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解读中美贸易战的演进脉络

楼主: kwei (光影)   2018-04-05 12:43:17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271244
中美贸易战升级:社科院专家解读贸易战未来走向
【主讲人】李春顶博士,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贸易室副研究员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跟专家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关于中美贸易战的演进脉络,我主要分为
几个要点来讲。
一、此次中美贸易战是真枪实弹,双方都拿出实际制裁清单,并非只做做样子。
实际上,从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出现较大贸易顺差起,中美贸易战就一直在此起彼伏的发生
。从最初的最惠国待遇,美国国会每年都要审核一遍;之后是关于中国汇率操纵的不实指
控;再到对中国贸易顺差和倾销补贴的指控等等。所以中美贸易摩擦是一直存在的常规现
象,并不是一个很奇怪的或者说在这个阶段突然发生的一个问题。
回顾过去几次贸易摩擦,基本上都属于常规的贸易摩擦,任何国家之间都可能发生,是亮
出一个大棒来让你做出让步,互相作为谈判的砝码以达到最终目的,很少产生不可调和的
、相互对立的、有来有往的相互贸易制裁,所以总体侷限在常规的舆论和心理层面,是可
控的。甚至据我们对国外智库包括政府部门的一些了解,实际上过去的一些贸易摩擦中很
多时候带有政治目的,政府之间私下会有沟通。因此总体来说贸易摩擦并没有上升为贸易
冲突。到了川普时期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现在的摩擦已经上升到了贸易冲突,到了有相互
制裁、甚至延伸到贸易战的阶段。
贸易冲突、贸易战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真正凸显出来是从川普执政之后。虽然川普在竞选的
时候就提出对中国贸易顺差的不满,但是真正到川普执政后,中美并没有马上出现贸易摩
擦或者贸易战。2017年和川普总统进行会谈,我们感到形势一片大好,中美之间能够通过
谈判、通过会谈解决相互之间的贸易争端。会谈之后就实施了中美之间调顺差的百日计画
,差不多到2017年7月的时候结束。当时中国已经按照预先的规定和承诺达到了关于开放
的很多要求,包括迅速开放金融业和农业市场求,但是美国并不满意,认为顺差没有明显
下降,认为我们可以做的工作更多。到2017年底,美国正式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并且在美国新版的国际安全战略报告当中,中国被列为一个潜在的竞争者、一个潜在的
敌人。这个时候美国拒绝参加中美新一轮战略经济对话,中美关系至少在经济领域陷入了
比较僵持的阶段。
到了2018年,新一轮贸易冲突阶段正式开始。2017年4月份美国启动232调查,称钢和铝两
种金属威胁到了美国国家安全,并且从2018年3月开始对钢征收25%的关税,对铝征收10%
的关税,但是事实上对它的盟国采取了豁免的措施,主要矛头还是指向中国。后续事件进
一步发酵,301调查结果对中国多方面进行了指责,川普签署计画要对中国500亿美元的进
口商品征税。美国明确说301调查实施的措施就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中国高技术产品。
对此中国各方面坚决反对,并且采取措施对美国反制裁。所以4月2日凌晨,经中国国务院
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美国7类商品进行增加关税进口,对水果及其制品120
项产品加征关税15%,对猪肉等产品加征25%的关税,而且明确指出这项措施是针对美国的
232调查。所以到目前为止可以说贸易战已经进入了真枪实弹的新阶段,美国对中国发起
贸易战,我们也进行了反击。
二、4月2日中国的反击清单针对的仅是美国232调查,还在预热阶段,美国公布301调查后
还会加码。
我们的评估结果显示,目前的措施基本上是对标美国232调查对中国可能造成的损失,涉
及产品基本上都属于可能激起美国国内反对声音的产业。下一轮美国如果发布301调查清
单,我们肯定还会有坚决的制裁措施。
三、川普政府清楚美国的贸易逆差是由美国经济所决定的,不可能大幅缩小;美国的目的
是在战略上全面围堵中国,正如301调查针对的是中国高技术领域产业。
其实包括在百日计画当中、包括刘鹤副总理多次赴美,中国表达了我们的诚意,希望在贸
易上合作,但美国没有正面的回应。美国到底想要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动因是什么?
