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耳机的"瞬态"与耳扩的"推力"

楼主: takase (............)   2021-03-07 04:15:47
前面有板友询问,讨论HD800S的耳扩搭配
那其中有一段引文,就我来看,其实蛮有问题的
那还是简单厘清一下好了
"一副耳机的瞬态反应取决于耳机前端的推力与耳机振膜的材料、质量等。
前端设备推力刚好合适,振膜质量又轻,耳机的瞬态反应就会变好。
如若不然,要么前端推力大把振膜震裂;要么前端推力小振膜质量大,
耳机就会出现木木的感觉,瞬态响应就会非常的不灵敏。"
1.这个说明可能是用喇叭,特别是低音单体的状况去对耳机想当然耳
但是喇叭和耳机在单体的规模上就不一样,消耗的功率也不是同一个等级
以正常的状况来讲,没有哪个耳机的振膜在严格意义上算是
"重"到会影响驱动的
以动圈耳罩为例,现在主流的大概都是20um左右的pvc薄膜材料,
比较特殊设计的像AKG异厚振膜,甚至会故意加厚球顶到40um
或者像ADX5000那样,镀上比重高的钨层 (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某些平板耳机厂商也很喜欢宣传 自己的振膜是5um,2um超薄材料,
跟静电耳机看齐,"瞬态"表现比较好
这基本上是行销用语,因为平板耳机为了要拉高效率,除了从磁铁排列/磁路下手之外
就只能从"音圈"下手,那其实总体运动质量跟动圈相比并没有差到那么多
2.对单体而言,理论上运动质量越轻,最高速度越高
也就是能发出越高频段的声音
120khz,hi-res那些以前版上都讨论很多了,我就不再谈了
那我们一般讲的"瞬态",其实并不是指这个"最高速"
而是指"加速度"与"刹车"的能力
因为耳机的运动质量算是最轻的那一个等级
所以瞬态的表现会更取决于"刹车" 这块
特别是频段变化丰富的音乐,就是声音会更干净、更清晰
那这里还有一个,不能算是迷思,而是比较普遍的调音手法
就是不少耳机厂商会特别拉高频下段这块,让声音听起来更"灵动清脆"、
更解析这样
3.从耳机这一边来讲,影响"刹车"的,主要是振膜的材质、结构设计
(特别是折环部分)
还有耳机腔体结构、气密状况等等
现在很多量测网站,也会测耳机的脉冲响应,那这里就会遇到一个问题
他们在测脉冲响应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耳机本身是一个完整的、
包含"聆听室"的声学系统
所以只要脉冲响应拖长一点,甚至瀑布图共振峰明显一点,评分就低,
就被认为是差劲的耳机
但是他们往往没有考虑到,以聆听欣赏音乐的角度而言,
还是要去模拟一定的空间声学扩散反射状况,
而不是说脉冲响应"越干净",主观听感就越好
从喇叭的角度而言,"王道"是箱体的声音共振共鸣越少越好,
最好是只有单体的声音,而不要有其他多余的、来自箱体的"音染"
那耳机本身是条件限制很多,又要达成很多目标的器材
那原本喇叭设计的"邪道"在耳机反而变成了普遍的"王道",逆转了
比如说AKG K812那个中高频共振峰
本意是要透过特别安排的共振器去抵销掉多余的高频反射,
起类似吸音陷阱的作用
真的那么在意耳机单体本身表现,都不论腔体声学设计差异
大概就第一个波峰波谷比较有参考性
但你会发现其实都差不多,就算是号称运动质量最轻的静电耳机
跟动圈耳机也比不出什么差别
不过脉冲响应可以反映出一些比较特殊,反相接法设计的设计
这又是个有趣的话题
4.终于可以进入"控制力"或"推力"的本题了
从耳扩这一侧来讲,讲的是耳扩要怎么处理反电动势的问题
耳机音圈前前后后的运动,会产生一个逆向的电压回流耳扩这一侧
我们不要讲得太复杂
耳扩这时候有两种处理手法,
一种就是一力降十会
反映在听感上的差异,就是中低频到低频紧密紧凑这样
一种是他强任他强,我自一口真气足
听感上低频可能就比就偏松散,但整体声音不会失控,甚至很舒服很好听
那现在耳机的效率其实都很高了,除非是某些上古神器
比如说AKG K1000、或者HE6这种,或者根本是高音单体魔改的RAAL 真的很吃功率的
要把耳机推得足够响,大部分耳扩的推力都很够了,甚至可以说普遍过剩
主要差异还是在前述的控制力,以及音量/增益的配合上面
大部分耳机烧友讲的"推力"不足,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混合性的,一种比喻的概念
类似中医在讲"气血" "肾虚" 一样
对,耳机迷在讲耳扩推力不够对付某某耳机的状况
其实和中医师一把脉就说你肾很虚齁是类似的状况 (大误
5.额外补充一下
耳机会坏掉,振膜"震裂"的状况我还没真看过,振膜真的有可能会被震裂的
大概都是二战前后,阿祖级的骨董"耳机"了
以动圈耳机而言,大多数的状况都是出在音圈部分
音圈出线断啦、被腐蚀掉啦、或者开超级大声去煲机,结果音圈被撞歪啦、变形啦
就算是平板耳机,因为工序的问题,早期不少"音圈"镀层出问题的状况也是有的
6.简单结论
在用语、或者量测比较之前,最重要的还是耳听为凭
如果没有办法试听,那至少版面上听感心得交流还是很有意义的
最危险的就是光看帐面规格和厂商的广告去盲狙耳扩
大概就是这样
