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希拉里何以丑闻连连却继续吃香

楼主: YusaAoi (YusaAoi)   2016-08-26 19:40:50
希拉里何以丑闻连连却继续吃香
  希拉里·克林顿的“邮件门”又爆出了最新料。官方证实,希拉里团队有大约1.5万
封邮件没有上交国务院,目前国务院正对这批新发现的邮件进行审查,为公布它们当中涉
及公务的内容做准备。
  此前希拉里的“邮件门”事件从1.0版一直演到3.0版,第一版爆出希拉里用私人信箱
处理国家公务,舆论哗然。第二版由维基解密公布的更多邮件显示,希拉里与民主党高层
内定总统候选人;声称为民主党募款,却把所获捐款用于个人竞选,打击同党参选人桑德
斯;此外她还操控媒体,提前“审阅”新闻稿等等。
  8月上旬闹出的3.0版又揭露,克林顿基金会帮助捐款者与美国政府方面牵线搭桥,而
且有些捐款者有美国社会无法接受的“不良人权纪录”,显示给克林顿夫妇捐款有着秘而
不宣的收益。很多人立刻就想到一个定性,那就是腐败。
  离美国总统大选投票只剩下2个多月了,特朗普阵营及共和党用“邮件门”猛攻,特
朗普直称希拉里“犯罪”。如果美国有“中纪委”,希拉里应该随时可能被“双规”。但
支持希拉里的那部分美国精英和媒体则选择了“低调处理”,或者不提“邮件门”,或者
轻描淡写。“邮件门”所曝光的事情到底有多严重,美国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倒是
把外部世界搞懵了。
  连美国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事,外人就更难插嘴了。不过这届美国大选应当说爆出
了一些“真料”,用丑闻定义它们看来决不为过。美国民主制度不像外界想的那样“眼里
揉不进沙子”,希拉里非常“皮实”,好似刀枪不入。一轮又一轮丑闻被坐实,洪水滔滔
,但她的钓鱼船却一直浮在水面上。
  看来美国社会真把政治看成了“纸牌屋”,对政治人物劣迹斑斑已有很强心理承受力
。能走到美国总统竞选“决赛”的,显然都使用了“黑白两道”。他们的关键演讲都极具
感染力,就像对人民掏心窝子说话。而那些话的每一个字都可能经过了“设计”,很多是
“背出来的”,而且候选人下台后一扭脸没准会说什么话,干出什么与演讲南辕北辙的“
勾当”。关于这一切,美国人似乎知道十之七八。
  美国社会很现实主义,特朗普“胡说八道”,希拉里“丑闻连连”,很多人大概都不
会喜欢他们两人中的任何一个。但现在实际就这俩桃摆桌上(第三党候选人虽扎眼,但纯
属“陪太子读书”),已经没得挑,都有虫眼,美国选民只能挑出虫眼少的那一个。
  美国民主处在西式民主之巅,在经过了上升期之后,如今的美国顶级政客也应属于西
方政治家中“最能装”的那一拨。
  然而美国大选不光提供了“审丑”的狗血剧,它也有一些蛮深刻的启示。那就是明知
道大选里假货太多,就像北京的潘家园古玩市场,但大家一起假戏真做,而且经常做得激
动不已,“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美国社会真就这样运转下去了,而且横著一
比,成了世界上“最不差的之一”。
  实用主义思潮当年就产生在美国,而实用主义堪称“现实主义中的现实主义”。总统
选举曾经带给上升期的美国以动力,不停选下去,练出了后来的“应试总统”,问题就多
了。然而大选是美国制度的旗帜,它变得再荒诞,立在那,美国就还是美国。美国什么都
敢改,就是总统大选不能改。而只要这种选法不改,美国别的就改不动,甚至顾不上改。
国家无法改革,换个总统,人们出口气,政治家们也都免责了。
  当前美国政治的真正特点是僵硬,两党恶斗决定了它很难做出重大改变,它有那么多
老底可以吃,这种机制保障了它不轻易改弦更张。与这样的美国竞争,不能指望它突然就
衰落了,垮了,竞争者必须扎实发展国力,直到有一天能在综合力量上与美国比肩。
http://opinion.huanqiu.com/editorial/2016-08/9349689.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