第一个方面是对经济利益的诉求。
一是关于贸易逆差,现在中美贸易逆差按照美国的统计大约有将近3000亿美元,按照中国
统计是2000多亿美元,所以贸易逆差应该是川普耿耿于怀的重要方面。川普也提出一个目
标,希望减少1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二是,川普希望在高端制造和高科技领域和服务贸
易领域获得更多竞争,希望压制中国的发展。因为对于美国来说,高科技服务贸易领域、
高端制造业应该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这个领域我们中国发展很快,川普希望打压中国
,获取这个领域的利益。三是关于重返制造业。其实金融危机之后奥巴马也提出重返制造
业,更多的让制造业成为实体经济增长的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贸易逆差的恢复,让更多
制造业返回美国来增加国内就业。
第二个方面是希望在战略上制约中国。
一是中国的崛起对美国形成了很大压力,按照很多专家的计算方法,不远的未来中国将成
为第一大经济体,这个是美国很难接受的事实。二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经过十年的发
展,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是不断提升
,中国俨然成为全球经济的领头羊,全球经济新的引擎,这引起了美国很大的嫉妒。
事实上,从金融危机之后,包括川普政府上台之后,到目前为止,整个中美关系跟前相比
已经进入到了不同的阶段,进入到了战略上的竞争的阶段。跟以前不一样,现在美国基本
上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希望制约中国,因为他们清醒的认识到,如果不制约中国,再过几
年到十年左右,中国可能会迎来大踏步发展。所以说目前美国对中国的定位已经完全不一
样。现在美国发起的301调查,矛头就是中国制造2025。川普政府一直将贸易逆差作为藉
口,他很关注贸易逆差吗?没有,川普政府很清醒地认识到贸易逆差是美国的经济结构决
定的,从差不多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就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只不过逆差在不同国家之间
逆转,从日本转向了四小龙国家,之后转移到中国。川普政府本应该拿人民币汇率说事,
但是完全没有,只是针对301条款,针对知识产权,针对的是中国高技术领域的产业。
四、中美贸易战与美日贸易摩擦没有太多可比性。
现在很多分析将中美目前的贸易战和当年美日贸易摩擦进行对比,事实上也没有太多可比
性。一是因为时过境迁,时代背景和各个国家形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二是国家之间的规
模也不一样,当时美国的规模远远大于日本,但是现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差距没有那么大,
而且从经济增长速度和形势来看,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会超过美国。三是美日当时是
同盟国之间的关系,相互友好的关系。中国和美国虽然有很多合作,但一直存在竞争。在
美日是同盟国的时候,日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因此美国对日本的制裁措施很容易成
功,日本会做出让步。中国则完全不一样。四是竞争所处的阶段也完全不一样。当时的美
国和日本其实产业竞争性挺强,包括日本很多电子产品、汽车产品等等,都已经直接冲击
到美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说他们相互产业上的趋同性很强。中美还没有达到这个阶段
,中国发展的势头很强,但是相互之间的比较优势产业还是存在差异的。美国针对的知识
产权和高技术产业可能是有一定竞争,但整体上中美贸易的相互竞争性其实还是没有那么
强的。从这一点上其实也可以看出中美贸易不平衡是相互经济与结构决定的。美国希望以
不合理的手段、以违背WTO贸易自由化的手段来让中国作出更多的让步。
五、贸易战短期对制裁范围的贸易企业会有直接影响,其他国家如果跟进贸易收缩,可能
对全球贸易自由化带来进一步不良影响。
中美贸易战的直接效应肯定是会影响到中国的企业,对中国的产业、宏观层次都会产生影
响。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欧盟加起来占了中国大约30%的出口份额。美国作为
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对中国发起了贸易刁难,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会直接产生影响。出口的
下降会引起相关产业、出口产业的萎缩、或者是产业的经营状况发生变化。产业层面的变
