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美国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综述

楼主: kwei (光影)   2020-06-04 11:57:30
美国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综述
《国际视野》2019年03期
http://www.bjshkx.net/article/2019/1188/1002-3054-2019-3-119.html
刘艳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要】: 20世纪50-60年代民权运动以来,随着非洲裔等有色人种在政治、经济、教育
和住房等方面条件的改善,一些白人和保守主义学者开始对美国的种族关系持乐观的态度
,认为美国已经进入“后种族时代”(post-racial era)。与该论调持相反的观点,系
统性种族主义理论认为今天的美国与过去一样仍然是一个白人支配的压迫社会,白人对非
洲裔等有色人种的支配是种族不平等的根源。该理论为美国种族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范式,
有助于理解美国种族主义的本质和种族关系的发展脉络。但是,该理论也受到一些质疑和
批判,如陷入“黑白二元论”的窠臼,忽视了有色人种的作用,对种族关系持悲观的态度
等。
系统性种族主义(systemic racism)在美国既是一个理论概念,也是一种现实。美国社会
学家乔‧费金(Joe R. Feagin)在《系统性种族主义:一个压迫理论》(Systemic
Racism: A Theory of Oppression)(2006)一书中首次提出该理论。费金认为:一百多年
来,美国种族研究范式经历了从制度性种族主义(institutional racism)到系统性种族主
义(systemic racism)和反种族主义(antiracism)的转变,但并没有一个广泛通用的术语
,他建议将这种日益高涨的反压迫传统命名为“系统性种族主义”“反种族主义理论”
(antiracist theory)或“反种族主义策略”(antiracist strategy)。
系统性种族主义涉及种族压迫的深层和表层结构,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反黑人(antiblack)
行为、白人不公正获得的政治/经济权力、种族间持续的经济和其他资源不平等,以及白
人创造的旨在维护和合理化其特权和权力的带有情感的种族主义框架(racist framing)等
。它包含了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态度、意识形态、情感、形象、行为和社会制度,是美国社
会在物质、社会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现实,体现在美国的所有制度中。对美国“系统性种族
主义理论”产生的基础、内涵、意义和侷限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的种
族主义和种族关系。
一、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的基础
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源于美国种族主义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证基础,
主要包括批判黑人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女权主义思想、当代社会和种族理论,还有费
金和他的同事及学生围绕种族主义和种族压迫开展的系列实证研究。
(一) 美国种族压迫的历史
如图 1,种族压迫和种族主义贯穿美国历史并持续至今。1607年登陆北美大陆的欧洲白人
与当地土著印第安人争夺土地和资源的斗争开启了美国的种族压迫;从1619年首批黑人奴
隶被贩卖到北美至1865年废除黑人奴隶制,占美国历史60%的时间段;1865年至1877年是
短暂的重建时期;1877年开始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吉姆‧克劳种族隔离制,占美国历史
23%的时间段;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后,种族隔离和歧视被法律禁止,但各种歧视依旧
存在。另外,19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华裔、墨西哥裔等有色人种扩大了受压迫的种族群
体构成。综上所述,在美国400多年的历史中,白人对黑人的压迫是最为基础和广泛的,
1619年到1969年“350年的极端种族压迫历史”是种族主义在美国依旧存在的历史根源。
图1:


(二) 美国种族主义的现状
随着20世纪50-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非洲裔等少数族裔在政治、经济、教育和住
房等方面的条件有所改善。很多白人认为:种族隔离和歧视已被法律禁止,人人享有平等
的政治、经济、受教育和获取社会福利的权利,“种族歧视不再是美国的一个困境”。有