作者: taipoo (要成功要积极)   2021-03-07 04:21:00
推专业解说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3-07 04:26:00
推,详细且易于理解刚好800s主打的就是他的阻尼系统,原厂是说可以避免大音量的频率去影响到接近的频率(掩蔽效应),换言之应该是指可以更解析一些,在一样的音压之下可以更容易听到更多的细节
作者: purplesky911   2021-03-07 04:33:00
感谢解说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3-07 04:34:00
拜耳的特斯拉技术,不知道是不是t大说的另一个瞬态提升方式:加速度?透过更强的磁场去达到
楼主: takase (............)   2021-03-07 04:38:00
hd800s那个其实跟 k812同一个原理类似喇叭的低频陷阱,但针对频段不同特斯拉磁路,先不论宣传用语就是我能用比你更低的成本做出更灵敏,更高效率的耳机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3-07 04:41:00
哦哦哦,原来如此;是说查资料才发现,812磁力竟然有1.5特斯拉
楼主: takase (............)   2021-03-07 04:43:00
瞬态上,制动控制上也有所帮助,前提是耳扩方要搭配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3-07 04:48:00
我之前以为阻尼是在振膜上做文章,原来是在共鸣腔啊...看来T1 3rd这部分...科科
作者: FemtoFarad   2021-03-07 04:49:00
懂这么多理论,一定是业界人士吧
作者: LIONDOGs (LIONDOG)   2021-03-07 04:50:00
先推再慢慢吸收
楼主: takase (............)   2021-03-07 04:53:00
阻尼可以分声学和电气两层面声学阻尼从气密,或振膜秘传胶水这些都算主要目的是抑制振膜的不受控的状况,特别是3khz左右那段过渡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3-07 04:55:00
学习了
楼主: takase (............)   2021-03-07 04:56:00
电气阻尼就是前面的反电动势问题不不,我只是困而知之的业余爱好者
作者: kungchihiao   2021-03-07 05:16:00
好专业的文啊!!
作者: enamelcord (娶妻當娶殤不患♥)   2021-03-07 06:21:00
感谢解说!
作者: ak47oldman (Pussy)   2021-03-07 06:57:00
专业推
作者: Snoopy1111 (Snoopy1111)   2021-03-07 07:27:00
感谢解说~所以我可以理解成上扩可能可以解决我的问题,但是要找到对的扩吗?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3-07 08:07:00
你可以找到“对味”或者能力你觉得够的耳扩,然后之后的改善都从别的地方下手,有时候耳扩能给你的声音质感不光是看数据,选料的knowhow也会影响,低价位抄线路的对岸机最爱说我用了什么好料了(?说不定你原本的耳扩某个环节你换个料就能搞定,不过因为是厂机你就以整体唯一个单位去想就好
作者: kyuketuhime   2021-03-07 08:38:00
谢谢大大的解说 (笔记)
作者: kkkk1111kg (NICK)   2021-03-07 08:54:00
感谢大大无私分享
作者: iansong   2021-03-07 09:10:00
好文长知识
作者: mongduo (mongduo)   2021-03-07 09:13:00
好文推
作者: thiefspirit (海狮)   2021-03-07 09:14:00
确实玩到现在觉得耳扩的推力是个基本门槛 达标后更重要的是耳扩的声学设计 当然背后有我不了解的知识技术只是作为一般消费者仰赖的是实际去试听比较 不能只看数据而已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3-07 09:46:00
不需要 看哪家广告词写得最棒就好(?
作者: LIONDOGs (LIONDOG)   2021-03-07 09:49:00
不只广告要写得好,ASR还要高分(误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3-07 09:49:00
那我一开始就说过了(?
作者: linnx (d调)   2021-03-07 09:57:00
长知识推
作者: qwqbwb (qwqbwb)   2021-03-07 10:05:00
推解说
作者: d8846325 (想飞)   2021-03-07 10:09:00
长知识推!
