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西欧超级洪灾 揭警报系统漏洞 沿用廿年 疏散信息发送现误差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1-07-18 09:08:43
标题: 西欧超级洪灾 揭警报系统漏洞 沿用廿年 疏散信息发送现误差
新闻来源: (须有正确连结)
https://is.gd/BvjSth
https://i.imgur.com/PvXcGJT.jpg
【明报专讯】
西欧近日发生的被形容为千年一遇洪灾,在德国西部尤其造成严重伤亡,背后成因备受关
注。一方面这次死亡人数远远高于预期,不少遇难民众太迟收到警报,猝不及防下赶不及
逃生,专家正检讨沿用近廿年的洪水警报系统是否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上存在漏洞。罕见的
豪雨亦同时再次印证气候变化的影响。
早在洪水席卷西欧前数日,欧洲气象部门已发出“极端 ”洪水警告,指推测模型显示暴
雨势令河流水位升至有德国气象学者形容为500年至1000年一遇的程度。结果灾情显示确
实极为严重,到昨日为止德国至少133人丧生,比利时亦有至少24人死亡;邻近西德旧首
都波恩的阿尔韦勒县(Ahrweiler),有逾1300人失联,但地方官员相信大多只是通讯网
络瘫痪而未能联络得上。许多受灾地区的民众和官员承认,洪水骤然袭至时他们根本来不
及反应。
专家指德系统“零散”涉多部门
在2002年大洪灾后,欧盟成立“欧洲洪水警觉系统”以免重蹈死伤惨重的覆辙。有份建立
系统、迄今仍保持顾问身分的水文学家克洛克(Hannah Cloke)向BBC称,系统上周末有
向欧洲各国发出警示,表明会有非常严重的豪雨和洪水来临,“然后就轮到各国政府接收
资讯并加以处理”。她承认这次洪灾暴露“(传讯)炼上的缺口”。欧洲各国涉及洪水预
报和警告系统的架构因地而异,克拉克指德国系统“零散”,不同州份涉及许多不同政府
部门,导致回应方式有别。德国由地方官员自行判断回应方式,理论上他们最了解地方风
土,以及最清楚河边沿岸有什么居民或物业,但在这次洪灾却反映理论和现实未必一致。
部分地方及时通报民众避洪
在某些地方,警报来得刚好及时。在位于伍珀河畔的伍珀塔尔(Wuppertal),由警队、
消防部门和市政官员等组成的危机委员会,起初利用社交平台呼吁民众留在家中。及至周
四凌晨初,民众听到呼吁他们迁往较高楼层或疏散避洪的警鸣。最终当地虽有财产损失,
但无人命伤亡。
但在其他地方,警报姗姗来迟。阿尔韦勒县官员在河水外溢幅度达到破纪录的3米后,才
向居民发出首次警报。3小时后,水位超出此前洪水纪录,地方部门才发出紧急状态令。
那时候许多民众已逃到寓所较上层位置,但手脚不够快的民众就躲不过洪水掩至。在阿尔
韦尔勒县所在的莱因兰-普法尔茨州,州环境部表示洪水警报已在主要河道发出,但在支
流和较小型的河流,资讯未有那么详细,令洪水未必可以避免。
(纽约时报、BBC、路透社)
气候危机成德大选焦点 选民观望各党应对
气候危机本是9月德国大选的热门议题,在今次水灾后更成为各党选战攻防焦点。三大总
理候选人默克尔所属政党基民盟的拉舍特(Armin Laschet)、绿党联席党魁贝尔博克(
Annalena Baerbock)和社民党的财长肖尔茨(Olaf Scholz),皆先后赶赴灾区慰问灾民
。《明镜》周刊称,选民将关注候选人对气候变迁的回应,“想知道政客们怎样领导他们
度过这种事情”。
各党候选人纷赴灾区
目前最大机会接替默克尔任总理的拉舍特,是重灾区之一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州长,
他呼吁“加快”应付气候变化,同时承诺迅速补偿灾民。基民盟竞选政纲虽强调保护地球
气候,但因打算延至2038年才逐步淘汰燃煤,迟于绿党主张的2030年,受到抨击。执政大
企业所在州份的拉舍特向来主张绿色措施不能损害主要工业,上周四晚受访时被问及淘汰
燃煤,即表现烦躁地称:“你不能因为像这样的一日就改变政策。”
支持度排第二的绿党一向主张须倾国家资源遏止气候灾难,水灾可证具先见之明;有望问
鼎总理一职的贝尔博克结束休假赶往灾区。她近日受丑闻困扰,包括个人履历被揭隐瞒,
本是某知名智库的“赞助者”却自称“成员”,上月出版的新书亦被指抄袭,以及拖延向
国会申报个人额外收入。
德国环境与自然保育联合会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支部负责人表示,近几日大雨“很大
程度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因人类在水浸地带进行工程或在斜坡伐林等,使原可蓄水的地
方不能再收集雨水。德国保险协会表示,今年是德国自2013年以来其一天灾损失最严重的
年份,涉及保险赔偿高达93亿欧元(约853亿港元)。
(法新社、金融时报)
───────────────────────────────────────
西欧大洪灾 极端气候下的缩影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5609051
联合报 编译李京伦/综合报导
德国、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等西欧国家洪灾,到十七日累计超过一百五十人罹难,是欧
洲近廿年来死亡最惨重的一次洪灾,其中德国西部就占了至少一百卅三人。德国水文学家
施洛特说,欧洲发生过多次洪灾,但这次“在降雨量和破坏力方面都严重得多”。
联合国气候变迁小组(IPCC)前副主席、气候学家朱泽尔告诉法新社:“饱含水分的
空气团被高空低温挡住,以致在灾区上空停留四天。”根据德国气象单位资料,十四到十
五日,德国灾区降下一百到一百五十毫米雨量,相当于两个多月雨量。
科学家指出,目前地球平均气温大约比工业化前升高摄氏一点二度,以致强降雨更可能发
生。更暖湿的空气会带来更多雨量,例如德国西部城市科隆,十三到十四日降雨量超过一
百五十毫米。
气候科学家说,全球均温上升摄氏一度,大气层含水量就会增加百分之七,提高强降雨发
生机率。
纽约时报报导,研究显示,北极地区快速暖化,使北半球北部和南部温差缩小,已经影响
喷射气流。英国英格兰纽卡斯尔大学研究气候变迁冲击的教授海莉.佛勒说,其中一个影
响是,在夏秋两季,环绕全球的高空气流减弱且变慢。
佛勒说:“这意味暴风雨移动也会变慢。”她指出,造成这场西欧洪灾的暴风雨,几乎是
在原地静止不动。空气中水气增加,加上暴风雨系统停滞,就会造成某地降下豪大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气候科学家科恩哈伯说,他自己、同事与其他科学家的研究
都得类似结论,“就是夏季环绕北半球中纬度的喷射气流已经变慢,使天气模式持续更久
”,也就是说,热浪和豪雨等极端天气很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
美国麻州伍德威尔气候研究中心高级科学家珍妮佛.法兰西斯指出,西欧暴风雨是“今夏
北半球极端天气的一部分”,包括美国西部与西北部热浪、美国中西部强降雨和气温偏低
,以及北欧和西伯利亚热浪。
法兰西斯说:“喷射气流结构异常时,极端天气绝不会单独出现,总会在多个地方以不同
形态出现。所有极端天气都相关,而且其实是同一件事。”
https://i.imgur.com/xcuE613.jpg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十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标题选用"新闻",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