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图文好读版: http://ppt.cc/Bstt
纯文字版:
自从AMA(美国医学会)在去年认定肥胖为疾病后,最新刚出版的马上应运而生~
这个众所皆知的形容词”肥胖”一下子就变的超有学问的!
虽然要把这个新疾病从诊断到治疗建立起来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不过所有与肥
胖相关的我们先来赶快一睹这热腾腾的最高指导原则的丰采~从此不在减肥的路
上走岔路了
首先,大家需要找出到底是谁需要减重!到底标准在哪里??!!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BMI(体重/(身高)2)了,
在这篇美国的指引中,定义体重正常者为18.5≦BMI<25.0,因此
体重过重者BMI>25.0-29.9 kg/m2
肥胖者BMI≧30 kg/m2
就是我们的目标
不过我们台湾人的BMI标准更加严格
至于测量腰围有没有意义呢?
可惜目前由于无法充分解决腰围界定值与相关健康风险的问题,如何选择适当的
界定值有点武断,所以还是建议以BMI做为筛检工具,而腰围可当做危险因子
再来,我们必须了解绝对不是为严怂听有经过多方研究的的肥胖的坏处和减重的
好处有什么,这样才有减肥的动机阿!
肥胖的坏处
1.体重过重及肥胖会使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冠状动脉疾病风险上升, 另外肥胖(BMI
≧30.0)与致命性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有关
2.BMI愈高,中风的风险愈高
3.BMI愈高,第二型糖尿病的风险愈高
4.体重过重(BMI 25.0 to 29.9)与全死因死亡风险上升无相关;但BMI在肥胖(BMI
≧30.0)或以上者,与全死因死亡风险上升有相关
减重的好处
已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体重过重者与肥胖者,
改变生活型态使体重减轻3%-5%
1.在临床上可降低三酸甘油酯、血糖、糖化血色素及第2型糖尿病的风险
2.更多的减重可改善血压、低密度胆固醇与高密度胆固醇,减少血压药、血糖药
与血脂肪药物的使用
接下来我们要介绍这篇指引的重头戏~同时也是大家关注的五大问题
第一、二大问题再前面顺利解决~那我们来看减重的饮食策略
Q3-饮食策略
这边非常实用的提供两大有证据的有效方法(方向?)可降低食物与热量摄取~让我
们知道到底该怎么吃才好才不会走了冤枉路又饿到
借由减低热量,平均约在第6个月可达到减重的最大值。第6个月的总体重可减
4-12公斤,一年后总体重可减少4-10公斤,2年后可减少3-4公斤
在负热量平衡的前提下~我们来比较看看各种减肥饮食的效果
Q4-全面性生活型态介入对减重及减重后体重维持的效果
生活型态介入需要三管齐下
这些看起来是老生常谈的废话~但重点就是做不到阿!!当然就需要帮助
大家可能多少有看过大医院开设的减肥班~这真的可以瘦吗?该不会是骗钱的
吧!NO,以下这几点可是有科学根据超有效的呢
1.由介入师为个人或团体提供面对面、高度密集的减重课程(6个月有14节以上
的课程)
2.介入师以电子传播方式(含电话)做个别化回馈可用于减重,但是其减重程度
可能比面对面的方式来得小
3.极低热量饮食(<800大卡/天)只限于专业人员在医疗监控的环境下使用
4.建议已减重的体重过重者与肥胖者,参与长期(一年以上)体重维持课程,包含
不论是面对面或是电访方式的体重维持课程,与介入师定期接触(每月一次或更
频繁),持续参与高阶活动(例如200-300分钟/周)、定期量体重(每周或更频
繁)及维持限制热量摄取的饮食(以维持减重后的体重)
透过行为治疗维持6个月以上的生活型态改变,能为体重过重者与肥胖者减重平
均8公斤,与一般照护或未治疗的对照组比较,超过一般照护的减重量。减重之
后,会有体重回增的现象,时间愈长体重回增愈多,参与长期高度密集的全面性
生活型态介入,与一般照护相比,可以减少体重的回增(上升1-2kg)。若无法达成
高度密集的生活型态介入,中度密集,也就是每月1-2次、面对面的全面性生活
型态介入课程,在6-12个月内平均减重 2-4公斤,还是大于一般照护
除了生活及饮食改变以外,当然还可以配合其他医学治疗包括药物及手术,可惜
的是这篇新出炉的指引并没有提到如何使用药物这部分,不过,仍然有提到第五
个我们关心的问题
Q5-减重手术的效果与安全性
BMI≧40或BMI≧35合并有肥胖造成身体疾病的成人,其具有减肥动机但在行为
治疗或合并药物治疗下未能有足够的减重以达到健康目标时,也就是怎么减都没
效而且健康问题一一浮现的时候><这时,最后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