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高铁经济学:马来西亚为何腰斩“星马高铁

楼主: chooxs (洛倫)   2018-06-06 08:20:05
高铁经济学:马来西亚为何腰斩“星马高铁”?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3178677
2018/06/05 徐子轩
https://i.imgur.com/JpAKS79.jpg
甫上任的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表示,将放弃“隆新高铁”,并计画与新加坡谈判后续事宜
,包括预估约1.2亿美元的违约金。示意图片。 图/路透社
喧腾多时的“隆新高铁案”,在大马新政府上台后出现了戏剧性变化。甫上任的首相马哈
迪(Mahathir bin Mohamad)表示,马来西亚将放弃此案,并计画与新加坡谈判后续事宜
,包括预估约1.2亿美元(约35亿台币)的违约金。
据媒体报导,马哈迪认为高铁所费不赀,建造金额将达1,000亿令吉(约7,500亿台币),
而大马不能从中获益。此外,新政府也在审视与中国合作的东海岸铁路(ECRL),这项工
程预估为550亿令吉(约4,120亿台币),是马中两国一带一路的友好标志。如果取消这两
项大型计画,估计可以减去马来西亚5分之1的债务。
那么,这条高铁是否就此胎死腹中?在检讨前朝计画后,马哈迪政府又有什么打算?
https://i.imgur.com/7xEhbjD.jpg
马哈迪认为高铁所费不赀,建造金额将达1,000亿令吉,而大马不能从中获益,决定腰斩
。而未来马哈迪政府又有什么打算? 图/路透社
建高铁:大展鸿图或无利可图?
首先要知道,建造高铁绝对不是如前首相纳吉(Najib Razak)政府宣扬的“大展鸿图”
,或马哈迪政府的“无利可图”,这样单纯的二分法概括而论。一项公共政策必然有利有
弊,端看政府与民众如何管理、监督,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想像与规划。
最初纳吉政府的总理府副部长拉兹里(Razali Ibrahim)曾宣称,隆新高铁将对大马GDP
贡献1,000亿令吉,7成来自建造与营运、3成来自房地产等服务业;后来土地公共交通委
员会(SPAD)执行长阿扎鲁丁(Mohd Azharuddin Mat Sah)将预估降到210亿,且到2060
年可创造11万个工作。
官方的马来西亚高铁公司(MyHSR)执行长则发下豪语,认为高铁可增加6,500亿(约4兆
8,677亿台币)的国民收入,到2069年将带来44万个就业机会。这些数据也为身陷弊案调
查的纳吉所引用,他在推特上强烈抨击新政府对于高铁的预算估计有误,并强调——
┌────────────────────────────────────┐
│ 基础建设可加速经济发展,而不是只着眼于营收。 │
└────────────────────────────────────┘
严格来说,纳吉的观点堪称正确,但不够诚实面对问题。原因在于这种庞大的基础建设向
来都是公说公有理,支持者会采取最乐观的估计护航。像是高铁的经济效益,官方说法尚
无法一致,前首相则倾向于民间画下的大饼,为了政绩而不断膨胀数字。当支持的政客们
声誉扫地,已难取信于人民,也拖累其他类似的重要交通建设。
https://i.imgur.com/UitUoSI.jpg
建造高铁必然有利有弊,端看政府与民众如何管理、监督,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想像与规划
。图为原先预订与马来西亚GKENT公司合作的TGV系统。 图/法新社
摆脱前朝阴影,纳吉的经济愿景
近年来,纳吉或有感于耀眼的中国模式,格外着重“以基础建设拉动GDP”。先前政府才
刚通过名为国家转型2050(TN 50)的计画预算,目标是到2050年,大马能成为全世界前
20名的国家,不只包括经济发展,还将国民幸福与创造能力等指标列入。但首先大马要在
2020年以前跻身高所得国家,也就是符合世界银行1万2,000多美元(约36万台币)的标准
,亦等于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目前大马人均GDP约1万美元(约30万台币),照预估成长速度,2020年应该无法达到上述
标准。如果加入高铁计画,就很有机会在短时间拉抬GDP。因为即便高铁完工期尚在未定
之天,但沿线的房地产早就蓄势待发。
房地产号称是火车头工业,所需的钢铁、水泥、建筑等行业,以及其他金融服务业都会从
中获利,可在未来数年内对GDP有相当的贡献,也将归功于纳吉政府。
https://i.imgur.com/Fdbpw0O.jpg
房地产号称是火车头工业,所需的钢铁、水泥、建筑等行业,以及其他金融服务业都会从
中获利,可在未来数年内对GDP有相当的贡献,也将归功于纳吉政府。 图/欧新社
纳吉认为他成功带领大马从金融海啸复苏,在执政的2010至15年间平均为5.65%,去年则
达到5.9%,证明其经济路线正确。执政的巫统也发动宣传机器,强调纳吉主政下的大马经
济表现胜过马哈迪1981至2003的时期;更甚者,纳吉政府亦能环顾各地区发展,不像马哈
迪时期集中于吉隆坡。
有论者认为TN50代表纳吉亟欲摆脱前朝马哈迪影响,后者掌权时推出所谓“愿景2020”(
Wawasan 2020)的政纲,加上其声望,如同当时巫统的神主牌,即使在马哈迪交棒给纳吉
后仍如影随形。
不过纳吉政府认为此愿景是在上世纪90年代问世,早就无法涵盖千禧年后的新趋势。且马
哈迪下台后,一路从批判纳吉到退党,双方走入对决,纳吉势必要定下自己的路线。
但这引来马哈迪的强烈还击,他认为即使大马在2020年达到高收入标准,也不会成为先进
国。因为在民主、法治、创新等各方面,大马都还有努力空间。马哈迪亦重申当初提出愿
景,只要求大马成为先进国家,却疏于赋予先进的定义,但大马的发展应有自己的模式,
而不是复制他国。
https://i.imgur.com/Z9dhDMY.jpg
吉隆坡街头。重返执政的马哈迪强调,大马的发展应有自己的模式,而不是复制他国。
图/法新社
清算弊案:中资合作岌岌可危?
