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沈旭晖:政治正确之死

楼主: monarchist (ドン・キホーテちゃん)   2016-03-17 15:12:32
2016年3月14日
沈旭晖 国际学海迷津
政治正确之死
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特朗普异军突起,这现象本身比谁最终当选总统重要得多,因那宣
示盲目服从“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的年代已告终。正如他竞选时称,
美国目前最大问题是“政治正确”,而他“没有时间去政治正确”,这句话得到大众普遍
掌声,完全是传统精英意料之外。
根据邦普(Philip Bump)在《华盛顿邮报》对这词汇的追溯,“政治正确”一词最早出
现于1934年《纽约时报》,指纳粹德国要求新闻报道立场须与政府一致;在1950至1970年
代,“政治正确”被用于描述苏联政府管制人民思想言论。这些用法都和今天截然不同:
“政治正确”在媒体频繁出现始于八十年代、尤其在苏联解体后,被左翼人士注入新活力
,成为“反歧视”民权运动的标志。
目前公认将“政治正确”一词以“反歧视”语义使用的第一人,当属美国新左翼社会运动
家班巴拉(Toni Cade Bambara)。她在The Black Woman: An Anthology一书中,批评男
性自认比女性更优越的观念“政治不正确”,开启女性主义、社会运动将“政治正确”视
为必要的先声。冷战结束后,左翼提倡的性别、性取向、宗教信仰、少数族裔等平权运动
,皆成为占领“政治正确”高地的表现;与之立场相对的保守派则指摘,左翼号召的“政
治正确”压迫言论自由。尽管双方大打口水仗,但在左翼精英主导的传统学界、媒体、文
化界,反对“政治正确”声音极难发声,而“政治正确”概念随民权运动在美国社会发展
,深刻影响日常用语规范。例如今天在美国正式场合讲话中,对第三人称表述通常用he
or she,就是左翼女权运动的“政治正确”遗产。
特朗普人气暴涨,却反映美国社会对“政治正确”充满反弹,不少特朗普的支持者直接表
示:他说出长久压抑于心、却不敢挑明的话。
为何美国人对“政治正确”愈来愈反感?
首先,“政治正确”这一概念,本身就缺乏清晰定义。根据一般左翼人士观点,“政治正
确”意味言论、行为不冒犯社会中任何特定群体之利益;然而,对“冒犯”这核心概念的
理解,是不可能有客观标准。在美国历史及当下社会,女性、少数族裔、非基督徒和同性
恋者等,一度处于弱势地位,他们要求免受歧视,自可理解;但“政治正确”的舆论压力
,却不致力于在社会达成对某一共同规则的认同,反而日益将男性、白人等作为“结果”
式参照。也就是说,一旦女性、少数族裔等在社会竞争相对失利,就被认为是受到歧视。
当“政治正确”的边界在社会无限蔓延,以至于学校、公司录取时,无论申请者能力高低
,都倾向优先照顾女性、少数族裔等,“政治正确”就成为“逆向歧视”。
人类的天性,从来存在追求优越、排斥他者的因子,而人性不是崇高的理念能改变。由于
社会永远有相对的小众,而对他们是否获“政治正确”的待遇、乃至称呼,都是主观的,
昨天的歧视用语、可以是今天的“潮语”。因此“政治不正确”的争议,只会永远在人类
社会存续下去。也就是说,假如有组织以“消除政治不正确”为己任,几乎可以肯定与人
类共存亡,这种“可持续抗争”,很容易愈来愈小圈子化,不知不觉间脱离群众。
“逆向歧视”惹社会不满
当前“政治正确”在美国学术、媒体界的话语霸权,就让大量美国人不胜其烦。例如早在
1990年,得州大学将文学写作课程的作业题目从传统文学经典换成“反歧视”、“平权”
等政治色彩浓厚的话题,迅速引发教员间的争议,不少教员认为教学内容和评判标准不应
以“政治正确”为原则。然而,“政治正确”之风席卷全美高校,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
这样的传统左翼重镇尤甚,“女权”、“少数族裔权益”等话题,常年成为热门研究课题
,乃至教师授课言论一旦与“政治正确”理念不契合,都被批判。在媒体领域,对“政治
正确”的舆论追求,导致变相“自我审查”,任何“可能”让弱势群体“觉得”被冒犯的
表述,都成禁忌。如“残疾人”称呼被认为“政治不正确”,要改为“体能受挑战者”,
这类似乎多此一举的例子,让不少美国人愈发认为“政治正确”,成为象牙塔自我感觉良
好的离地游戏。
当“政治正确”的霸权地位蔓延至互联网,而又有专业律师专门承接、乃至鼓动“政治不
正确”官司,不少主流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为免麻烦,都不欢迎任何可能“政治不正确”
的言论表达,甚至采取删帖等手段对其禁声,让网民认为“言论自由”的底线,已受到根
本挑战。但网络社群是由下而上的,不可能杜绝任何声音,“反政治正确革命”,就是从
互联网兴起,而他们的出发点,恰恰是保障自己的“言论自由”。从特朗普的600万网军
可见,群众的反弹,原来已一呼百应。
“政治正确”在国际政治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小觑,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对“伊斯兰国
”(IS)的观感即是一例。IS兴起以来,美国舆论反复强调“IS不是伊斯兰教”,无论媒
体还是网络,都不将“伊斯兰教”与IS联系。然而不少分析人士、乃至伊斯兰研究专家都
指出,IS与传统恐怖主义不同,本身与伊斯兰教甚有渊源;若一味追求“政治正确”、而
忽视其宗教极端化的号召力,国际社会就不能制订出消灭IS的良方。当然,以上分析不代
表特朗普的“禁止穆斯林入境”一类反智言论合理,但IS确是凭借“哈里发”的宗教号召
力呼风唤雨,影响力才得以席卷全球、得以达到阿尔基达没有的效果。假如连这也不敢谈
,更是不合理。至于研究非洲时,连“部落”、“酋长”也不敢说,更是左翼幼稚病人常
犯的笑话。
在这情况,一旦极右人士、或草根右翼群众掌握社会资源,必然会更激烈批判左翼思潮;
而该批判肯定得到长期自觉遭“逆向歧视”、又苦于不敢单独发声的民众支持。特朗普参
选以来,几乎打破美国社会所有的“政治正确”禁忌,支持度却一路蹿升,共和党乃至整
个美国社会因此陷于撕裂,这一点其实并不意外;真正意外的是他单靠“政治不正确”这
一招,就能弥补自己一百种明显缺陷,乃至掩盖其他国家裂痕,这对美国面对的种种真正
挑战,实在不是佳音。但这与其说是特朗普的责任,实在不如说是过去20年左翼霸权的责
任。变革发生了,就不能走回头,类似场景,又何止于美国呢?
http://www1.hkej.com/dailynews/international/article/1259311/
作者: lkcs (缤纷之狼)   2016-03-17 19:27:00
阴阳怪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