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战略、资源 我应加强南海存在
自二○○九年部分南海声索国提出外大陆架划界,紧张情势到今年五月大陆“九八一钻井
平台”事件到达高点,造成越南国内排华骚动和伤亡。这段时间里,我国与日本签署了“
台日渔业协定”,与菲律宾的相关谈判亦因“广大兴号事件”成功施压而有所进展,可说
是整个东海、南海紧张中的和平亮点。
上述紧张在今年七月后也有缓解。与七、八月高调纪念甲午海战一二○周年同时,北京已
减少巡行钓鱼台海空的频率。据说日本虽仍加强“地球仪外交”,但推动今秋APEC北
京峰会中“习安会”的努力也悄悄进行着。大陆外长王毅访问河内后,或出于越共上层分
歧,倾向越中缓和的声音稍见回升,越共政治局委员黎鸿英也于八月底回访北京。虽不能
说我国“东海和平倡议”主导了这些和平趋势,但至少说明了和平仍是人心所向,明智的
战略仍能维护权利与公益。
战略的远见需要政策坚定有力的配合,特别是“权利面”的积极主张与“能力面”的积极
建设缺一不可。国内有关的争议,需要整合性的思考与厘清。
“权利面”我国遭遇的挑战是南海声索的法理基础,即“U形线”性质的问题。政府从一
九九○年代“南海政策纲领”时期的“历史性水域”到后来的“周遭水域”,其主张有靠
向“岛屿归属线”的趋势,即继续坚持岛屿主权,协商水域共同开发。最近马英九总统在
“南疆史料展”谈话中提出“时际法”说,则显示我国不会放弃“历史性水域”主张的精
神。
有人认为这样的主张“与北京相似”、“与实力不符”、“不合海洋法公约”、“有损台
湾与东协友好”、“不利台美关系”。台湾如要合法有效管理东沙这个台海南端战略性水
域,并持续保有南沙争议的发言权,以为为了与华府、菲越友好便退守“实际管辖”,毋
宁过于天真,反而使治理两岛的法理也掉入“未定论”而仅剩下“先占”。如此,战略选
项与海洋纵深大幅退减,日后也很难反对他国改变我国的“先占”。应当澄清,不是政府
主张“与北京相似”,而是中共主张“与台湾相似”,是北京企求与我海洋“合作”。如
何“合作”,主动权在法理源头的中华民国,不在北京。台湾与菲、越“合作”的主动权
亦复如是。
与“权利面”相应而不可或缺的,是“能力面”在南海的存在。除了陈水扁与马英九两位
前后任总统亲访太平岛、彭佳屿,二○○七年“东沙环礁国家公园”的成立,依据环礁向
外设定东沙岛十二海里领海基线,与今春开始的太平岛机场强化和码头整建工程,是我国
南海存在“能力面”的持续展现。
我国海洋国家公园生态多样而丰富,多所大学早已在东沙展开跨国研究与保育工作。广大
兴号事件以来,海军与海巡署各单位积极维权护渔执法,成效显著。此皆实践了“珍惜海
洋生态、善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秩序”三位一体的海洋治理观念,与其他国家竞相占岛
、构工、招商引资、窥测参数的“海洋开发、海权控制”思维形成强烈对比。
总之,从生态维护、战略利益与资源共享的任何一方面来看,我国强化南海存在不仅是理
所当然,现在也堪为国际典范。所以我们应当更有自信地、积极地面对海洋。南海,正是
最好舞台。
【2014/09/12 联合报】@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9307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