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ismail (晴天就该是这样)
2021-01-25 09:44:292020/7/18
※ 引述《aaaba (小强)》之铭言:
: 时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 https://i.imgur.com/ekQhx4X.jpg
: https://www.facebook.com/newpowerparty/posts/4257824354288888
: 港区国安法实施后,对各界的影响逐渐浮上台面,又以新闻媒体首当其冲。据报载,继纽
: 约时报宣布撤离香港,转进首尔之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英国《金融时报》也
: 正关注香港情势发展,以评估是否撤港。
:
: 纽时将数位新闻部人力迁至首尔,等于将原本该报驻香港三分之一人力配置移出,香港继
: 续作为 #亚洲新闻埠 (hub for journalism in Asia)的光景不再。台湾应该要问的是
: ,我们有能力承接这个战略位置吗?
:
: 而台湾媒体鲜少注意到的是,纽时虽然撤离部分驻港人力,但却强调“纽时将维持甚至增
: 加对香港转型的报导,并将香港视为 #中国之窗 (window on China)”。跟首尔相比,
: 台湾有着语言及文化上的亲近性,理应更有资格成为外媒的中国之窗。遗憾的是,这次我
: 们又输给韩国。
:
: 香港之所以在过去成为亚洲新闻埠,根据纽时报导,主要原因不外乎三点:对外资的开放
: 性、地理上邻近中国及媒体自由的丰富传统。台湾符合后两点,而政府未来可以在 #开放
: 性 这点做更多努力。
:
: 更别忘记,台湾与香港的公民社会紧密连结,雨伞运动及反送中运动的跨海社群连结即是
: 显例。外媒要关注香港甚至中国,台湾都是最适合的滩头堡。
:
: 外交部吴钊燮部长数月前曾推特发文:“台湾将会张开双臂以真诚微笑欢迎纽约时报、华
: 尔街日报及华盛顿邮报来台驻点”的说法。如今言犹在耳,可惜纽时选择了首尔。是否除
: 了双臂及微笑,我们还可以做更多?
:
: 时代力量曾经提醒,吸引外媒来台驻点绝非张开双手表示欢迎就好。台湾长期以来并不是
: 国际媒体报导的中心,外媒在预算有限的状况之下,在亚洲驻点的顺序通常以中国为首选
: ,香港居次,最后才是台湾,而在台营运形式也多以特约记者为主。
:
: 台湾作为印太地缘政治的热点,佐以语文及文化与中国的亲近性,加上民主政体与高度言
: 论自由,特别是新闻自由方面,也备受国际肯定。例如:《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
: 、《无国界记者组织》(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RSF)。台湾理应是外媒来亚洲设
: 点的理想国家。
:
: 我们或许无需在哪一个外媒于第三地设点斤斤计较,但政府更应该以更具战略纵深的思维
: 及实体资源,去思考在这一波 #亚洲驻点外媒大迁徙 中,拿出更诱人的条件,让台湾能
: 够承接香港的位置,成为下一个亚洲新闻埠。
:
: 这是远比大内宣更重要的事。
:
: 纽时报导:
: https://www.nytimes.com/…/med…/new-york-times-hong-kong.html
: `
: 时代力量发文:
: https://www.facebook.com/newpowerparty/posts/3995935143811145
: 附注、心得、想法︰
: 笑死,直接讲民进党在大内宣。但我觉得这事情也不怪民进党,毕竟中国及其控制的媒体
: 在台湾不断“打着民主反民主,打着自由反自由”,民进党政府也只能“师夷之长技以制
: 夷”用大内宣来强化本土意识。
2021/1/25
外媒被中国排挤出境台湾成为报导中国的窗口
https://www.voachinese.com/a/5749825.html
“当我听到这些美国记者被赶出中国时,我一点也不意外,他们并不是第一批被赶出来的
记者。”悠野曾在北京待了8年、香港1年,他在2007至2016年期间为瑞典媒体报导中国,
但在撰写了两名瑞典公民在中国被拘禁的报导后,2016年,他被中国列入黑名单,无法再