作者: CactusFlower (仙人掌花)   2021-03-07 11:20:00
好精彩又好懂的解说!以后可以常常cite这篇了 不过好奇想问原po有没有办法再举例一些扩大器设计上的差异如何造成(听感上的)推力差异 文中似乎以单体为主
楼主: takase (............)   2021-03-07 11:22:00
这你就要问下面的豆饼大了,我是外行,对这块只有粗浅认识
作者: ronbaker (尼克扛霸子)   2021-03-07 11:30:00
耳扩的阻抗匹配也会影响听感吧就像是音响的damping factor
作者: YOYOsister (YOYO姐妹)   2021-03-07 12:42:00
好文长知识 推!
作者: adamptt (lulumi)   2021-03-07 12:54:00
音响技术的发展有它的历史 早就进展到超越写在教科书上那种标准答案 但近年就很多莫名奇妙的人 有的真的傻(门外汉)有的是太过聪明(商业操作/资讯战) 反倒拿最小儿科的标准答案出来搞民粹科学 外行人在经验不足/根本没实听情况下 被唬得一愣一愣 还以为这圈子厂商真的没技术 烧友又都有精神疾病活在幻觉里 实属活生生上演的音响文革
作者: CactusFlower (仙人掌花)   2021-03-07 13:22:00
楼上求举例 我要看到血流成河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21-03-07 13:29:00
/www.ptt.cc/bbs/Audiophile/M.1595599912.A.2C3.html
作者: adamptt (lulumi)   2021-03-07 13:38:00
举例喔 大概又要得罪人 不过随便啦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3-07 13:38:00
你去隔壁班就可以看到a大跟人战的推文了(? 例如像跟某pm班→版
作者: adamptt (lulumi)   2021-03-07 13:41:00
近年最夯的低失真耳扩 核心技术是所谓的”nested feedback” 低失真的指标 放在网站上多好看呐那你拿去喂狗 它具体是什么技术呢? “Nested feedback is a way to apply more NFB around the output stage without increasing the global feedback factor.” (来自google)
作者: inte629l   2021-03-07 13:43:00
解说推个!
作者: adamptt (lulumi)   2021-03-07 13:44:00
那你知道 这个”increase output NFB”的观念 和耳朵实听派别的主张 是完全相反的吗?https://reurl.cc/0Dd8mxhttps://youtu.be/gXpw19XWbSk还有例子啦 但asr网址缩不了 有兴趣自己去看asr评测HeadAmp Gilmore lite Mk2那一篇 看KG本人(dynahi作者)在留言区说了什么他在自己的论坛更呛 直接说”Amir is just another idiotwith APx555 who cares about 0.00000001% THD”你也可以去思考 为什么一台十万以上的都在玩无回授之类的架构 只有低端在那里搞什么量测 失真多低多低那种产品 只能搭配视觉上的满足感 心里的安慰剂效果才好卖啦(我希望这样不要太呛)
作者: Ken105022101 (KenChou)   2021-03-07 14:02:00
作者: lll156k1529 (吃鸡腿)   2021-03-07 14:10:00
我要看到血流成河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3-07 14:10:00
我要看到血流成河+1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3-07 14:13:00
谁叫你听什么990,耳朵大概...帮QQ
作者: n796885 (Kwama)   2021-03-07 14:14:00
https://tinyurl.com/4krwj38e 这篇吗?我帮你缩
作者: thelmalin (TL)   2021-03-07 14:23:00
推专业
楼主: takase (............)   2021-03-07 14:23:00
KG本人出来讲话了?我去看看,我要看到血流成河 XDDD
作者: dzwei (Cout<< *p << \n ;)   2021-03-07 14:27:00
HeadAmp Gilmore Lite Mk2 的频响图很漂亮啊https://i.imgur.com/SRMY6PZ.png偶次谐波弄得不错啊(1K 2K 4K)但是在ASR上面,只要不是把基频(1K)响应得很漂亮,像这样https://i.imgur.com/9mhmTQ2.png就是不入流
作者: asdfg0612 (青蛙)   2021-03-07 14:43:00
那张高的不是1 2 3k ㄇ
作者: dzwei (Cout<< *p << \n ;)   2021-03-07 14:46:00
对 3K也是高 可是4K也有跟着拉起来 但是拉比较小XD
作者: clioneurise (Romarin)   2021-03-07 14:46:00
3k外还有一根比120高的180在那边唷XD但120和180问题应该还好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3-07 14:47:00
不会视谱的路过吃瓜~
作者: bh2142 (濒临绝种的Emacser)   2021-03-07 14:47:00
2nd order -90db在ASR就是垃圾
作者: mark80219 (Mark)   2021-03-07 15:29:00
我要看到血...先停一下...我已经没有
作者: clioneurise (Romarin)   2021-03-07 15:45:00
话说1k是测试讯号,最高是很正常的事情。
作者: zoraruru (ruru)   2021-03-07 16:06:00
以前DAC还真的被ASR骗过,自从耳扩和耳机他写的东西都跟我听到的不一样,就再也不相信他讲的话了 XD
作者: ddik32 (睡觉睡到饱)   2021-03-07 16:14:00
从来没看过ASR的什么评测还好没被骗过 (? 我都靠自己的木耳+脑扩,整天脑内安慰剂吸得真愉快 ~~
作者: dzwei (Cout<< *p << \n ;)   2021-03-07 16:17:00
ASR"实作"的风气我蛮喜欢的,但"只用1kHZ"当作评断的标准
作者: Timberlake (OhMy)   2021-03-07 16:18:00
所以ud505就够推hd800s了吗?不用再买耳扩了?
