一
步的分析。
林秉宥分析,中国这十几年来经济状况变好之后,大量制造军舰,但登陆舰在所有军舰里
,量却是最少的。这表示中国可能已放弃登陆的军事选项,因为中国造军舰、驱逐舰,能
够维持在南海、太平洋的战略利益选项,这会比选择登陆台湾更有效益,“除了设备本身
效益,在战略选择也有效益问题”。此外,台湾海峡有很多商船,若中国真的要集结一万
艘船进攻台湾,等到这些商船全部离开,台湾到时也已经做好准备了。再加上台湾西部沿
海很多消坡块,真的要登陆是很困难的事。
而最近台湾也已经有14天强化教召及是否要延长义务役役期的讨论,但除了后备军人与义
务役军人外,一般民众在战时又应该做哪些准备?林秉宥也谈到接下来要推动的全民防卫
体系与动员机制。
林秉宥强调,全民防卫体系不等于全民国防,也不等于后备教召。后备教召是针对少数被
抽到的人,不是每个人都会参与到。而国防部的训练能量,一年只会有12000人参加,这
对全民防卫是很不利的,现有的机制无法让每个民众都参与国土防卫的工作。一旦不能参
与、不知道该做什么,就会影响到防卫信心。
林秉宥说明,这次要提出的防卫架构就是要在社会端,“分区、分类、分派任务”,白话
来说就是要知道“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做什么”。当战争发生时,应该回归区域守备
,让人人在原本熟悉的地方就地编组从事防卫工作,保护身边的人、保护自己关心的人,
这会比到某个不熟悉的地方、跟不认识的长官、不认识的人共事,有更好的效果。对一般
不是专业部队的人来说,只要有心从事防卫任务,就应该能做到这个部分,而且也可以回
到既有的义警、义消及民防等社区系统,按照地方特性编组。
林秉宥强调,重点是赋予每个人任务、采取行动,就能加强对抗意志,而不会陷入慌乱空
虚的状态,“即便去路口指挥交通,都比因恐慌而乱看假新闻要好”,当手上有事情做,
就能维持民心,而不是不知所措、未战先降。
林秉宥举例,在战时,人人都要能根据专长加以参与,例如在乌克兰,就有软件工程师去
瘫痪对方网络,但这些能力必须要加以整合。然而,这样的架构是以社会力的动员为目标
,需要透过NGO等机构建立起个人或团队需要的能力,目前也还在研议当中,希望未来能
得到社会认同,并与政府沟通。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十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标题选用"新闻",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