当马哈迪加入希望联盟(PH),正式与纳吉决裂后,对纳吉路线更不假辞色。在一次演讲
中,马哈迪严厉批评纳吉执政失败、未能贯彻他的愿景,而TN50只是抄袭愿景、试图转移
人民注意。敦马并再次向大马喊话,声称希盟的方案有望实现2020愿景,但因为纳吉执政
浪费了数年光阴,所以要给希盟时间挽回局势。
就投票结果看来,大马人民选择让希盟执政,却不见得意味着马哈迪路线就此决定马来西
亚往后的发展。因为马哈迪可能于2年后交棒,之后会有什么变化在所难言,新任的财政
部长林冠英即表示,尽管现在高铁计画已取消,但不代表未来没有重新审视的机会。
由于希盟赢得政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部份大马人民期待“清算积弊”,所有纳吉政府的
重大建设计画难免受到新政府复查。马哈迪上台便宣称政府债务是GDP的65%,而非纳吉任
内公布的50.8%,林冠英彻查后更提出债务比已达80%。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是因为
马哈迪政府把政府担保与公私合伙(PPP)的租金给付都算入,所以增加近30%。
https://i.imgur.com/QiVKsqe.jpg
就投票结果看来,大马人民选择让希盟执政,却不见得意味着马哈迪路线就此决定马来西
亚往后的发展。 图/法新社
在政府担保项目里就有一马发展(1MDB)的380亿令吉(约2,850亿台币)在内,这可能涉
及隆新高铁起站“大马城”(Bandar Malaysia)的案子。
大马城先前因无法出脱股权弥补一马发展损失,建设工程业已停止,整个投资堪称烂帐,
马哈迪政府与支持者断无可能接受在此基础上延续高铁计画。但若马哈迪顺利过渡政权,
且纳吉弊案清查完毕、希盟联盟又能提出新的高铁方案,要再建并非完全不可能。
如今高铁暂时告吹,其他纳吉同意的交通建设计画亦岌岌可危,这些计画或多或少都与中
国有关。像是上述的ECRL,本是中国囊中之物,却要面对敦马政府的再检视,原因也是合
约有问题。敦马曾质疑中资提出的预算不到300亿令吉,但最后定案却是550亿;部份人士
更认为建造成本有夸大之嫌,怀疑纳吉欲将多出的资金填补一马发展债务。
https://i.imgur.com/7MRKIHD.jpg
除了隆新高铁,新政府也在审视纳吉时期与中国合作的东海岸铁路(ECRL)计画。图为
2017年前首相纳吉观看东海岸铁路模型。 图/路透社
“不是要对抗外国”:大马清债与外交的挑战
选前马哈迪屡屡批评纳吉过于依赖中资、与中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从他接受专访时,
特别提到斯里兰卡与中国的例子可知其忧心。提到ECRL,马哈迪同样认为是不具回报的建
设,可能将与中国重启合约谈判。
对此,中国驻马大使已会见马哈迪表达关心、一些中国民族主义媒体开始展开攻势,硬中
带软的对新政府施压,马哈迪则以尊重合约、支持带路等外交词汇回应。
由于中国是大马重要的贸易伙伴,也需要中资继续投入,这就得在查弊过程里非常小心。
正如刚出狱的希望联盟实际领导人安华(Anwar Ibrahim)表示,新政府审视前朝合约的
行动,只是为了去除不合法理的弊端,而非要对抗外国,可视为是向北京递出橄榄枝。
在马哈迪重返执政的当下,亚洲的地缘政治与经济都有了极大的变化,现在的大马看似欣
欣向荣,但实际面临的挑战,恐怕不下于97年金融风暴。马哈迪当然清楚喊停大型工程动
辄得咎,既得环顾国民观感,又要避免外资却步,但他的历史性任务就是要控制马来西亚
债务,确保国家永续发展、不受他国挟制。
高铁案只是开端,要如何在大国雄心下求生,端看马哈迪的智慧与手腕。
https://i.imgur.com/H8gqRZt.jpg
在马哈迪重返执政的当下,亚洲的地缘政治与经济都有了极大的变化。高铁案只是开端,
要如何在大国雄心下求生,端看马哈迪的智慧与手腕。 图/路透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