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ptic (无明)
2019-12-03 17:53:25文章来源: (须有正确连结)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4199946
2019/12/03 徐子轩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12/02/99/7145286.jpg
“智利就是太民主,才会陷入示威骚乱?”当台湾社会关注香港局势之时,太平洋另一侧
的南美国家智利,同样爆发了严重的反政府示威活动。图为智利首都圣地牙哥的镇暴警察
,在冲突中被投以汽油弹。图/路透社
当台湾社会关注香港局势之时,太平洋另一侧的南美国家智利,同样爆发了严重的反政府
示威活动。两地抗议起因不同、人种有别、文化殊异,乍看只是2019年诸多国际事件中的
巧合,但本质上却有着极高的相似性,特别是年轻人反抗看似阶级流动自由、却极为不公
的资本主义社会结构。
先来看看智利的现状,从千禧年迄今,人均GDP从约5,000美元,上涨到去年的1万5,并藉
由数次政党轮替、逐步确立民主转型,也跨过了中等收入陷阱。就全拉丁美洲而言,智利
可谓是名利双收的民主自由主义模范生。
但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一直冲击著智利社会。上世纪末军事独裁者皮诺契被迫下台后,
中右翼和中左翼政党轮流组成政府,将贫困率从90年代的40%削减到2018年的10%以下,
但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资料,智利仍是最不平等的成员国之一,收入
最高的前10%族群,其所得是平均收入水准的26.5倍。
换言之,绝对贫困人口固然减少,不过相对贫困的人变多,特别反映在老年经济生活上。
以养老金的替代率(也就是退休后收入占退休前的比例)观之,智利只有40%;一般政府
支出约占GDP的25%,智利的社会保障与福利比其他OECD成员较差,老年人的生活更形困难
。
不过要知道,参与本次抗议的绝大多数,并非难以度日的老人家,而是芳华正盛的大学生
,以及部分失业待业青年。起初他们的目标是针对首都圣地牙哥捷运的“费用微调”(尖
峰时刻调涨约30披索,但考虑国民收入占比,费用比例比纽约还贵),后来旋即升级为针
对其他社会问题,例如高昂的电费和天然气价格、低养老金,以及昂贵的医疗和教育体系
,参与者也就开始延伸到各个阶层。
跟着抗议演变为骚乱,有人烧毁地铁站和公共巴士,甚至趁乱洗劫超市和公共建筑。面对
失序行为,甫上任一年多的皮涅拉(Sebastian Pinera)政府选择铁腕镇压,宣布进入紧
急状态并实施宵禁。奉旨制乱的军警,与民众的冲突不断扩大,从10月中至今粗估已有20
余人死亡、数千人受伤,国家仿佛陷入内战。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12/02/99/7145288.jpg
图/路透社
平心而论,智利情势的失控,很大程度上是皮涅拉政府处置失当。像是一开始宣布涨价时
,政府官员建议人们提早起床,便可避开尖峰时刻、利用早上7点之前的较低票价;民众
不满发动逃票行动,政府官员批评他们犯罪;首都圣地牙哥发生严重骚乱的当晚,皮涅拉
正在高级餐厅为孙子庆生,更加深皮涅拉政府与民脱节的印象。
嗣后,皮涅拉发表强烈谴责,将抗议民众定调为使用暴力与犯罪的“敌人”,选择动用国
家暴力机器“止暴制乱”。部分支持者也将之归类为境外势力介入,也就是查维兹主义(
Chavismo)份子。查维兹主义思想基础源于委内瑞拉强人总统查维兹,强调社会民主主义
,也被归类于左翼民粹份子。智利保守右派指控:他们已经搞砸古巴、委内瑞拉,又忌妒
智利的成就,现在要来破坏智利的政治与经济。
这类观点受到很多智利右翼保守份子的青睐,他们多是身处中上层阶级的菁英团体,特征
是患有威权怀旧症,向往皮诺契时期的社会秩序。当这些人见到抗议者进行扰乱与破坏,
强烈赞成采取强力不惜致命的措施来维持治安。在这些人的簇拥下,皮涅拉以“民主有权
自卫”为由,替军警的镇压辩护,也让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12/02/99/7145287.jpg
那些患有威权怀旧症,向往皮诺契时期的社会秩序的智利右翼保守派,一边痛批查维兹主
义(Chavismo)份子闹事,一边强烈赞成强力镇压。图为皮诺切。图/路透社
在政府纵容下,军警杀红了眼,以优势武力压制民众。根据人权组织的调查,期间出现了
数千件军警虐待民众的案子,检察系统收到1,000多份的酷刑报告和70份关于性虐待的报
告。警察也遭到抨击滥用金属子弹(警方起初称橡胶子弹,但研究后发现子弹橡胶含量比
远不如金属等坚硬成分),对民众近距离射击而造成永久失明,这些都让执法部门的声望
一落千丈,成为千夫所指。
面对国内外压力,皮涅拉政府终于做出调整,先是宣布中止地铁票价上涨、更换部分内阁
成员,然而为时已晚,无法遏制民众的愤怒。皮涅拉又宣称有意与民众达成协议,改善智
利中下阶层的生活水准,包括保障最低工资、增加退休金、冻结电费和扩大医疗保健等一
