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转贴] 饭后爱困、饿得发慌,竟是糖尿病潜伏期

楼主: GreenLights (幸福绿光)   2014-07-01 16:53:54
原文地址:
http://www.thirdnature.com.tw/index.php?op=blog&active=bloglist&blogid=275
文/陈俊旭
你曾经有吃完饭后很爱困、很想打瞌睡的经验吗?肚子饿的时候,会不会饿到头昏、手脚
冰冷、发抖、脾气急躁?
如果是的话,你已经是糖尿病的候选人了。若是有时大脑很难思考、很难集中注意力,亦
即有“脑茫”(brain fog )的感觉,那表示你已一脚跨进糖尿病的门槛了。
以上所提到的现象,都是“胰岛素抗性”的症状。我常在演讲时抽问听众,发现有上述症
状者高达三分之一以上。这个数字和美国的统计结果差不多;截至2013年,美国有 35%
的人有胰岛素抗性,8.3%有糖尿病。
饿得发慌就是低血糖,饭后爱困就是高血糖,凡是有饭前饭后这种“血糖不稳”的现象,
就是轻微的胰岛素抗性;而如果有“脑茫”,则属于较严重的胰岛素抗性。“脑茫”的感
觉很难描述,但有个比拟可供大家参考:一般人久蹲之后,突然站起会有头脑缺血的感觉
,那就是脑茫。只不过,此时的脑茫比较猛烈,且只发生几秒钟;若是胰岛素抗性所引起
的,情况会比较轻微,但可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之久。长时间脑茫会影响一个人的思考
、注意力、记忆力、情绪稳定,甚至会提早罹患老年失智症。
在被诊断出糖尿病之前,会有一段很长的时间,空腹血糖值呈现正常,但有“胰岛素抗性
”。“胰岛素抗性”是第二型糖尿病特有的现象,从糖尿病潜伏期就开始出现,一直到晚
期都可能存在。初期胰岛素抗性的血糖值是正常的,我向来称之为“糖尿病潜伏期”,但
近年来主流医学称为“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 )。如果有胰岛素抗性的现象,就表
示过几年会诊断出糖尿病,因此,如果可以逆转胰岛素抗性,就可以避免得到糖尿病。
什么是胰岛素抗性?和糖尿病有什么关系?
要了解糖尿病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胰岛素抗性,因为后者是前者的成因。胰岛素主要负
责降血糖,讲精确一点,就是把血糖从血管中送进细胞。吃下的糖分和精制淀粉越多,血
管中的葡萄糖(血糖)就会飙得越高,胰脏就要分泌越多的胰岛素来降血糖。因此,如果
一个人每天都吃很多糖分或淀粉,胰脏就要大量分泌胰岛素,长久下来就会疲劳,导致胰
岛素相对分泌不足,使血糖居高不下,此时,就会被诊断出糖尿病。
此外,腰腹脂肪、内脏脂肪、大脑细胞、肌肉细胞、肝细胞这些细胞,对胰岛素非常不敏
感,胰岛素为了要让血糖进入这些细胞,就要额外大量分泌。这也是胰岛素抗性的名称由
来。脑茫的形成,起因于脑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虽然血中胰岛素足以把血糖送进身体其
他正常细胞,但却无法把血糖送进脑细胞,脑细胞因此没有足够的血糖来产生能量,无法
思考、无法集中注意力。
胰岛素抗性和肥胖无关,但和腰腹赘肉(也称为啤酒肚、鲔鱼肚、游泳圈、中广身材)密
切关连,腰腹脂肪越多,胰岛素就要分泌越多,就越容易罹患糖尿病。一个人可能是标准
体重、手脚细瘦,但若有腰腹赘肉,就容易得糖尿病(见右图)。
在罹患糖尿病之前,会有5年、甚至10年的时间,空腹血糖呈现正常,是因为有大量的胰
岛素在压抑血糖,所以,在这段胰岛素抗性的期间,验血糖是没用的,验胰岛素才比较有
意义。而一般人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为糖尿病的高危险群,除了“空腹胰岛素检验” 和
“8点检验”之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自己有没有腰腹赘肉,并且观察有无血糖不稳与
脑茫的症状。
延伸阅读:对抗高血糖,病人才是主角 http://goo.gl/Y4gosM
作者: Whiteplus (陪伴是最珍贵的礼物)   2014-07-02 00:54:00
感谢分享囉^_^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