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乡民组队共访:北得拉曼、内鸟嘴山

楼主: roylu91 (Roy)   2021-12-06 22:34:54
这是一篇因在本版揪团而成行的行程(11/26)
所以贴回来本版
祝福大家揪团也能跟我们一样
享受登山乐趣、平安回家
图文游记:https://roylu91.blogspot.com/2021/12/blog-post_5.html
北得拉曼、内鸟嘴山,台湾知名中级山,海拔约在1000~1750公尺间,位于新竹县尖石乡,
登山口距离新竹内湾不远。北得拉曼有台湾海拔最低的桧木巨木群,而内鸟嘴山山顶棱线
一带则分布著珍贵的台湾山毛榉,每当秋天山毛榉转黄,山顶染成五彩缤纷,更吸引著许
多登山的前来。今年(2021)因林务局将原本林道整修为水泥道路,前往更为方便,但红叶
季过多的游客,直接冲击到当地部落的日常,致使当地部落于2021年底有封山封路之议。
而这一次的北得拉曼,就是我今年第二弹赏枫行程。
一、北得拉曼、内鸟嘴山简介与交通
北得拉曼,为泰雅族的猎场,被视为“圣域”,在泰雅族语有“试试看”的意思,而这寓
意或许是深远的,期待族人勇于尝试,在这泰雅族人的圣域中接受挑战与磨练。而北得拉
曼则在今日登山客中,以神木群而闻名。至于“内鸟嘴山”,理论上与“北得拉曼”指涉
的是相同一座山,至于目前登山客用“北得拉曼+内鸟嘴山”与“北得拉曼巨木群”来称呼
两种路线走法,到不是因为有“北得拉曼”与“内鸟嘴”两座山,这两条路线基本上是相
同,只是冠上内鸟嘴,就多出一段往上至海拔1749公尺的内鸟嘴山顶路程。
北得拉曼、内鸟嘴山登山口,位于新竹尖石的“水田林道支线”,距离“内湾老街”约
20-30分钟的车程,严格讲前往北得拉曼登山口并不需要绕很久的山路,但问题是在短短
3.8公里的水田林道支线。Google map地图中甚至看不出登山口有条道路,自然不可使用
google map导航。但地图上看似不存在的道路,却是一条真实的林道,甚至在今年,原本
的土石路已被整修成水泥路,但水田林道支线路径小条,会车、回转都考验技术,而登山
口附近停车位也不多,如果假日人多、自己开车、又晚到的时候,可能会有场停车灾难问
题。我想或许三、五老友一起包车上山,这可能会是比较好的选项。
二、乡民的组队与北得拉曼注意事项
我是PTT最资深的乡民之一,在今年特休假用不完的情况下,看到PTT的hiking版上一个北
得拉曼揪团,想说11中下旬仍是红叶季,而星期五清晨从台北车站出发,看起来也来的及
回来从安亲班接小朋友,于是加入这团由年轻乡民拼凑组成的6人北得拉曼队。奈何山毛榉
红叶已掉了差不多,抵达山顶后又开始下雨,跟烂泥巴打了一场仗。但幸好彼此陌生的队
友间实力、速度相近,甚至对照相、景点停留时间看法也差不多,大家也都是好咖,坏天
气不仅无法影响登山乐趣,而从头到尾我们就是一支队伍,不至于仅成为增加分母、分担
车资的好几只队伍。
北得拉曼、内鸟嘴山登山口海拔约略1000公尺,内鸟嘴山顶海拔则为1749公尺,单程约3公
里,海拔落差约750公尺,一般人则会选择P型环状路线,全长约为6.7公里。北得拉曼、内
鸟嘴山P型路线,大约5~6个小时可以完成,但由于这路线的网美景点其实还蛮多的,如果
含:玩耍、拍照、用餐,其实花到8个小时也不算多。
北得拉曼、内鸟嘴山在3公里中海拔落差750公尺,路程并无太多的上上下下,而是很稳定
的上升,因此对平时有在爬山的朋友,这样的坡度升降与距离应该算走来舒适,但如果平
时没爬山或运动的朋友,可能还是做一些锻炼后再来比较合适,不然就必须将时间抓的再
宽裕些。此外,北得拉曼、内鸟嘴山的路径是蛮“泥泞”的,因此如果天气不好或之前有
下雨,建议穿雨鞋或打上绑腿前来。而北得拉曼的路径原始而叉路也蛮多的,因此建议前
来朋友能先下载离线地图,避免因为迷路而产生风险。
三、北得拉曼、内鸟嘴山实攀
(一) 北得拉曼“网美树”(0.8k)、
北得拉曼很标准的台湾中级山,主要就是在森林中漫步,林相多元而丰富。从登山口开始
