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研究所课程大纲

楼主: writ (大笨狗 我是个笨孬孬-__-)   2010-08-02 18:54:37
课程大纲档案下载(附资料连结):
https://ceiba.ntu.edu.tw/course/CourseSyllabusUpload/syllabus_991A21M8830.doc
99学年度第1学期刑罚学专题研究课程大纲
一、指定读物
1.Catherine Mills, The Philosophy of Agamben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2008)
2.Giorgio Agamben, Stato di Eccezione (2003)
*英文本:State of Exception (translated by Kevin Attel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
*日文本:‘例外状态’(上村忠男、中村胜己訳,未来社,2007)
*中文本:《例外状态》(薛熙平译,麦田,2010)
3.Giorgio Agamben, Quel che resta di Auschwitz L'archivio e il testimone (1998)
*英文本:Remnants of Auschwitz: The Witness and the Archive (translated by
Daniel Heller-Roazen, Zone Books, 2002)
*日文本:‘アウシュヴィッツの残りもの─アルシーヴと証人’(上村忠男、広石正和
訳,月曜社,2001)
*97上刑罚学专题研究课程资料
4.Giorgio Agamben, L'aperto: L'uomo e l'animale (2002)
*英文本:The Open: Man and Animal (translated by Kevin Attell,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日文本:‘开かれ:人间と动物’(冈田温司、多贺健太郎訳,平凡社,2004)
*96上刑罚学专题研究课程资料
第1本读物是对Agamben截至目前之研究的总体简介及导读书,作者整理Agamben作品中的
几个核心议题,尝试解析其论述理路,分为五个部分:1.关于语言本身性质、潜在性
(potentiality)等的论述,主要展现在早期(70、80年代)的《婴儿期与历史》
(Infancy and History)、《语言与死亡》(Language and Death)等作品中;2.延续对语
言的哲学思考,关于语言的概念(idea of language)、客体(object)等的论述,主要展现
在《诗的终结》(The End of the Poem)、《诗节》(Stanzas)、《无内容的人》(The
Man without Content)等作品中;3.政治学论述,对于生命政治(biopolitics)之理论化
,主要展现在近期(1995年以后)的《神圣之人》(Homo Sacer)、《例外状态》(State
of Exception)等作品中;4.从对生命政治之反思而来的伦理学,关于责任、主体性与间
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等的论述,主要见于《奥许维兹的残余》(Remnants of
Auschwitz)一书中;5.在现代生命政治治理典范的笼罩下,人的处境及出路如何,此主题
可串连起Agamben早期到近期的所有作品,其中关于生命形式(form of life)、人类性
(humanity)等的论述主要见于《开放性》(The Open)一书,关于历史与时间的论述主要见
于《婴儿期与历史》、《残余之时》(The Time That Remains)等书,一个更好的、弥赛
亚(messiah)后的生存构想则见于《即将到来的共同体》(The Coming Community)一书中
。第2本读物的中文资料较多,国内已累积不少书评及研究论文,简介可参中译者的短文
。第3本读物的简介参97上课程大纲。第4本读物的简介参96上课程大纲。
二、课程说明
“裸命”(bare life)是规范赋予“人”的权利保障(bios)被完全撤除、仅生物性地存
在于世(zoe)的人。“裸命”以集中营中的生命形式为典范,但离吾人的生活经验并不
遥远,重症病患、死刑犯、外劳、待遣返的偷渡客、灾民等天天展现著“裸命”的存在,
法的视线不同程度地穿越过他们,仅笼统地以他们不是“一般人”作为不赋予保障的说词
。将法之适用悬置已成为今日社会治理的一种常态手段,正因太过普遍而被视若无睹。
“例外状态”(法以“不适用”的方式被适用)标志着法律世界的边界,在边界之内是“
合法/不合法”的法律二元符码运作的境域,边界之外则是“裸命”所处的非法律(或说
不是由像边界内的这种法律所支配)的世界。生活在界限内的人们无法看见界限外的世界
,界限外的世界没有语言,故所有的论述都只属于里面这个规范的世界。对于界限之外、
非语言世界的了解,只能透过证人(witness)的证言(testimony)。证人是那些无法言语者
的代理人,他们没有真正落到界限之外(是以尚能言语。否则,也会成为无法言语者),
只是很接近;他们说话但却无法成为主体,只作为那些已无法言语者的嘴巴。
证人将资讯传回界限内,使何谓“非人”能够被吾人以语言理解,而关于“非人”的知识
也再度透过负面表列的方式,使规范的“人类性”(humanity)内涵更加浓稠。“人”应具
备什么特征、与“非人”(动物或物)之间如何区分、应朝向什么样的生命形式等,神学
、生物学、哲学已提供各式论述。当“人”的条件变得愈益繁复,人类对待自己及他人的
标准都变得严苛。一方面,维持“人类性”越来越不容易,稍有不符即不再是合格、健全
的人,对于失格的恐惧促使个人自我规训;另一方面,增生的知识对于不合格、不健全的
人往往附赠恶劣的评价(危险、邪恶、污秽、无用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区分意识不但
强化,且人际关系趋于紧张。生活在需要自我监督、人际间也相互监督的社会中并不快乐
,但却为国家所乐见,因为社会控制变得容易了。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社会控制的密度
更加高张,现代人类身陷绵密、牢不可破的生命政治网络当中,重获自由的可能性何在?
