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东协各国皆禁塑胶袋 为什么新加坡却坚持走自己的路?
新闻来源: https://is.gd/cUCI1L
2018年4月菲律宾关闭度假圣地“长滩岛”,2018年6月泰国关闭著名观光景点“玛雅湾”
,因为塑胶垃圾、船只及防晒乳的污染,玛雅湾周围80%以上的珊瑚被摧毁,菲律宾总统
也怒斥长滩岛快要变成“化粪池”。2018年10月长滩岛重新开放但新增许多环保规定,而
玛雅湾则是直到生态恢复前“无限期关闭”。
全世界排放到海洋的塑胶垃圾,印尼、菲律宾、越南、泰国和中国共占60%,因为90%的
海洋塑胶垃圾来自于10条河川,而其中8条河川就在亚洲。2018年2个观光胜地接连关闭像
是警钟般敲醒大家对东南亚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
东协禁塑政策:限制使用塑胶袋
因为严重的海洋塑胶垃圾问题,东南亚国家协会(简称东协)各国相继制定法规,限制国
内塑胶的使用量。文莱的减塑政策目标是2019年停止在超市使用塑胶袋,并鼓励消费者使
用环保袋购物,该国的大超市也加入联合国“Beat Plastic Pollution”(打击塑胶污染
)的计画,考虑将其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越南政府对塑胶袋征收环境税,每公斤40,000越南盾(约新台币53元),而大型企业也为
消费者推出了环保袋,响应国家政策推行。在柬埔寨,大型超市实施每个塑胶袋收费400
柬埔寨瑞尔(约新台币3元),以减少其浪费。老挝也鼓励大众使用在市中心咖啡馆和市
场贩售的可回收袋。印尼、马来西亚和缅甸也使用禁止塑胶袋或是对塑料袋的使用征税。
泰国政府则以国家议程讨论减少塑胶袋数量以减轻对环境有害影响的重要性。因而泰国约
11,000家的迷你超市及便利商店也实施了“ Say No to Plastic Bag”(对塑胶袋说不!
)的活动,以符合国际的环保标准。菲律宾政府则是通过环境自然资源部要求国民避免使
用会堵塞水道、造成海洋污染和毒害海洋物种的一次性塑胶制品。在菲律宾一些大城市里
,公共市场和大型超市实行“Bring Your Own Bag”(带自己的袋子)计画, 鼓励消费
者在购物时携带可重复使用的袋子。
虽然东协各国分别提出禁塑政策,但东协目前尚未制定全面性的政策,主要由各国官员参
与东协会议讨论环保议题,参考世界各国的作法,提出非强制性的倡议。
新加坡拒绝随波逐流 提出治本非治标的政策
在东协国纷纷制定的禁塑政策时,新加坡看起来似乎还没跟上脚步,也因此受到许多国际
环保团体的关注。但这是因为新加坡目前仍在考虑禁止使用塑胶产品对于环境保护的实际
效用,因而迟迟未设下塑胶的相关禁令。
2018年10月1日,新加坡的议会讨论到禁止使用塑胶袋是否真的能够根治塑胶废弃物的问
题,因为新加坡目前针对塑胶包材的政策是,将在2020年要求企业报告中载明其包装的用
途并鼓励企业减少包装浪费,像新加坡的肯德基就于2018年6月20日宣布停止使用塑胶制
品(包含塑胶盖和吸管等)。
有新加坡议员认为这样的规定不足以解决塑胶问题、却会危害生态及健康的公共安全,而
且认为当东亚峰会上讨论到塑胶碎片污染海洋的问题时,新加坡也应该有相对应的作为。
但是,新加坡环境及水源部的Amy Khor博士表示,塑胶袋收费等“快速修复”的方法可能
是行不通的,“我们在制定政策时从来不会只是跟随其他国家的做法。”认为除了减少塑
胶用量,也应该要认识到塑胶使用“有其必要性”,因为就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对塑胶袋进
行的生命周期评估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材质未必会更环保。
因此,目前新加坡的政策规划是“零废弃国家”(A Zero Waste Nation),目标在2030
年将整体塑胶回收率提升至70%(包含家用与非家用塑胶废物)。主要以两大方向执行:
1、预防废弃物
新加坡政府推动“新加坡包装协议(Singapore Packaging Agreement,简称SPA)”,
SPA类似生产者责任系统(EPR)的概念,鼓励企业减少包装量,且期望能做到超越法规限
制的程度。并以SPA标章使民众易于辨识,进而选择有参与协议的商品,未来在2021年将
会强制执行。并且要求百货公司及饭店业者每年都必须提出废弃物报
2、推行国家回收机制
推行“国家回收计画(National Recycling Programme ,简称NRP)”。在住家方面,凡
4层楼以上的住家就必须设置双滑槽分类系统,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并且设计“myENV
”APP可以即时看到周遭的公共垃圾桶、垃圾站,降低一般住户回收门槛以提升回收率。
在企业方面,要求公司及会展产业遵守“3R指导手册”进行分类,并针对饭店业及百货商
场推出“3R奖”奖励遵守回收分类原则的业者。
且新加坡政府也表示,未来可能会针对塑胶制品的研发设计进行改良,因为大部分食物容
器受到污染后的回收价值并不高,就算民众分类回收,回收商也未必愿意接受这些废弃物
,所以新加坡政府正在着手研究更好的食物包装方式或材质,可以解决食物污染容器的问
题,提高回收商收购意愿及效率。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新加坡对减塑议题的态度是,了解塑胶污染确实是一个问题,也致力
于找寻解决方法,但绝不会因为国际压力而匆匆制定政策以呼应外界的要求。毕竟,每个
国家的国土面积、人口、使用习惯、废弃物处理方式等因素都不同,硬生生地将同一个制
度套用在每个国家上,成效可能不如预期,从长计议才能制订出更有效率的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