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世界朝东协倾斜?史上最大自贸区RCEP的“低标大赢家”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0-11-19 19:31:18
文章来源: (须有正确连结)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5027812
2020/11/19 徐子轩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11/19/1/9103590.jpg
图/法新社
11月中,号称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区域综合经济伙伴关系(RCEP)——
历经8年时间、31轮谈判后终告完成。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东协(ASEAN)、日韩中等
15国领袖以视讯方式连线签署,接下来就等成员国国内程序批准,只要有9国通过(包括6
个东协国家),可望于未来两年内正式生效。
由于目前美中贸易战方兴未艾、日韩贸易冲突未解等因素,困扰著全球经贸自由化;再加
上新冠病毒使各国趋向封锁,世界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当RCEP生效后,预计全体会员国产
品的关税消除率为91%,被视为是后疫情全球复苏的强大引擎。
除去中途退出的印度外,RCEP涵盖世界约31%的人口(约23亿)、全球GDP的1/3(约26兆
美元)、世界总贸易额的29%(约10兆美元),可说是庞然大物。RCEP主要的目标是整合
现有的ASEAN+1FTA,并加入新的监管规则,如电子商务、电信服务等面向,为亚太诸国建
立统一的贸易规则。
也就是说,RCEP是以ASEAN为中心,将东协-中国(ACFTA,2004年生效)、东协-韩国(
AKFTA,2007年生效)、东协-日本(AJFTA,2008年生效),和东协-澳洲-新西兰(
AANZFTA,2010年生效),汇集成新的建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https://uc.udn.com.tw/photo/2020/11/19/1/9103591.jpg
图/美联社
举例而言,根据“ASEAN+1”的各种FTA,至少有22种原产地规则(ROO),复杂的程度让
各国贸易商和主管机关大为头疼。这就是所谓的意大利面碗现象(Spaghetti bowl
phenomenon,比喻不同的FTA规定不同的ROO,规则越多就治丝益棼,像意大利面纠缠在一
起),增加了经营成本。
RCEP则推陈出新,拟定了新的ROO,成员国将只需要一张原产地证书,就能互相运输产品
,而不必担心个别国家或每个制造步骤中特定的原产地标准。此举将大幅降低跨国企业的
成本,并可鼓励中小企业尝试在区域内扩张,让具有竞争力者获利更多。
透过这套建制,让部分原本没有FTA的国家,增加扩大贸易往来的可能性。像是日本与中
国、日本与韩国、新西兰与日本——据此而言,最大赢家其实是日本,因为等于一次和三
个贸易伙伴达成协议,对后疫情经济极有帮助。这也说明了为何东京最后安排印度成为
RCEP的观察国,不再坚持要印度参与来制衡中国。
另一方面,对东协以亚洲市场为主要出口的国家来说,却可能是隐忧——因为RCEP成立前
,只有东协成员才能根据个别FTA优先进入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市场,享受三国的低关税
优惠;中日韩之间基于WTO的最惠国待遇也可享受优惠关税,但通常高于东协的税率。
而当这些国家都加入RCEP后,就可能出现优惠减损(Preferences Erosion,因贸易自由
化,所有成员均是零关税无差别待遇,所以会减少某些国家原有的优惠)。RCEP减少关税
无疑会增加中日韩的贸易流量,但会对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构成挑战,他们的出
口商与制造者必须要和中日韩的同行竞争,才可维持市场份额。
进一步来看,RCEP固然形成伙伴关系,亦不代表各国内部的产业就可免受成员国倾销。事
实上,非RCEP国家或许会遭受贸易移转效应(Trade diversion effect,因关税降低而被
FTA成员国的输出取代)。但由于免(低)关税带来的进口价格下降,舶来品高贵不贵,
RCEP各国——特别是东协,同样要面临成员国之间高品质产品来袭。
不过,外界普遍认为RCEP有助于加深“东协+5”的经济联结,就长远来看可促进成员国
的贸易表现。这里指的是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从东北亚的日韩、东亚的中国到东南亚诸国
,本就是电子产业供应链的上中下游成员;缔结RCEP后,各国关税降低,部分成员有望受
贸易转移所赐,生产高附加价值产品,强化区域整合的趋势。
理论上,能从RCEP得到明显且立即利益的国家,除了借由协定得到中国市场准入的日韩外
,应属东协的开发中与未开发国家,以及拥有最大制造能力的中国。根据估算,到2030年
中国可获1,000亿美元的收益,其次是日本的460亿、韩国230亿美元、东南亚各国也有190