化推到企业层面自然会影响到企业产业,影响到就业,影响到整个经济增长,影响很多相
关产业的发展。
中美贸易战的间接效应,我认为是全球前两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
发生了贸易战、贸易冲突,会起到非常不好的示范效应。其他国家如欧盟可能会跟进,日
本也可能会跟进,其他国家也会处在贸易收缩的阶段,不良的示范效应可能会进一步加深
,这对实体经济也会产生影响。现在担心的是逆全球化的发展,包括WTO的作用下降。现
在WTO的作用已经很弱,川普政府多次说要退出WTO,WTO所起到的作用真的是受到很多限
制。所以中美贸易战对于世界经济的自由化,对于全球贸易自由化都会产生很多不好的影
响。
此外,中美贸易战会产生不好的预期。可以看到中美贸易战爆发的时候从美国到中国整个
股市都产生了波动;企业家会观望,会担心贸易战带来一些影响;相互的经济合作,包括
金融领域的合作可能由预期的变化产生一些影响,包括对服务贸易、旅游、留学的不良预
期。不良预期的放大可能带来更多负面的影响。
我与加拿大一位非常著名的贸易政策模拟专家合作过的一篇论文研究了中美潜在的贸易战
可能发生的影响。我们模拟了美国单方面对中国的所有产品征收15%的进口关税、30%的进
口关税,以及川普政府宣称的45%的进口关税的情况,发现对中国的影响为,福利会下降
0.4%,GDP会下降1.67%,制造业下降4%左右,整个贸易会下降将近5%,出口下降7.8%,进
口下降1.1%,所以这个结果实际上并没有对中国产生难以承担的巨大影响。如果说我们进
一步的讲贸易战中国采取报复措施,结果是中国整个GDP下降1.5%,出口下降将近8%,进
口下降3.5%,美国实际上福利和GDP有将近0.1%的增长,但是它的贸易有很大下降,并且
制造业就业并不增加反而会下降。可以看出美国在谈判上能够通过贸易战获得一些收益,
但是受我们的反制措施也会受到损失,而且相互的贸易战对中国并没有产生那么巨大的损
失,这是我们算的直接影响。间接的包括对预期的一些影响没有计算在内,至少直接的影
响中国并不是难以承受。完全可以能够承受的。
以上是负面的影响情况。
其实贸易战也是有一些积极作用的,包括经济方面,可能会促进中国产业转型与升级。贸
易战迫使中国在低端产品出口面临新的压力,会促进我们国内产业的转型,向产业链更高
层次、更高技术的产品层次发展。当然现在贸易战的情形是美国要对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开
刀,这一点也会对中国产生不一样的影响,但是整体上逼迫效应肯定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第二有利于中国加快新一轮的改革与开放。开放的步伐现在其实很大,自由贸易实验区,
对外自贸区的建设,包括“一带一路”都是走出去进一步开放的手段,包括百日计画当中
提到的开放金融业,开放农产品市场。这个倒逼的机制也是一个正面的影响。
第三可能会促进中国贸易的多元化,我们会寻找更多的出口市场,寻找投资的市场,以投
资替代贸易,出口促进我们出口贸易的多元化,这也是正面的影响效应。
六、贸易摩擦的根源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美之间的摩擦可能维持较长时间;短期内双
方诉求具有不可调和性,难以通过谈判达成协定,加码博弈的阶段不可避免。
从目前来看,中美贸易战未来肯定要经历多轮的博弈,短时间之内不大可能马上达成妥协
。目前我的判断是在经历预热阶段的相互贸易战之后,美国发起钢铝产品232调查和关税
措施,而中国4月2日凌晨发布反击措施针对美国的进口产品关税提升。这个架式已经摆开
了,美国有措施,我们有反制的措施。正如我最开始所判断的,目前美国已经到了希望战
略上抑制中国的阶段,他要全面围堵中国的政策,把中国视为最大的威胁,基本上已经没
有耐心来进行战略的对话与谈判了。301调查宣传要对500亿中国进口产品开刀,美国一旦
采取这样的措施我们肯定会有反制的措施。
从目前形势来看,美国的诉求总体是三个方面:第一川普政府明确指出希望减少1000亿美
金的逆差;第二是希望中国在高技术、知识产权保护这些领域,包括美国在中国投资的技
术转让要求等等与此相关的领域采取相应的让步措施;第三是希望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
包括金融业、农产品等其他的投资市场。这些诉求我想在短期内中国不可能完全答复,川
普的胃口越来越大,我们不能一味地满足他,从中国的角度我们肯定是要以反制的措施维
护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坚决反对川普的反自由贸易和逆全球化的措施,违背WTO规则的
措施和手段。
所以这一轮加码阶段的博弈肯定是无法避免,在加码阶段之前,不大可能通过谈判达成一
个协定来化解贸易的摩擦。这一次第一轮加码阶段的博弈之后,后面是不是能够通过相互
谈判达成妥协,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当然可能会有几个发展的路径。目前来看,从官方