评论在黑人奥巴马于2008年当选总统后高呼:奥巴马的当选意味着种族主义在美国的终结
,美国已进入“色盲”或“后种族”时代。部分保守主义学者也对美国种族关系充满信心
,认为种族和种族主义的意义正在减弱。事实上,种族主义并没有终结,只是“与历史上
赤裸裸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相比,美国现代社会的种族问题的表现形式更加隐讳”。
(三) 批判黑人理论
美国“社会思想中的批判黑人传统(a critical black tradition of social thought)或
批判黑人理论(critical black theory)”是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批判黑人理论是美国批判黑人思想家对美国种族现实和其他社会现实进行研究后形成的批
判性社会认识。该理论源于18世纪后期,目的是从黑人的视角来看待社会现实,制定一个
务实的计画以应对越来越多的白人种族主义框架,实践和挑战建立在对有色人种进行奴役
和殖民化基础上的白人权力结构。
批判黑人理论是“批判的”,针对许多白人创造的案例中关于人类和社会现实虚伪的、具
有破坏性的“主人”叙事、支配观点和霸权信仰体系进行挑战或给予战略性的回应。该理
论最初聚焦于批判西方奴隶制和欧洲殖民主义,反对白人至上主义。正式的黑奴制和殖民
主义消亡后,批判黑人理论家转向分析白人压迫的新社会体系,如吉姆‧克劳种族隔离制
、非洲的种族隔离制、新殖民主义以及旨在合理化这些压迫体系的白人种族框架。除了关
注种族问题之外,批判黑人理论还致力于解决阶级和性别压迫等与种族密切相关或相互交
叉的社会现实问题,关注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科学和国际关系等议题。今天的很多
批判黑人理论仍然是多维的,融入了阶级分析、政治研究或女权主义的观点,促进了社会
正义视角(如批判公共社会学)的发展,积极而批判地质疑“西方文明”的社会世界、意识
形态和制度。
(四)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女权主义思想
由于种族、阶级和性别三者在结构上的相关性,以及“种族、阶级、性别权力和剥削”之
间存在相互交织的动态性,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与批判性阶级分析和批判女权主义思想是
天然的盟友。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概念,如“阶级意
识”(class consciousness)提供了压迫(压迫者和被压迫者)语境下“意识”的含义,可
以用于理解“种族意识”(racial consciousness);阶级冲突(class conflict)体现了敌
对团体之间的互动,有助于理解“种族冲突”(racial conflict)。马克思主义指出了产
生阶级压迫的基本社会力量,说明了人类在阶级关系中如何相互疏远,并指明了反抗压迫
的方式和方法,为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另外,系统性种族主义理
论也受托斯丹‧范伯伦(Thorstein Veblen)、托马斯‧皮克提(Thomas Piketty)和马克‧
米兹鲁奇(Mark Mizruchi)等批判性阶级分析家的影响。
批判女权主义思想家凯瑟琳‧麦金农(Catharine MacKinnon)、贝尔‧胡克斯(Bell
Hooks)、多萝西‧史密斯(Dorothy Smith)、帕特里夏‧希尔‧科林斯(Patricia Hill
Collins)和安吉拉‧戴维斯(Angela Davis)对性别压迫,尤其是父权制和性别歧视进行了
深刻的分析,揭示了性别压迫、种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相似之处和相互交叉性。他们对于
父权制、异性恋和男性性别歧视的批判体现了对性别和权力的看法,有助于分析种族集团
权力、白人至上、白人和白人种族主义。对种族、性别和阶级的交叉研究有助于理解美国
当代社会种族、性别和阶级不平等的产生和持续性,对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和实证研究都
有重大影响。
(五) 当代社会种族理论和实证研究
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吸收借鉴解放社会科学和批判性公共社会学以及类似的社会科学,重
点是发展促进社会公正、人权和更平等的人际关系的知识和社会实践。当代社会科学中的
一些理论对系统性种族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批判种族理论、批判西方思想的
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反殖民主义文学。其中,爱德华多‧博尼拉‧席尔瓦
(Eduardo Bonilla-Silva)的结构性种族主义理论(structural racism theory)、麦克‧
奥米(Michael Omi)和霍华德‧怀南特(Howard Winant)的种族形成理论(racial
formation theory)的影响较为突出。
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还建立在对美国和海外种族主义问题大量的实证研究基础上。20世纪