亿。以菲律宾为例,RCEP将打开该国92%产品的市场,包括最重要的服务业——离岸外包
。日本、韩国等都需要英语人员,像是金融、旅游业等客服,这部分可由菲律宾的人力供
给,其他如教师、IT工程师、海员预计都可受益。
再看越南,RCEP将使其企业有机会增加出口,特别是服装、鞋类等制造业,会产生积极影
响。同时,也可望参与新的价值链,像是电信、电子业,和亚太市场进一步整合,以吸引
更多外国投资。
而对中国来说,RCEP更有多项重要性。先是由于美中贸易战,中国需要来自RCEP成员的免
税产品,以替代部分被迫加征关税的美国产品;再者增加对RCEP国家的自由市场准入,也
可以减轻习政权强调的内循环经济压力。这让中国企业得以找到新的出路,不必仅依靠内
部消费求生,数据显示全球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正逐步回升。
此外,中国可能希望借由RCEP向日韩进行高科技产品的交流,减少对美国市场和技术的依
赖。在与美国半导体、AI竞争方炽的当下,强化日韩关系有助于中国深耕高科技价值链,
继续中国制造的大计。
值得注意的是,FTA绝非百利无一害,多年来全球化进程已证明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道
理。即使各国签订协议,也有必须保护的部分。无论是维持关税,或祭出补助等措施,都
是为了国内较为弱势的产业,特别是受选票制约的民主国家。
像是印度之所以打退堂鼓,正是依过往经验分析的结果。2010年印度和东协签订FTA,当
年度双方贸易逆差约50亿美元;但是到了2020年,东协对印度已享有240亿美元的赤字,
更遑论面对价格具吸引力的中国制品。
至于留在RCEP的国家,也都有对策以应。举农产品为例,在RCEP下日本仍将对五个敏感类
别——包括大米等——保持现行关税,保护国内农民免受廉价进口商品的倾销。此外,日
本对RCEP国家农产品进口的关税削减幅度也有限,在中国的部分约为56%、韩国49%、东协
国家61%,远低于日欧经济伙伴协定(EPA)的82%。
此外,对某些国家来说,像是新加坡、澳洲,都与RCEP成员国有着双边自贸协议,新加坡
几乎都已是零关税,是否会出现贸易创造效应(Trade Creation,成员国间制造新的贸易
) 还有待观察。少数产品的关税削减,像是澳洲的棉质男性大衣等衣物关税,将维持10%
税率10年,直到第20年才会降至零,近几年也不太可能促进出口。
对这些国家而言,RCEP并不只是代表实际的贸易利益,还有促进贸易自由化的象征性价值
。众所皆知,近年来世界各地都出现反全球化趋势,例如美国激进的关税战、英国退出欧
盟、WTO多哈回合卡关的危机等,RCEP的缔结代表新加坡、澳洲等国正努力捍卫立足于规
则的贸易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平衡,可让各国对自由贸易恢复信心。
最后,必须了解到RCEP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满足成员国多样化的需求,只能采取符合
最低共识的条款。RCEP之所以被批评为低质量的FTA,远不及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
(CPTPP),是因为采取较后者更传统的途径,也就是使用WTO标准来打造协定,因此更为
宽松。
要知道,FTA最基本的目标乃是放宽商品进出口和取消贸易壁垒,RCEP的关税削减率为91%
,而CPTPP和美墨加自贸协定(USMCA)几乎是100%。另外从内容也可了解,RCEP只有20章
,少于CPTPP的30章和USMCA的34章,不仅缺乏广度,还缺乏相关协议的深度。
像是CPTPP和USMCA都有规范国有企业的专章,RCEP则没有,明显就是为了中国、越南、柬
埔寨等国家设事。这些后共国家都有强大的国有企业,在某些领域享受着不公平的补助与
特殊待遇,若是要以先进国家的标准处理,它们可能都无法顺利进入RCEP。
有些章节更是无法解决日后可能面临的争议,像是电子商务。RCEP没有禁止数据本地化或
避免阻挡跨境数据流的条款,以防止个别国家限制资讯流通。但众所皆知,中国、印尼等
都有以安全为名的数据本地化法律,将来必定会形成RCEP成员拓展跨境电子商务的障碍。
说穿了,贸易自由化要付出相当大的改革成本,不只是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么简单。
如CPTPP强调环境保护、劳工权益、和金融服务等监管规定,但对于RCEP的发展中与未开
发国家而言较无力兼顾,只能留待日后有机会再加入讨论。
当前反全球化的浪潮昭告世人,在追求过去的经济开放和一体化时,各国对于自由化而遭
到淘汰的弱者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部分国家亦没有积极地应对,提供弱者转型的方案
。仅遵循旧的自贸模式已不足以支持永续发展,未来的FTA需认真对待分配结果,才有真
正参与的价值。
作者: RIFF ( 向问天 )   2020-11-19 20:11:00
可能因为RCEP不限国企,因此造成美私企的商品在RCEP区失去竞争力--这在全球政治上有重要的意义RCEP意义或在政治不在经济又或者 将来RCEP通过比照欧盟的环保标准 也将冲击美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