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启动民族和解进程的契机
http://www.zaobao.com.sg/zopinions/editorial/story20160902-661728
缅甸8月31日起召开全国民族和解大会,希望通过这个称为“21世纪彬龙会议”的历史性
大会,终结长达60多年的民族冲突和内战。20个地方武装组织中有17个派代表出席会议,
但若开军、德昂民族解放军和果敢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这三个被排斥于和谈之外的组织,
因不愿先放下武器而缺席;在大会召开前,缅北一些地区地方武装组织同政府军又爆发新
一轮冲突,也使各方期待的大会蒙上阴影。
此次大会规模空前,除了军方和政府代表外,“21世纪彬龙会议”能够召集来自缅甸各地
少数民族武装、议会、各政党、社会组织、观察员等1600多人与会,各国驻缅甸使节、联
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中国外交部亚洲事务特使孙国祥等也出席开幕仪式,标志着缅甸和平
进程进入了历史性阶段。
潘基文认为“21世纪彬龙会议”是“很有希望的第一步”,缅甸国务资政翁山淑枝在会议
一开始就承诺,政府将保证叛军在和谈中的平等权利及应有的尊重。历届缅甸政府先后用
武力或和谈方式都无法全面终结内战,自今年4月缅甸全国民主联盟(简称民盟)正式入
主缅甸新政府后,民盟政府一直把实现全国和解、平息内战作为首要任务,去年10月中先
和八支地方民族武装组织签署全国停火协议,并促成31日的全国民族和解大会。
旨在推动国内民族和解的“21世纪彬龙会议”,是实现缅甸国家和平的一次机会。不同民
族武装组织与政府军之间的长期冲突,如果依然找不到终结的途径,缅甸的和平进程将无
法正式启动,也是缅甸外交部长的翁山淑枝更再三强调,如果没有国家和平,缅甸就无法
全面发展,包括改善人民生活,创造就业机会。
不过,为期四天的会议不一定就真能带来和平,因此会议或将延长一天,甚至今后有可能
每六个月召开一次,直至全国实现和平为止。缅甸自1948年独立后,地方少数族群与中央
政府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形成长期对抗和持续武装冲突局面,因此要取得真正和平,的
确需要如潘基文所说的,与会者必须有耐心、有决心和妥协精神。换言之,各方必须认识
到武力解决不了民族问题,只有通过谈判和协商才能结束长期内战并实现和平。
缅甸总督执行委员会代表与缅族、掸族、克钦族和钦族领导人,在1947年2月12日于北部
掸邦境内的彬龙小镇签署协议,脱离英国殖民地统治,同意建立缅甸联邦,各少数民族地
区在国家政治中享有充分自治,然而,缅甸至今仍未建立一个真正的联邦制。翁山淑枝在
大会开幕讲话中承诺,希望和谈最终促成缅甸的联邦制,让少数族群有地方自治权力,不
过她没有具体说明是怎样的一个联邦国家。
过去缅甸军人政府多用武力来解决民族武装问题,现在选择政治对话具有像征意义,对这
个面对复杂民族宗教问题的国家而言,全国民族和解大会不仅是一次历史性聚会,更是一
次向民主政体转型进程的尝试。各方代表必须在本次大会或未来的会议中,表达出构建国
家和平的积极态度,及争取民族和解的意愿,因为这对缅甸实现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
但是,寄望通过一两次大会或会议,就解决独立以来困扰历届政府的难题是不太现实的想
法,缅甸国内的民族矛盾和冲突是个长期问题,其他待解决的难题还包括地方安全、政治
代表权、宗教文化、国家矿产资源共享等。
翁山淑枝有能力在执政五个月内把大部分少数民族武装组织召集到谈判桌前,已经是一大
进展,她所领导的新政府为实现和平尝试过各种方法,而有了开始就会有希望,只要各方
愿意坐在一起谈判,不断增进相互信任了解,就有可能找到各方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尽管
这预计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