作者: dzwei (Cout<< *p << \n ;)   2021-03-07 16:18:00
有点像拿每班第一名的成绩来评断那个班很厉害如果他把THD做成像这样3D图 (各频率的THD)https://i.imgur.com/5P61NDK.png我觉得会比较好
楼主: takase (............)   2021-03-07 16:20:00
我的意思是耳听为凭,能推响=/=能推好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3-07 16:21:00
不是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喜不喜欢的问题
作者: ddik32 (睡觉睡到饱)   2021-03-07 16:22:00
你觉得推得喜欢就够了,耳朵是自己的不用太在意别人的意见版友都只是给个选项或方向让你去做试听参考,最后还是要自己听过最准,多听一些就会找到自己喜欢的声音的。
作者: yankeefat (本人内建试制51cm连装砲)   2021-03-07 16:30:00
当然不够 给我烧起来(坏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3-07 16:44:00
还好啦 S牌听了以后觉得另外的S牌也不错呀(是哪个S?
作者: yankeefat (本人内建试制51cm连装砲)   2021-03-07 16:45:00
S什么X的是吧
作者: FemtoFarad   2021-03-07 16:46:00
消费者看了ASR就会买便宜的器材,这样不好赚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3-07 16:51:00
一定是Skullcandy
作者: purplesky911   2021-03-07 17:16:00
我要看血流成河.jpg
作者: Daedolon (Daedolon)   2021-03-07 17:35:00
别的论坛已经有人嘲笑别人“因为好听而买器材”了呢
作者: yankeefat (本人内建试制51cm连装砲)   2021-03-07 17:35:00
我不太懂那句的意思所以有些人是为了难听买的吗?
作者: Daedolon (Daedolon)   2021-03-07 17:36:00
真是好棒棒,聋子也能评论器材,看示波器就行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3-07 17:37:00
像我?
作者: dzwei (Cout<< *p << \n ;)   2021-03-07 17:38:00
看示波器看不出太多所以然啦,他们看的是频谱反正这年头流行的是仪器听音乐,不是人耳听 (?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3-07 17:43:00
没 这年头流行看钢琴 看线条 跟 鬼之XX
作者: Timberlake (OhMy)   2021-03-07 17:50:00
感谢各位大烧说明
作者: ultimatevic (龟龟龟)   2021-03-07 20:39:00
不觉得ASR不好 他的测量如果自己可以解读还是很有价值的好不好听本来就跟失真多寡无关
楼主: takase (............)   2021-03-07 20:43:00
先不说耳机,ASR关于耳扩的讨论,已经引来两位原厂设计师,KG和Meier都出面回应了,我觉得还蛮有趣的...
作者: ultimatevic (龟龟龟)   2021-03-07 20:43:00
把ASR的推荐与否想成器材的还原能力可能比较恰当ASR拿来筛选噪声垃圾一堆的扩大器很有用
作者: thejam (Down In The Tubestation)   2021-03-07 20:51:00
太扯了吧怎么会好听就买了呢!?失真那么大耶
作者: lll156k1529 (吃鸡腿)   2021-03-07 20:58:00
但很多人看ASR就会变成 单纯看数据好的 跟 厂商骗钱的垃圾两种站长那样的方式用数据 也会导致这个结果
作者: dzwei (Cout<< *p << \n ;)   2021-03-07 21:16:00
以asr的角度去评论耳扩好不好,管扩一定都是垃圾啊。 管扩的thd要超过100dB很不容易欸,噪声跟晶体机比起来也偏大。可是好听且音响性不错的管扩但“数据差”一大堆呢XD 像我是不觉得BHA100是会比789差
作者: bh2142 (濒临绝种的Emacser)   2021-03-07 23:07:00
DAC测THD是很OK,但是扩大机的THD我觉得完全不是重点耳机喇叭这类负载跟串一个电阻测试不同
作者: Oswyn (Oswyn)   2021-03-07 23:47:00
扩的 THD+N 对与设定前后级的增益与音量多少还是有参考价值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21-03-08 17:30:00
推一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