取得签证入境中国,辗转来到台湾。现在,他从台湾报导中国。
“如果你在中国登记为一名记者,这为你带来的只是更多的麻烦,而非助益。”悠野坦言
,这是为什么他当时不选择申请记者签证,而是持商务签证。他说,在中国持有记者签证
的记者,不仅会受到中国政府的监视、追踪,甚至也会让受访者一并陷入危险; 但在台湾
,台湾政府很愿意提供协助,也不会因为记者报导了“错误的方向”而吊销签证。
去年3月,中国政府宣布将多位美国记者驱逐出境,同时也限缩发放记者签证给国际媒体
,这些因此不得其门而入的外国媒体记者,在过去一年内陆续来到了台湾。现阶段的台湾
,成了这些国际媒体记者观测并报导中国的根据地。
据台湾外交部去年12月底统计,2020年全年新增登记了34位外媒记者,其中光是来自美国
媒体的记者就多达21位,涵盖《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原先派
驻中国的多位记者。虽然部分国际媒体因应疫情与美中摩擦影响,仅计画短期驻足台湾,
却也有媒体顺势规划长期驻点台湾的蓝图。
台湾外籍记者联谊会(TFCC)副会长William Yang告诉美国之音,中国政府去年将多位美
国记者驱逐出境后,许多记者现在都在台湾,也为台湾的外媒圈带来一些不同的面貌。“
大家可能也慢慢发现,从台湾报导中国不是一个不可能的现象,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去年
最大的改变吧。只是这样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台湾确实有一些外媒开始在思考,是不是
他们在这边会有一些比较长期一点的计画。”
一位去年由北京搬迁到台北的美国记者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美国记者被驱逐出境
)这很显然是美中双边的议题,而不再是新闻机构自身可以解决的,所以这得看拜登政府
如何与中国政府协商。只能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但我们现在没有看到任何中国政府想
松绑规定、让美国记者回到中国的迹象。”
引发这些国际媒体记者迁徙的,不只是去年3月北京驱逐美国记者的事件而已。随着中国
在去年6月通过香港《国家安全法》、加强对香港事务的干预,连《纽约时报》都不得不
作出因应,在去年7月,该报宣布将其香港的数位新闻业务迁移到韩国首尔。
“香港作为观测中国的前哨站已经不再可行了,所以我认为台湾有潜力扮演这样的角色。
”上述这位不具名的驻台美国记者透露,他们去年已经在台湾成立了分社,不只从台湾报
导中国,也会报导台湾。他强调,台湾的地位越发重要,这反映在台湾对抗新冠疫情的表
现上,还反映了美中科技战双边“脱钩(decoupling)”情势下,台湾科技产业的关键性
。
早先在2017年,无国界记者组织(RSF)就舍弃香港,在台湾台北设立其在亚洲第一个办
事处; 2018年也有《德国之声》在台北设立办事处,作为其报导东亚的主要据点。现在,
台湾可望迎来更多新的机会。
自2016年起常驻台湾的瑞典记者悠野(Jojje Olsson)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我认为
外国记者的社群会持续在台湾增长,或者至少维持相同的水平。”他说,许多国际媒体希
望他们驻亚洲的记者不要全部集中在中国,要是发生任何事情,风险都太大。
在台湾做新闻的自由度虽然高,但前述不具名的美国记者提到,从台湾报导中国也有其必
须得克服的其他挑战,比如,透过电话采访较难取得受访者的信任,除了有通话安全问题
之外,也较难刻划中国老百姓的真实面貌。
“如果中国政府愿意开放、反转他们驱赶外媒记者的政策,我们肯定会把一些在台湾的记
者派回中国。”上述不愿具名的美国记者补充:“但我们也会留一些记者在台湾,台湾确
实以它自己的方式变得更为重要了。”
你国际媒体要到台湾要先讲啊
不然时代力量2020/7发文说比政府大内宣更重要的事
结果在2020年不但新登记了包含美国数家重要媒体在内的数十位外媒记者
又有成立台湾分社,还有顺势规划要长期驻点台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