70年代以来,费金和他的同事及学生围绕种族主义和种族压迫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
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书籍和文章,为美国和全球的种族压迫事件提供了理论观点、概念发
展、历史案例和实证文献,详细描绘了美国400多年来系统性种族主义的发展图景。
二、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的内涵
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认为:美国社会是一个种族主义有机体,在其复杂、相互联系和相互
依赖的社会网络、组织和制度中都充斥着种族主义压迫。白人的经济支配(white
economic domination)、种族阶序体系(racial hierarchy)、白人种族框架(white
racial frame)、有色人种的斗争和反抗(struggle and resistance)以及其他形式的白人
种族支配等要素共同构成了压迫体系,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发生作用。
图2:


(一) 经济支配
经济支配既包括直接经济剥削,也包括排斥和边缘化,目的是减少经济方面的竞争,增加
白人的优势。白人通过奴隶劳动、工作隔离、歧视性工资、为保留白人的社会经济机会而
排斥其他有色人种等方式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截至目前,白人利用有色人种的劳动积累了
数万亿美元的财富(按今天的美元衡量)。白人控制的政府机构通过一系列的白人“肯定性
行动”计画,使得财产在白人中进行传递。例如,联邦和各州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
年代期间实施的《宅地法》以及二战后的《联邦住房和退伍军人计画》帮助很多白人家庭
获得了重要的家庭财产。据统计,2012年73%的白人拥有自己的住房,而非洲裔、拉美裔
和亚裔拥有住房的比例分别为44%、46%和57%;2013年白人家庭拥有的财富是非洲裔家庭
的13倍。
费金将白人通过长期剥削和压迫非洲裔等有色人种获得的财富称为“不正当获利”
(unjust enrichment),非洲裔等有色人种因为被剥削和压迫而处于贫困状态为“不正当
致贫”(unjust impoverishment)。 “不正当致贫”导致非洲裔等有色人种及后代受教育
程度比较低,谋生技能不强,只能从事收入微薄的低端服务业工作,无法走出贫困的处境
,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系统性种族主义将一个种族群体(主要是白人)的利益建立在牺牲
其他群体(有色人种)的利益基础上,是一个非常不公正的体系。
(二) 种族阶序体系
由于各个种族对美国社会资源的掌控能力不同,从而形成了一个种族连续体系,即种族阶
序体系。该阶序中,地位最高的是白人,最低的是黑人,中间位置是由白人排序的其他有
色人种。白人始终处于体系的中心,掌控了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系统中大部分的
高层岗位和决策权,尤其在政治系统中,将联邦和地方两级立法、司法、行政等方面的资
源支配权、规则制定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并且通过构建白人种族框架来维护种族
阶序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此外,该阶序还涉及性别、阶级等其他重要的分层体系。在同一
种族范畴内,女性的地位一般低于男性,从整个社会来看,她们的地位取决于其种族在阶
序中的位置。从阶级的角度来说,白人男性精英在白人美国人中的影响力和权力是最大的
,其次是白人工人(“劳工贵族”)。
白人的种族控制使得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在不同程度上对自己、自己的劳动和生活失去控
制,造成了社会关系的“异化”。白人还强制有色人种接受白人主流文化,这些强制性安
排往往忽视其族裔特性和族裔传统,造成社会分离,使得被压迫者不仅与自己的族裔生活
疏离,而且也疏远了与白人压迫者的关系,形成了事实上的隔离。因此,“系统性种族主
义的核心是分离、疏远和异化社会关系”。
(三) 白人种族框架
白人种族框架包括广泛和持续的种族定型观念和偏见、种族化叙事、意识形态、形象、情
感和歧视倾向,是几个世纪以来白人合理化和捍卫美国社会广泛的种族压迫及其他相关不
平等的工具,渗透和影响了包括国家、经济和公民社会在内的所有主要机构,是系统性种
族主义持续存在的思想根源。这一种族框架最基本的特征是美化白人、贬低有色人种。从
17世纪开始,这一白人创造、白人支配的种族框架就成为大多数白人看待美国社会的出发
点,成为“循环的”和“习惯性的”歧视行为,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内化到日常行动
和性格中,博尼拉‧席尔瓦称之为“白人习性”(white habitus)。几个世纪以来,虽然
白人种族框架的要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所变化,但是其捍卫和形塑种族压迫和种族不