的消息,包括从商务部和财政部的消息来看,中美之间并不是没有沟通,沟通是畅通的,
并且有谈判。川普在他的谅解备忘录当中多次提到他希望跟中国有大的贸易谈判,并且一
直是有沟通。
七、美国正在拉拢欧盟和日本,川普胃口很大,希望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等对中国施压
,迫使中国大面积让步。
有几个新的动向需要注意:
第一是美国现在在拉拢欧盟和日本。川普已经和德国和法国的领导人进行了电话沟通,希
望联合,日本也有沟通,他们很有可能拉拢德国和日本,这是目前需要注意的。
第二是川普的胃口很大,他希望是大的让步。中国基本不会进行无限制的满足,这样一个
动向也很明确。
第三是美国希望在战略上制约中国,这点也很明确,包括现在台湾的问题,南海问题上印
度基本站在美国层面,还有半岛问题,都希望从战略方面对中国施压,形成呼应的态势,
进行多方面的夹击。俄罗斯似乎没有站在美国一边,如果俄罗斯也站在美国一边,对中国
非常不利。
如果经过预热阶段进一步加码,这一轮的博弈过后从未来发展方向上可能会有两个,一是
中国采取一些措施让美国内部集团力量能够干预,国内有更多的反对声音,比如美国的大
豆整个农业集团可能会产生一些干预。整个美国内部集团的反对,有可能会促使川普政府
进入谈判,包括多轮的博弈之后,这可能是未来的一个走向。
另外一个走向,有可能整个贸易战让美国的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美国的消费者受损,川普
的支持率下降,他的整个市场预期包括股市各方面经济形势下降,中美之间就可能会走向
合作并达成一致,至少是工作重点会有所转移,不再是贸易战领域。所以未来我觉得应该
是一个较长期的中美贸易战和贸易博弈的过程,但是变成全面贸易战、相互没有贸易的状
况,甚至禁止贸易的状况可能性也不大。目前整个形势判断大致是这样的。
八、中国要争取欧盟、墨西哥等国家的支持,美国和欧盟的诉求有差异,中国和欧盟之间
有合作空间。
最后稍微讲一下中国的对策。
第一,我认为目前川普政府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贸易摩擦、贸易利益的逻辑和理论,基本上
不是只考虑经济利益的诉求,并且完全不顾及国际规则。所以中国在应对政策上,不用畏
惧和过分担心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基本模拟结果发现了,没有那么大影响,我们中国是能
够承受的。
第二,中国内部确实要进行改革,进一步改革开放,促进贸易多元化,逐步化解我们对美
国市场的依赖,也要扩大内需。
第三,尽可能争取欧盟、墨西哥等等其他国家的支持。欧盟虽然也是美国的一个盟国,但
是欧盟整个诉求和美国有很大差异,中国和欧盟之间有更多合作的可能性。
第四,坚决反击,一些重要的产品上,如美国国债,波音飞机,大豆,中国占据很大份额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坚决的措施来让美国国内产生分化,产生不同的声音,造成压力来坐
到一起进入谈判甚至得以化解贸易摩擦。
第五,也要向WTO申诉,WTO毕竟还是协调多边贸易体制的机制,我们在WTO的框架下让国
际舆论、让全球的舆论不支持美国。
我的整个报告大致分这么几个部分,差不多就到此为止
作者: ivory (streeter)   2018-04-05 18:11:00
好文!几年后美国总统可能会换人这条件下,这出戏造成经济的先蹲后跳也不无可能。资本主义的模式是一箭多雕,且是十袋工以上的报酬!基本上不需担心太多,除非有战争的可能,不然都是暂时的循环。以上浅见!中国的一带一路一网,是基于洲际战略考量。习大修宪可能是为了自保,中国菁英的教育,四书五经兵法读的不会太少。无任期限制这个保命牌拿到后,才有筹码提引退和确保家族安全。对外,习大也是近三届领导人常出访的总理,并非固步自封只想巩固权力的等级,他一定有更远大的任务目标!WTO以后也会被中国替换掉,亚投行就是类似WTO的组织。
作者: Iamidiots (我是白痴)   2018-04-05 22:26:00
现在还有谁提到亚投行,虎头蛇尾的计画
作者: ksacet (ksacet)   2018-04-05 22:39:00
亚投行跟WTO差很多 妳是来乱的吗 亚投行顶多跟亚银类似
作者: simmon989 (劲舞飞扬)   2018-04-05 23:51:00
中美2+2会谈似乎停摆?!
作者: ivory (streeter)   2018-04-06 01:41:00
这是100-1=0的概念吗?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18-04-06 11:24:00
是100-99.99=0的概念
作者: ivory (streeter)   2018-04-06 15:20:00
原来是激进派WTO类似亚投行,是错误的逻辑,已修正观念
作者: kpier2 (条汉子)   2018-04-06 19:20:00
光理解亚投行就好了? 剩下的不只是99.99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