,即会走进森林中,步道每隔100公尺皆设有里程桩,大约在步道前半段800-900公尺处,
首先会经过北得拉曼的第一个网美景点,步道旁一棵横向生长的树干,许多朋友都会特别
停下来与之合照,这颗网美树是许多网美发挥想像与创意的地方。
(二) 回音谷(1.2k)
北得拉曼步道约1.2K处的回音谷,可谓是这条步道上最佳的展望处,也是北得拉曼、内鸟
嘴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一块突起的岩壁横在悬崖边,而悬崖的另一侧则有很棒的视野景
致。悬崖上的这块岩壁能提供登山客安全与依托,如果没有这块岩壁,这样垂直下山谷的
裸露感,可能会让我惧高症又发作。而从悬崖的岩壁上往下大声喊能产生回音,因此这里
有“回音谷”的称号。对我这种有惧高症的人,回音谷的岩壁算是安全的取景点,但对没
惧高症而欲拍网美照的人,如果脚或身体跨出岩壁,可能还是要注意安全。
在回音谷旁约20-30公尺处(往山顶的反方向),有一处1442m观景台,也有着不错的视野,
虽然视野景观与回音谷差不多,但就在回音谷旁边,仅需花个1分钟走过去,应该是个划算
的投资选项。不过前这个1442m观景台可能要小心走过头,因为走过头后会有另一条路往山
下,这一天我就是走过头,遇到从山下上来的朋友才知道自己走错路。而如如果从回音谷
继续往山上走,则会先沿棱线走上一段路,这段在棱线上的路,林务局架有栈道与楼梯,
走起来舒服而又美丽。
(三) 神木群O型步道叉路(1.6K)
走过回音谷一代的棱线后,步道就回到森林中稳定向上,然后抵达步道约1.6K,一处较大
的宽阔地带,还有几张长椅可供休息,这里就是神木群O型步道叉路。这叉路有两路径可选
择,往前走会上内鸟嘴山顶,往右则是前往神木群,这时候就是一个路线的选择。不过这
叉路基本上就是一个环状路线,前往内鸟嘴山的朋友,左上右下或右上左下,基本上都会
走到。而若仅走神木群路线,也可以用环形方式完成,而若时间不足,则可仅往神木群方
向走,至最上方神木后再原路下山。
环形的两条路径,前往内鸟嘴山,基本上差不多,顶多就是神木群路径,在过了神木区后
坡度较陡,上山可能较另一条直上内鸟嘴山的路径辛苦些。但如果先走往内鸟嘴山方向的
步道,而从神木群方向下山,那下山时比较陡也未必会比较好,这里就是纯粹看个人的选
择而已。另外关于是否要上内鸟嘴山的选择,如果是红叶季前来,应该多数的人都会上内
鸟嘴山吧!毕竟台湾山毛榉是台湾珍稀物种,且主要是分布在山顶一带的棱线上,如果仅走
北得拉曼巨木群,并无法看到台湾山毛榉。而从这个叉路上到内鸟嘴山顶,大概就需再爬
升300公尺,约1小时的路程。
(四) 内鸟嘴山顶
北得拉曼的里程桩,就是前往北得拉曼神木群,因此往内鸟嘴山并无里程桩可参考,但毕
竟这是一条热门中级山步道,路上仍有许多指标。我们一直上到山顶棱线一带,路径变平
缓,而步道两旁即会逐渐出现台湾山毛榉。
前一个星期,我才走过宜兰太平山的台湾山毛榉国家步道,去欣赏金黄色的秋天限定山毛
榉景致,当时太平山上的金黄山毛榉已过了极大值,落叶约50%。结果我自己的地理课没读
好,直觉的认为内鸟嘴山比太平山山毛榉海拔低、且纬度也更低,因此认为内鸟嘴山的山
毛榉黄叶季会比较晚一些。结果海拔、纬度两样我都猜错。太平山是从海拔1800公尺往下
走,而内鸟嘴山却是从海拔1000公尺爬到1750公尺,而后来从地图上看,也才发现原来太
平山比内鸟嘴山更为南边。这也是这一天我走上山顶,山毛榉的黄叶仅剩20%左右。
内鸟嘴山,海拔1749公尺,设有一颗三等三角点,为头前溪的源头。台湾其实有好几颗鸟
嘴山,而且都在桃竹苗一带,单纯提鸟嘴山其实很容易搞混。内鸟嘴山因与北得拉曼通常
连结一起,算是比较没有搞错的问题,另外还有苗栗泰安的鸟嘴山登山步道(上岛山)、新
竹关西马武督步道群的外鸟嘴山、新竹五峰的鸟嘴山。尽管内鸟嘴山一带的视野展望并不
算特好(有一些),而我也不是三角点控,顶多就拍拍照证明到此一游,但如果都已经都来
走北得拉曼神木群,其实也没差一点时间上来捡颗三角点。