平等的本质没有变。比如,在早期和排华时期,华人被定型为“异教徒”“狡猾”“黄祸
”等;二战期间,由于中国成为美国对抗日本的盟友,华人被称赞为“忠诚的少数民族”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通过表扬亚裔的勤劳来指责非洲裔美国人在经济上对政府的依赖
,华人被称为“模范少数族裔”。事实上,“模范少数族裔”的称号掩盖了美国华人经常
遭受白人威胁和歧视的残酷现实,掩盖了很多华人依旧生活在贫困中的事实,影响了华人
公平获得高等教育和职场升职的机会,是白人为了维护其种族统治而创造的种族框架新要
素。
(四) 斗争和反抗
非洲裔美国人和其他有色美国人对种族主义的不断反抗是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非常重要的
一个维度。几个世纪以来,面对白人的种族压迫和种族框架,非洲裔等有色人种进行了坚
持不懈的反抗和抵制。费金认为有色人种通过两种形式反抗白人的种族框架,一种是反压
迫反抗框架(anti-oppression counter-frames),另一种是家庭文化框架(home-culture
frames),包括家庭和个人环境中促进日常生活、交流和支持的重要文化和价值观。
非洲裔美国人的反抗框架包括批判白人压迫的思想和行为,抗议针对有色人种的负面刻板
形象框架,各种形式的武装团体抵抗,轰轰烈烈的抗议运动,实现人人真正自由,平等和
正义的理想,以及宣传黑人的优点和取得的成就等。其反抗主要包括:18世纪和19世纪周
期性的奴隶反抗起义,20世纪50-60年代的民权运动,近年来的“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
等。一些具有非洲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通过口头和文字的形式在非洲裔美国人中代代传
递,构成了反抗白人压迫的家庭文化框架。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开展,亚裔和拉美裔的族群意识也有了深度
觉醒。他们通过“黄权(yellow power)运动”和“奇卡诺(chicano)运动”进行了反对种
族歧视、争取社会平等权利的斗争。家庭文化框架也是亚裔和拉美裔反抗白人种族框架的
重要形式。例如,在一些城市的中国城里,可以见到具有中国风格的建筑以及中文的街道
和商店名称,目的是强调其母语和母国文化的重要性。今天,越来越多的亚裔和拉美裔社
团成为维护族裔权利、消除种族偏见和歧视、争取社会政治经济利益的重要组织。
三、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的意义
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是费金教授从事美国种族和种族关系研究50多年的成果精髓,从历史
的角度批判了美国的种族压迫制度,强调了种族主义在宏观层面上的制度性和结构性特征
,分析了美国种族不平等的制度性本质,是美国社会和人文学科中解释历史上和当今世界
种族和种族主义的重要方式。
(一) 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指出了美国种族不平等的制度性本质
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认为,美国种族不平等的本质在于压迫制度——“白人对黑人和其他
非白人的压迫”。美国的建国基础就是压迫制度,其宪法、政治体系、法律体系和教育体
系等都是基于白人对有色人种的压迫,白人凭借其经济资源和社会权力对有色人种进行剥
削和奴役,并将其资源以经济财富、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等形式传递给后代,费金称其为
“社会再生产”(social reproduction)。因此,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有助于理解:压迫
制度在美国发展为一个具有巨大国际影响力的强大国家中所起的作用;为什么种族在美国
长时间的社会发展中一直处于中心位置;为什么一些重要的社会变革(如内战之后废除奴
隶制、20世纪60年代取消种族隔离制)后会迎来一波强烈的反弹,种族压迫得以恢复和加
强。
(二) 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强调了支配性族群在种族阶序形成和维持中的作用
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认为,白人尤其是白人男性精英,是美国种族阶序的创造者和维护者
,费金称其为白人男性精英支配体系(elite-white-male dominance system)。从早期的
奴隶主、商人到后来的工业家、企业家和政客,几乎都是白人男性精英,他们拥有至上的
权力和社会地位,主导著美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为维护种族阶序中的主导
地位和对社会资源的掌控,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会赋予普通白人一些“白色”
(whiteness)特权,目的是阻止和防止普通白人和非洲裔等有色人种为了反抗经济、政治
