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陈凤英:英国脱欧不是我们怀疑全球化的理

楼主: YusaAoi (YusaAoi)   2016-06-28 19:22:01
陈凤英:英国脱欧不是我们怀疑全球化的理由
  英国脱欧公投震动世界,引发很多关于全球化的讨论:脱欧是不是全球化的一次挫败

  我认为,全球化趋势不可挡,全球化不是哪个国家愿不愿意的问题,只是各国在不同
时期选择路径、参与方式、融入程度不同而已。
  英国选择“退欧”不是退出全球化,只不过是参与全球化的方向有所变化,是将国家
利益最大化由欧盟一体化转移到更大的全球化篮子里,哪里发展快,哪里有机会,哪里有
利,它就会往哪走。当初英国入欧的时候,选择欧洲统一市场对欧洲有利,也是大趋势。
因为,当时处于冷战时期,世界经济几乎不可能全球化,参与欧洲一体化建设是英国的最
佳选择。然而,英国人现在认为留欧弊大于利,官僚体系、经济低迷、债务难题、难民危
机等,使英国感到留欧成本上升,脱欧成为保障英国利益的次优选项。我们应当看到,全
球化是动态发展的,成曲线波动状态,存在高潮迭起(如上世纪90年代至华尔街金融风暴
前)和低谷徘徊期(金融危机以来),以及艰难犹豫期(当下)。全球化进展有快慢的,重点
则不一,如上世纪90年代以贸易为重,结果WTO取代关贸总协定,本世纪前十年以金融为
先,遗憾的是因创新过渡监管不力,导致华尔街金融危机,当下又以投资与服务贸易等为
重点,规模之争成焦点。同时,全球化进程又呈现多边与区域交叉发展特点,如上世纪
80-90年代以多边合作为抓手,进入21世纪后却以区域一体化为主。然而,无论多边还是
区域乃至双边合作,都全球化的组成,只是手段不一,结果将殊途同归。故此,我们不能
怀疑全球化趋势。
  人们今天对全球化的质疑是,全球化不能带来机会公平,利益共享,无章可循,分配
不均,旧有问题没解决,新的难民潮涌,恐怖事件蔓延。应该说,英国不是从全球化撤出
,它很有可能选择新的方式参与新的全球化进程,如新兴市场,先选应该是亚洲,对欧洲
只是暂时的放弃,当欧盟改革成功、调整到位、经济再显活力时,英国或许会再次选择欧
洲。
  每个国家选择全球化路径和侧重不同,比如中国,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选择APEC,再
到WTO,入世后又选择了亚洲合作,由与东盟的“10+1”,到“10+3 ”,再到“10+6”即
RCEP,今天我们又跟美国谈BIT,与欧盟谈BIT,又提出“ 一带一路 ”构想,倡议建立亚
投行,推动上合组织由政治安全向贸易投资乃至自由贸易区发展。这是中国自身经济发展
需要,也是参与全球化能力增强的表现,更是希望为全球化贡献中国的智慧、能力、方案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是比较现实的国家,英国脱欧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加入欧共体
时它犹豫不决,到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后,1975年它选择了以公投决定去留问题,1991年单
一货币危机,英镑选择退出,它与欧盟一直是若即若离,今天又选择退欧,是迟到40年的
结果,也是政治家不负责任承诺的苦果,更是制度性危机,让英国民众作艰难抉择,使社
会四分五裂。但是,我们又看到2015年英国率先加入亚投行,建立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
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接。这一切都是因为英国看好东方的亚洲市场,接下来它会跟
中国和印度等亚洲国家拉近关系,搞全面经贸合作,以弥补失去欧洲市场的损失。英国的
竞争优势是金融,亚洲的缺陷就是金融,所以英国需要开拓亚洲金融市场;英国工业和农
业较弱,它也需要欧洲,而欧洲尤其德国制造业竞争力强,农业生产过剩,自然需要英国
市场,而伦敦金融中心是历史的延进发展,其天势地利人和是法兰克福等所不具备的,因
此英国和欧盟分家不会分离。
  各国对全球化有阶段性选择,都是为了本国利益的最大化,特朗普的狂言也是大选需
要,美国需要亚洲,但它需要不威胁到美国霸权的亚洲,尤其是不威胁到美国霸权、依然
由美主导的全球化。英国人不希望难民进入英国,他们选择全球化的路径在发生变化,欧
元区的政策保守,机制运作效率低下,却自我感觉总是良好,欧盟必须改革,需要创新,
才能激发活力,这英国退欧的原因之一。
  英国人本来把脱欧当做一场游戏,结果游戏玩成真的了,这是政治家的不负责任,卡
梅伦本来很有信心,他预计这次留欧有悬念,但一周前亲欧议员被杀事件,使整个欧洲乃
至全世界都以为,理性回归将使留欧派胜出,结果会相当接近。结果是,脱欧后欧盟要谈
判,卡梅伦要辞职,金融市场巨震,英国人尤其年轻人开始反水了,想重新投票。英国脱
欧是对全球化路径上的再选择。除非不想发展或是疯子,谁也离不开全球市场,我们不能
应噫食而怀疑全球化。无论是过去不是未来,全球化是在高潮和低潮间交替发展。
  但是,欧美确实在反思全球化,新兴国家加入后,欧美的话语权变小了;另一方面,
不可持续的全球化必须改革。我们不能将全球化变成资本化,虚拟化,唯利是图化,投机
疯狂化,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所有人都应该分享全球化的利益,不能使穷人越穷,
富人越富,社会两极分化。
  的确近期在发达国家,反全球化、民粹主义浪潮掀起。,年轻人收入不高,对前途很
茫然,年老的人得到了超出他们应该得到的部分。年轻人感觉到前(钱)路被堵,财富在老
年人手里,因此全球化必须纠正,必须是让年轻有钱挣,有发展前途,共享全球化成果,
不能被金融与政治精英们霸占。我们的确需要对全球化进行反思。英国公投是富人老人社
会的胜利,是对他们利益取向的保护,不是对全球化的排斥。技术进步尤其信息技术一直
在推动全球化进程,国家利益最大化同样促使各国政府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人们需要去
更好的地方旅游渡假,去更能赚钱的地方赚钱,这是所有人都看得见的,除非爆发一次可
以中断全球化进程的世界性军事冲突。
  全球化是美国倡议和美国主导的,岗位设置非常清楚,我们过去是打杂的,现在到了
大堂经理的位置,最高层还是美欧,美欧不会被全球化淘汰,不会被全球化边缘化,主导
权话语权还是在欧美手里,规模制订和金融优势在美欧手里,新兴国家只是上升到过去没
有的位置,没有发达国家这些马路警察,当下的全球化会阵脚大乱。全球化很多制度安排
、规模与标准制订还是需要美欧进场共商共建共享。只能说,欧美制度性乱象,给我们提
供了难得的机会。是提升中国等新兴市场话语权的良好机会,需要运筹帷幄,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之目标。(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陈凤英)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6/27/c_129091687.ht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