这一天抵达内鸟嘴山三角点后,感受到真的有所谓的世代差异。虽然我喜欢摄影,通常也
都会把单眼扛上山,但往往就比个赞照相而已,原来三角点摄影还能有那么多变化,跳跃
、漂浮各种创意都能被想像。拍完照随即找片空地,铺上个地垫,大家各自把背包中的食
物倒出来,虽然也都是一些简单的单日登山饮食,但过去我没想到可以如此五花八门。其
实在没挑战安全的界线下,任何不同的想法、创意都是很棒的体验。
(五) 北得拉曼神木群
北得拉曼神木群,是台湾最低海拔的桧木巨木群。其中有四株红桧巨木最为知名,号称
“四大天王”。这一天我们在山顶野餐的途中,风雨比气象预报的早刮起了2个小时,在这
山顶玩耍约1个小时后,大家才在湿冷中循着神木路径下山。风雨中陡下的步道,森林中泥
泞的山径、湿滑的巨石,确实都让这下山的过程较为辛苦。从内鸟嘴山顶走下来,上半部
较为险陡,中段后就会出现一些比较大型的红桧巨木,地形也会较稍微缓和。不过这步道
毕竟没有需要横越的断崖绝壁,只要不迷路并稍微小心,都不能算是有太大挑战。
北得拉曼的四棵神木群,位于神木群步道的中段,并在这环型步道中又呈现另一个小环型
。我们从山顶下来,会先抵达一个小瀑布区,此时再往下一点就会抵达北得拉曼中最大的
1号神木。1号神木巨大的身躯,让我们都显得渺小,树身中空而且呈现焦黑,是否遭遇过
雷击或其他意外,并无法得知。但1号神木目前依然雄壮的挺立在这山林中,神木的最顶端
仍是一片绿意盎然、生气勃勃,与神木下方的焦黑呈现出不同的氛围。
沿着神木群步道,最终会接回一早的来时路,顺顺的回到登山,我们的司机已经在登山口
等着我们,北得拉曼登山口距离内湾老街不远,回程也会顺路经过,绕到老街买跟烤香肠
及一些客家小吃,当成下山的犒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四、山林中的无解争议
前来北得拉曼的这个时间,正值当地水田部落讨论是否封山封路。虽然目前最新的资讯是
没有要封山封路,但打算采总量管制与交通接驳处理。其实不只北得拉曼,近来屏东的雾
台乡哈尤溪,因不开放步行及自行车进入,而必须透由当地的预约接驳车进入,引起了划
地为王的争议。此外这两年,在大家接近台湾的山林时,一些意外也引起了争议与批判。
从某个角度,山林事件似乎容易被放大,人群接近山林,意外与环境负担势必不会少,但
什么才是正确的作法,我也不知道,但我相信不会有那么纯粹的对与错。过多的无谓指责
,只会失去讨论的空间。难道只有在山上的污染才叫污染吗?城市中多数人的碳排放,不
是才更威胁着地球暖化。至于山难的发生,有些确实是很瞎,但台湾的马路上,明明危险
发生机率是更高,路上从来不缺三宝,按声喇叭然后受重伤的机率,可能远高于从眠月线
摔下桥。我想爱山者能知道自己是谁,然后把自己带上山的东西带下来。而接近山林的风
险,也要有办法自行判断,然后风险自负,这些应该才是我们爱山者基本要做的。
作者: teeo (teeo)   2021-12-07 01:23:00
作者: David2018 (David2018)   2021-12-07 08:13:00
推~感谢分享,写得很好,让人看完很想去一趟!
作者: miney (午夜之子)   2021-12-07 08:21:00
想去
作者: ghost0902 (乐高)   2021-12-07 08:38:00
现在有封路,想收费吗
作者: scoutpioneer (耶耶)   2021-12-07 11:55:00
听说没封 劝导而已?
作者: geo (geo)   2021-12-07 13:12:00
有幸跟到团,大推。
作者: whiterose (↗煞气a白玫瑰↙)   2021-12-07 14:27:00
后来说封路是个人意见而已
作者: to1322 (usename)   2021-12-08 07:58:00
泰雅族人也是想封个路“试试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