上的不平等或恶劣的工作环境而组成某种同盟关系,保证“白人社会阶层的种族团结”。
无论历史上还是今天,为了维护作为白人的物质利益和心理优越感,普通白人一直在斗争
,表达愤怒。卡洛‧安德森(Carol Anderson)揭露了白人愤怒的历史和真相:当非洲裔美
国人在全面参与民主方面取得进步时,白人就会对他们的成就发起有意且无情的反击。
2016年大选中, 川普的主要支持者白人工人阶级就表达了“白人身份危机”的观点。
(三) 种族、阶级和性别的交叉性视角有助于理解种族不平等的生成机制和后果
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认为,美国社会存在系统性种族主义(systemic racism)、系统性性
别主义(systemic sexism)和系统性阶级主义(systemic classism),三者在不同层面上紧
密交织和联系,彼此影响和决定,如同一个三重社会螺旋。基于帕特里夏‧希尔‧柯林斯
的交叉性理论,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更加关注由谁、在哪里、通过什么以及怎样支配和影
响美国的种族关系,探讨种族、阶级和性别三个压迫子系统。在这些子系统中,精英决策
者起主导作用,他们一直致力于保护和扩大资本家的利润和财产,保持他们在国家和全球
种族阶序中的位置以及全球性别阶序中的霸权男性气概。从种族、阶级和性别的交叉性视
角来分析美国社会的压迫体系,不仅有助于从宏观层面上理解美国种族不平等的产生机制
,还可以了解种族压迫在微观和中观层面上对社会的形塑和影响。
(四) 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为美国的种族问题提出了解决路径
费金提出,要彻底改变美国的种族压迫体系,使之变成一个“真正的、多种族的、民主的
”国家,应成立一个由美国各个种族和族裔代表组成的宪法委员会,制定一部新宪法。首
先,美国人口结构的新变化将会改变美国的人口种族构成,给社会、经济和政治带来变化
的压力。据美国人口统计局2015年6月统计:在5岁以下的美国儿童中,白人第一次成为少
数族裔,非白人儿童占人口总数的50.3%。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预测,到2044年至2055年
,白人将不再是占人口多数的族裔。其次,川普上台以来,白人种族主义的卷土重来必将
引起有色人种的抵制和反抗。新一轮反对种族歧视、争取种族平等的斗争所引发的社会运
动,将推动美国对目前基于种族主义的宪法进行调整。再次,国际上要求和支持美国反对
和消除种族主义的呼声越来越高。2017年8月12日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市暴力冲突事件
后,联合国发表声明,“呼吁美国政府及高级官员、公职人员‘明确地’‘无条件地’反
对和谴责发生在美国各地的种族主义言论和罪行”。
另外,费金还提出对历史上受到剥削和压迫的非洲裔美国人的后代进行赔偿,形式包括:
逐步将适量的补偿性财富从白人社区转移到黑人社区;在地方和州层面上提供资金充足的
、广泛的政府支持计画来提高非洲裔美国人的教育水平、就业培训、住房机会和收入水平
;保证在所有地方、州和国家立法机构都有代表性的政治参与,使得非洲裔美国人可以在
政府决策中提出自己的诉求。
四、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的侷限
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挑战了基于欧洲中心论的主流种族研究范式,创立了一个“社会学压
迫理论来解释美国的种族关系和事件”,为诸多种族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该理论
也存在一些问题,受到一些社会学家的质疑和批判,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 “黑白二元论”模式
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虽然也涉及了亚裔、拉美裔和土著美国人,但重点是“白人对黑人的
压迫”,认为“白人对黑人的压迫是系统性的,而且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这一研究模
式有陷入“黑白二元论”和“有色种族中心主义”之嫌。随着拉美裔和亚裔等少数族裔人
口的增加,美国将从白人占多数的国家变成没有一个种族或族裔占人口多数的国家。人口
结构的新变化带来的少数族裔对政治、经济和社会资源的需求,将动摇现有的白人占支配
地位的种族阶序体系,从整体上影响美国的种族关系。“种族多极化”的未来必将重塑美
国,同时也对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的深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 种族和种族主义的意义
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认为,“‘种族’并不是生物上建构、基因上真实,一直以来(现在
也是)都是处于支配地位的白人种族群体为了社会控制的利益而建构的”,种族意义是通
过白人种族框架产生的。种族和种族主义是分不开的,白人种族主义型塑种族,理解种族
