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大家论坛》强国视角:3大智慧城市聚落

楼主: yiyicho8 (态度≠秩序)   2018-08-30 12:52:39
《大家论坛》强国视角:3大智慧城市聚落撑腰 中国不怕贸易战
https://goo.gl/51xA9X
上报
这个世界有需求的问题,相关处理方式却是错误的。与其被其他国家有问题的政策伤害,
中国必须自己利用实验性政策、长期规划,以及策略性决策来开发产能,进而创造自己的
需求。
自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海啸后的10年期间,已开发国家已经重度依赖宽松货币政策,寄望
宽松流动性与超低利率能够创造足够需求,以消除过剩产能。不过,这却伤害生产力,鼓
励投机活动、引爆资产泡沫,以及巨大的收入、财富的不平等现象。
加快降低对外国需求、外资依赖度
开发国家的公民已经对于国家大事、政治人物感到沮丧,特别是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惯以限制移民、贸易保护措施来安抚民众。不过,这仅对部分人民产生影响力,
却无法让情况好转,最终将导致全球需求缩减、更大的结构失衡(包括贸易失衡),以及
全面衰退。
这些对于中国都有着明显影响,尤其是中国是川普政府开打贸易战锁定的首要目标,被指
控得为全球过剩产能负起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必须加快降低对于外国需求、外资
投资的高依赖度,要建立起可持续的内需。成功取决于中国持续执行“BREEP”方法,即
政策制定者可以浏览、研究、试验、评估和推动有效的工作,不断改进和调整他们的工具
和策略。
自从2000年来,中国长期计画是拉高收入、缩减不平等现象,以及透过创新、都市化和谐
进展下,让环境更受到保护。特别是,中国希望透过群聚受过教育、具可持续性思维的劳
工,创造出更具环保、高效率意识的都市聚落。
现行经济政策理论针对如何创造提高收入与生产力循环指导极少,而这却是都市动能与繁
荣的关键。使用“BREEP”方法后,中国已经拒绝采用“一体适用”(one-size-fits-all
)的策略,以及要各城市透过高度竞争方式,在现行发展策略中达到突破的目标。
3大城市聚落经济贡献度高
在2010年,中国政府推动智慧城市化政策时,先确认3大主要城市聚落地点,包括长江三
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北京-天津-河北聚落。在2014年,以珠江三角洲为根据地而推动
的大湾区计画,其范围涵盖了广东省南部9大都市,以及香港、澳门。
近期汇丰报告(HSBC report)提到,中国这3大城市聚落,不管哪一个的经济规模比西班
牙还高,而3大城市聚落总计对整体中国经济贡献度至2025年将高达45%。其中大湾区(
GBA)人口数最少,约7000万人,分别低于长江三角洲的1.2亿人,以及北京-天津-河北聚
落的1.12亿人。大湾区的经济规模达1.5兆美元、占总体中国经济规模比重约12%,对中国
整体出口贡献度高达37%。大湾区的经济成长率明显高于其他中国地区。
大湾区是高度成长力的民间大企业如腾讯、美图、华为等的群聚地。该地区是中国最具创
新能力的城市聚落,专利技术申请数量占全中国比重超过50%。根据汇丰报告,大湾区是
最没有 国有企业、过剩产能包袱的地区。
重度依赖开放程度高的香港、澳门
原因很简单。大湾区是市场主导的地区,相对于其他中国城市,香港、澳门更加对外开放
。这两个城市不仅允许更自由的商品、服务、资金、技术、人才与资源流动,更早已对接
全球性法规、商业操作、软性基础建设,甚至是生活型态。
当然了,中国领导人不会仅是把成功的桂冠简单的套在这3大城市聚落上,相反的,他们
正在其他地方应用相关的经验。举例来说,佛山市是大湾区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中国国
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改委)自2013年起即针对佛山市深度研究,期望对大湾区聚落未
来发展有更完善、更创新的策略。
发改委研究世界银行(World Bank)、顾问公司麦肯锡(McKinsey)等其他机构的智慧城
市研究报告,企图从中察觉到群聚效应所能得到的经济成长与创新力。为增加他们的研究
成果,发改委规划者直接与地方政府、投资方、外国专家合作。
2030年将有19个超级城市聚落
随着上海自由贸易区和前海 - 蛇口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实验阶段开始了。这些经验的引
导出2017年宣布更多的自由贸易区、雄安新区等计画。雄安新区是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
- 利用尖端技术 - 将北京和天津附近的河北尘埃平原,转变为充满活力的绿色模范城市

事实上,中国目前通过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创造了19个“超级城市聚落”。到2030年,
汇丰预计,这些城市聚落将占中国经济规模80%左右。
中国也应该得努力促进已经成功城市聚落有更快成长。在大湾区内,香港拥有世界前100
大的数间大学,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深圳、东莞、佛山等大湾区城市
具有较强的创新市场导向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因此,改善大湾区内部的连结性将支持供
应链各项环节创新,进而将产品销售给中国14亿个消费者,同时融入全球市场。
对中国而言,贸易战威胁可能不是好消息,但它不会打击经济。中国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利
用像大湾区这样的动态城市聚落,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还可以就财务面、环境面的可
持续方式应对不平等和产能过剩的结构性挑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