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urgrandpa (林邹公)》之铭言:
: 检察官要确立的事实就是:这份EXCEL是柯文哲的收款纪录
: 因为你有收款的纪录,推知你有收款的行为
: 比如说我钱存到银行这个行为是用存摺作纪录
: 而不是我一定要去调存钱当天的监视器来判断我有没有存钱
: 当然你会说存摺是很严谨的,银行有内规,有各种手段确保存摺内容正确
: 可信度远高于一个EXCEL档案
: 所以检方的重点就放在如何证明这份EXCEL档案的可信度是足够的
: 这就是为什么要去调查核实上面的其他纪录
: 这1500认定的关键就在于法官心证认为EXCEL的可信度有多高
你又点到一个重点: Excel 在证据、在举证责任上,是什么地位?
其实,它就只是一个传闻证据!
它无法证明待证事实,也就是“收受1500万”本身。
传闻证据不是一无是处,还是有点用的,例如拿来否定证词、否定被告辩解,
但,
检察官你否定了证词、否定了被告柯文哲的辩解(Kangaroo! Kangaroo! )
就可以直接跳到待证事实“收受”已经证明?
当然不行!!
你还是必须回到原点:证明被告“有收受1500万”这件事。
这就是思考的陷阱。
当然你可以把它升级、升级成间接证据,
但你能间接证明到什么程度就是问题: 1500能间接证明什么?
1500万, 没错吧!
但你能间接证明“收受”和“对价关系”?? 能吗?
不行吧!!
又不是死亡笔记本。
閰王的生死簿,都能出错了。
不懂法律没关系,韩剧要看,例如:鬼怪、与神同行。
给法盲: 可以用的google 关键字
1. 传闻证据
2. 间接证据
3. 严格证明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