些改革方案,以期恢复社会平静。
之后,皮涅拉坦承执法人员有滥用武力、虐待民众的情形,承诺会发起调查。但他早有不
良纪录在前,难以令人信任。2011年皮涅拉担任总统期间,智利曾爆发过学生因教育问题
,如国家投资过少、学贷利率过高等,向政府进行抗议。皮涅拉当时也动用军警镇压,以
水砲驱赶示威者,更禁止人民游行、限缩集会权利,并对使用暴力而遭起诉的警察缓刑,
被讥为有罪不罚。
皮涅拉的表态因此并不受智利人民信赖,也无法缓解人民的怒气。反对阵营趁机提起弹劾
案,要求他辞职的声音越来越大。仿佛过去历史重演,皮涅拉又面临民心反弹,他的总统
宝座岌岌可危。
不过民意如流水,皮涅拉也非首次遭遇困境后绝地重生。2013年,再度当选总统大位的巴
契莱特(Michelle Bachelet),其政府后来因实施改革未果,像是免费教育、提高公司
税率,大多吃力不讨好,既无法满足反对者,又流失支持者。加上她执政期间受全球景气
影响,作为最大宗出口的铜矿价格不断下跌,拖累智利经济,也让民众怀念起皮涅拉时期
的荣景。最后家族腐败的丑闻,彻底断送巴契莱特的连任之路,给了皮涅拉重返总统府的
机会。
这代表过半智利选民认为,皮涅拉有着带领智利发大财的能力,即便他的形象明显偏向中
右翼保守势力。皮涅拉执政一年多来,智利经济在去年增长约4%,通货膨胀率低且失业
率稳定,虽然没有发多大的财,至少比巴契莱特时期为佳。但10月以来的骚动,让皮涅拉
再失民心,最新民调指出他只剩14%的基本盘,几乎可确认失去连任之望。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12/02/99/7145291.jpg
图/路透社
从民调上亦可看出,纵然皮涅拉不受欢迎,但其他政党也未从中获利。某种程度上来说,
智利人民正在迷惘当中,并非质疑民主制度,而是对未来政治的不安全感与不确定性。这
可能意味着稳定的经济成长已无法满足人民期待,更显示在网络快速普及的时代,民众容
忍政客的耐性越来越少,智利需要大幅度的改革。
在此前提下,反对皮涅拉的左翼阵营成功将焦点转向新宪公投,他们普遍认为现行宪法仍
有着皮诺契时期的阴影,虽然大修小修20多次,仍留有一些过于亲市场体系(Market-
friendly)的特征,包含养老金制度、医疗、教育私有化的过程,被批评过于倾向财团,
像是2016年就因此爆发了水价抗争。
另一方面,对皮涅拉政府来说,公投不啻是救命稻草。因为筹办公投旷日废时,除了可以
减缓要求他下台的压力,还希望可以把街头抗议拉回议会路线,进行政治交易,因此也转
而表态赞同。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12/02/99/7145299.jpg
智利明年将举行新宪公投,但经济分配所衍生出的社会长期不公平现象,是否能靠新宪扭
转?图/路透社
问题是,经济分配所衍生出的社会长期不公平现象,是否能用新宪扭转?仍存有很大的盲
点。
民主转型30年以来,智利民众知道国家已取得重大进步、财富不断增长,生活条件也得到
了改善。但是,智利的消费者权益薄弱,不少行业都被寡头垄断,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相
对稀少,获得良好医疗待遇的更是少数,人民屡屡上街抗议。
追溯至皮诺契时期的统治,当时他为了打击左派政府,推行新自由主义改革,导致高失业
率,实际工资下降等负面效果。1988年公民投票之后,智利于1990年从军事政府转变为文
职政府,但是皮诺契就离职问题进行了谈判,使军队能够控制政治进程,社会和经济政策
并无太大变化,显示政府换届只是过渡性质。
此外,皮诺契之后,智利由左翼和右翼轮流执政,仍旧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让部分
人民觉得垃圾不分左右。只是愤怒归愤怒,大多数人民其实并未想破坏资本主义体制,他
们不满的原因在于挫败感——虽然他们看到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下的应许之地,但是这块
地却被精英紧紧控制,不随便让人进入。说穿了,“暴动”是对政治与社经精英的绝望反
抗,也是通往应许之地的无奈之举。
正如皮涅拉夫人遭外泄的谈话指出:智利精英像外星人剥夺地球,已经逾越分际,到了必
须删减特权、与民分享的地步。如今,距离明年约定的4月公投还有不少变量,若通过公
投,则制宪会议将于10月举行,但谁也无法保证新宪能顺利产生。如果精英们坚守既得利
益的现状,智利非但无法成为第一个高收入的拉丁美洲国家,还可能会走向民主衰败的趋
势,足以为世人警惕。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12/02/99/7145283.jpg
大多数智利人民不满的原因在于挫败感——虽然他们看到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下的应许之
地,但是这块地却被精英紧紧控制,不随便让人进入。说穿了,“暴动”是对政治与社经
精英的绝望反抗,也是通往应许之地的无奈之举。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