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天空之城的革命(上):韩国“特权升学”

楼主: AsamiImai (今井麻美)   2019-11-18 22:18:55
天空之城的革命(上):韩国“特权升学”的教育修罗场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4166916
14日是韩国高中升大学入学考试——大学修学能力试验(简称“修能”)——举行的日子。由于韩国视修能为关乎人生的重要大事,为确保考试能无碍进行、避免考生受影响,不仅考场周遭交通全面管制,公家机关和大企业也延后上班时间,实施英文听力测验的下午1点10分到35分,飞机更是禁止起飞或着陆。
而就在高中生忙于准备大考的期间,韩国由于前法务部长曹国,其妻女爆发备审资料伪造与入学争议,引发不少年轻学子对于“特权入学”的批判。
向来力挺曹国的文在寅总统,也宣布让教育部针对13所主要大学,彻查近3年间透过推甄制度中的“学生簿综合遴选”(简称“学综”)入学者,所提交的备审、面试与评分资料有无问题。为防止类似的特权入学争议再起,在实态调查结果发布后,韩国教育部也正式宣布接下来的改革方案。
经过长达1个月、检验17.6万份的考评资料后,教育部发现,光是2018年就有228份推甄备审资料存在抄袭,366份出现备审资料规定不应出现的文字,当中最常出现的违规语句是:
我从小开始,就和经营小型企业的父亲…
近年来,韩国当局一直费力维护推甄入学管道的公平性,为防止出身条件成为判定基准,同时避免助长补习与变相考取证照、争取学术成果等歪风,包括推甄者的身家状况、父母从事的职业或经济背景、自身的论文或图书出版、校外竞赛、资格检定等资料,都被规定不该在备审资料或高中学生综合纪录簿中被提及。
只是,光是“我和父亲…”这种暗示父母地位的案例,就在366件违规案例中,占了322件。此外,“曾挑战韩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学生统计活用大会,并获优秀成果”等表明自己频繁参加校外竞赛、企图诱导大学推甄评审的语句,也频繁出现。
然而366项违规案例中,只有134件,直接被打零分处置;剩下6成、亦即占过半多数的违规备审资料,评审都未采取进一步措施,显示当下高中升大学的推甄入学中,仍存在过分人治色彩,未予导正。韩国教育部表示,将针对相关案例细部厘清,有无存在特权、不法或他人介入等问题,最重可拔除入学资格。
另一个透过本次实态调查发现的问题,是高中因大学考试而“位阶序列化”。
过往,韩国政府为推广教育多元化与学生分众化,除一般地方高中外,还允许设立英才(资优)、科学、外语与国际高中,从高中时期开始经营画培训学生的专业学科或特长项目。
另外,还有从2002年起开办,由学校独立设计包括进阶先修型数理专业、科学实验或影音制作等大量具特色的新颖选修课程,引进特别师资与教学方式的“自律型私立高中”。相较一般地方高中只招收学区内的学生,自律型私立高中能从全国招生符合资格条件的学生就读。
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专注给予不同种类的量制教学,获得适性发展,本意虽良善,但实态调查的4年间分类统计却显示:科学与英才高中生的大学推甄合格率高达70%、外语高中23.2%、自律型私立高中为8.9%,普通高中生顺利推甄上主要大学的比率,只有2.1%,远低于其他分众型学校。
近来已有相当多批评意见指出,许多自律型私校,课程规划与教学方式和一般高中并无差异;而打着“自律型私校”招牌吸引人,许多家长认为这样的学校可成为让子女考上好大学的助力,因而争相将子女送入就读,特别是在资源集中的首都圈地区,此等现象更为严重。
但面对数据呈现出的“科学/英才高中>外语高中>自律型私立高中”的“位阶序列化”现象,究竟有无代表大学在录取学生时,存在对高中各校“大小眼”的问题?教育部立场仍相当谨慎,不敢多下评断。
“(这份统计)清楚证明,‘学综’推甄从报名、备审资料审查遴选,到学生正式报名就读,高校序列化现象被定型;但这是否为‘高中等级’(科学/英才高中>外语高中>自律型私立高中)所造成,还是单纯是因大学的(成绩)考评所呈现出的结果,还无法得知,都还得进一步确认。”韩国教育部次长朴?范在发表实态调查结果时说道。
而在推甄实态调查结果发布后,政府也正式宣布下一波行动。社会副总理兼教育部长俞银惠在11月7日表示:“现在高中已处于被分类为‘一流学校’与‘二流学校’的状况,为缓和高中入学大学阶段的不平等现象,我们要将自律型私立高中、外语与国际高中,改为一般高中。”
早先俞部长曾披露,将要求推甄入学比率较高的几所首尔市内的主要大学,提高修能考试分发入学的比率,如今她又亲自颁布施行命令,指示目前韩国现存共79所的外语、国际与自律型私立高中,须在2025年底以,全面转型为一般高中,亦即,新制将适用于目前就读小学4年级的学生。
而由于科学/英才高中,本身就负责培养年轻资优生,教育部也判定至目前为止的经营现况,都和最初揭示的办学理念相符,因而决定维持地位。
这项措施,等同宣告目前向全国招生的分众化高中,往后都将转型区域型高中,只能招收固定区域内的学生,并拔除一般人为这些分众化学校贴上的“菁英”、“易进入明星大学”的刻板标签。
事实上,文在寅总统就任时,就已宣示要分阶段让这些分众化教学的特殊高中,逐步转为一般高中,近来教育部与各地教育厅,也开始针对许多自律型高中实施考评,以决定是否允许维持分众高中的地位,但在曹国妻女特权入学争议爆发后,这项计画最终被政府火速实行。
教育部更宣布,将增拨2年共2.2兆韩元(约折合新台币628.5亿元)的预算给一般高中,消弥原本存在的高中序列化,所带来的“教育不平等”问题。但这些钱要如何运用,教育部尚未提出任何细部计画。
在曹国妻女争议爆发后,韩国教育部处在前线负责“灭火”,希望藉这项改革打破“教育M型化”高墙,获得社会共鸣。只是这项措施,却引发家长与教育界全然不同的反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