压迫是理解种族意义的前提。这一观点受到种族形成理论的批判,认为“系统性种族主义
过于关注种族主义,而没有看到种族的复杂性以及存在于特定族群之间和内部的变化性”
。种族形成理论认为“种族类别和种族意义通过它们所嵌入的特定社会关系和历史情境而
进行具体的表达。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中,种族的意义存在巨大差异”。对种族和
种族主义意义的不同理解是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和种族形成理论争论的焦点。
(三) 有色人种的角色
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认为,“白人在创造和维持种族压迫的物质现实、不平等的种族阶序
和种族问题的白人框架解释方面起支配性作用”。这一观点被批判为夸大了“白人种族支
配”和“白人种族框架”的力量,忽视了有色人种在反对白人种族框架和发展美国种族民
主中的作用。奥米和怀南特认为,“在系统性种族主义的描述中,白人种族统治是如此的
全面和绝对,以至于有色人种的政治权力和机构几乎消失”。有色人种的反抗是美国社会
进步的一个重要力量,影响了“具有包容性和再分配性的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或种族方面
的帝国政策”。不仅如此,“并非所有的种族主义都是白人产生的,有色人种也会制造逆
向种族主义”。很难判断“几个世纪以来非洲裔和其他有色美国人一直在努力反抗、重构
和推翻社会压迫”的斗争中是否存在针对白人的逆向种族主义,但是当白人极端压迫威胁
到有色人种的生存和发展利益时,不能避免有色人种中的极端分子会以暴制暴,制造逆向
种族主义。
另外,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对亚裔、拉美裔和土著美国人的讨论也是基于白人种族框架的
视角,并没有分析这些次种族集团在种族阶序体系中的位置及变化,也没有考察不同种族
集团之间的交往和影响。对于有色种族集团(如非洲裔、亚裔及拉美裔)间的冲突和斗争,
费金认为主要是由于相互的歧视和偏见,而这些歧视和偏见是受白人种族框架影响产生的
。但也不能否认为自身利益争夺有限的社会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这种矛盾和冲突
在未来还会更加严重。另外,少数族裔之间除斗争和冲突外,为了反抗白人,在某种程度
上也存在一些合作。
(四) 种族民主和进步
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认为,今天的美国与过去一样,仍然是一个白人支配的压迫社会,白
人支配美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系。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对美国种族关系的悲观态度受
到一些批评和质疑。奥米与怀南特批评其将历史上种族方面的“重要重组和改革”,看作
是将人们的注意力从“更加根深蒂固的结构性压制和深层次的不平等”中分散出来。系统
性种族主义理论对“种族民主”的忽视“使得理解过去或将来发生的反对种族主义的动员
或政治改革变得很难”。丹尼斯(Dennis)认为,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将他人赞誉的种族
进步在很大程度上看作是‘神话’”,因此质疑其“社会学逻辑和正确性”。从历史的角
度看,内战后的《解放奴隶宣言》,20世纪60年代的《选举权法案》、《移民和归化法》
, 以及“洛文诉弗吉尼亚州”(Loving v. Virginia)的法庭判决保护了少数族裔的权利、
促进了种族平等,但是伴随种族进步而来的白人种族主义回潮往往会抑制民主和进步的发
展,这一矛盾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另外,对该理论的批判还包括,认为制定一部新宪法和给予历史上受到剥削和压迫的非洲
裔美国人的后代赔偿这两种解决方式过于“理想化”和“不切实际”。
五、结语
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后种族”社会和“色盲时代”,重新转回种族主
义和种族不平等,后者仍然是美国社会体系中的核心内容。这一主题阐述了种族不平等为
什么以及如何在现代美国以过去的形式继续存在着。与主流种族研究往往从欧洲中心论的
视角探讨某个族裔的历史和同化经历,将今天的种族紧张和冲突归咎于种族歧视和偏见,
以及对美国的种族关系抱有乐观的态度不同,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对美国的种族关系持悲
观的态度,认为种族不平等在21世纪的美国持续存在。川普上台以来,白人种族主义强势
反弹,极端种族主义情绪在普通白人中抬头,基于种族歧视和偏见的反移民运动和排外主
义浪潮席卷美国,验证了系统性种族主义理论对于美国种族关系的准确判断。总之,系统
性种族主义理论为美国的种族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有助于理解美国种族主义的本质
和种族不平等的根源,可以清楚地了解美国离真正的种族平等和社会正义的距离,对美国
社会和种族研究具有重大贡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