若本学期的后三本读物可大致连结成如上的问题意识,那么从第一本读物对于Agamben整
体研究的诠解中,能否看出Agamben回应这个问题的理论构想全貌?又,Agamben是否已提
供令人安心满意的答案?
三、上课方式及要求
1.本课程以seminar方次进行,就指定读物进行研讨。每位同学轮值一次课堂报告。所有
修课同学均应事先阅读指定读物与报告,并参与课堂讨论。
2.报告内容重在对文本的理解及诠释,不需太长,不必翻译全文。报告书面须于课堂报
告日前一个周三凌晨零时以前mail给所有同学及教师,逾时扣分(上课时不需另外发
放,大家各自打印携带)。课堂报告以每人15~20分钟为原则,请妥善控制时间,建
议制作PPT档辅助呈现,并事后mail给大家。
3.综合讨论时间每位同学均需发言。请就指定读物及课堂报告内容发表意见,可指陈缺
失并补充不足。发言较长或需补充者,建议事后整理发言稿mail给大家。
4.不用缴交期末报告。如修订课堂报告内容重新寄送,会作为评分参考。
四、评分方式
报告65%、发言及出席率35%。
五、预定进度:暂订,视课程实际进行状况可能提前或延后
第1周 9/13 导读、课程说明
第2周 9/20 Philosophy of Agamben
第3周 9/27 Philosophy of Agamben
第4周 10/04 Philosophy of Agamben
第5周 10/11 Philosophy of Agamben
第6周 10/18 例外状态
第7周 10/25 例外状态
第8周 11/01 例外状态
第9周 11/08 奥许维兹
第10周 11/15 奥许维兹
第11周 11/22 奥许维兹
第12周 11/29 奥许维兹
第13周 12/06 the open
第14周 12/13 the open
第15周 12/20 the open
第16周 12/27 综合讨论
第17周 1/03 综合讨论
第18周 1/10 (期末考周)停课or备用
六、预定分组人数:暂订34人,视实际修课人数调整
曾经修习本课程的同学,将优先安排为评论组。
总导读1
Philosophy of Agamben(8人)
报告组6
评论组2
例外状态(6人)
报告组2
评论组4
奥许维兹(10人)
报告组8
评论组2
the open(8人)
报告组6
评论组2
总评论1
七、注意事项
1.9/13第一次上课,将处理分组、排报告顺序、订书等事宜,请务必准时出席,否则不
接受修习本课程。
2.本课程欢迎旁听。旁听同学如欲购买上课用书,可于9/13与修课同学一起订购,如错
过请自行处理。
楼主: writ (大笨狗 我是个笨孬孬-__-)   2010-08-03 00:36:00
外文书以合理使用方式统一登记复印 例外状态中文本感谢译者提供66折价(每本200元) 也是在9/13第一次上课时统一订购
作者: cactus (绣出曾经炽热的青春)   2010-08-04 00:22:00
什么 我也要熙平联络方式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