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转录] 壮阔台湾FB【不要让八位军人白白牺牲】

楼主: ReeJan (长巷里的长影)   2020-03-31 14:34:27
整篇写得避重就轻。
难怪军中故旧对吴怡农的评价不高
希望这一篇不是他写的,或者是他头昏眼花写的。
1.飞行训练不专业? 拜托,空军救护队是飞这款飞机最久的单位,你不知道空军用很久的
S-70C根本就是黑鹰系列的同系列机吗?正驾驶两千多小时飞行经验,你说空勤总队有训练
不足问题我还相信,空军救护队?
2.模拟机的仪器飞行? 吴怡农你在说什么? 你不知道这架黑鹰直升机只要把目的地告诉它
它就会自己飞到目的地去吗?还要手动操作的原因是要遵守民航法的规定不能入云,不然
哪会发生这个悲剧? 吴怡农你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3. 空军的阶级文化固然有问题,但这个事故并不在这个问题里。然后吴怡农真的不知道
副驾驶无法在正驾驶在操作时把操作权抢过来吗?
真的通篇都在骗不懂的
正驾驶就是避免自己被法办,避免自己犯法。犯什么法? 民用航空法!! 正驾驶不断跟台
北近场台确认时间地点在确认什么? 就是自己的航向与时间。
这架黑鹰直升机有非常先进的战术地图跟精准的GPS,只要告诉她目的地它就会自己安全
飞到了。
这是人祸!
这是没有军用航空法造成的人祸!!
我实在非常忧心民进党或者绿营都没有懂军事的人,台湾的军事该如何好好发展呢?
又,不是长得帅或当过兵的就不是军盲,这一篇就是个好例子。
※ 引述《aaaba (小强)》之铭言:
: 外突显了哪些制度上的缺陷?我们该如何降低意外再度发生的机率?
:  
: 许多疑问,必然有纪录可以回答。国防部虽然没有法律义务对外公开,但若以开放和透明
: 的态度来说明,将提升社会对国军的信任、回应对国军的期许。我们也希望立法院尽早要
: 求国防部针对黑鹰事件进行专案报告。全社会——包括每一位军人——都应该得到更完整
: 的交代。
:  
: 1 成军过程中的训练标准
:  
: 台湾的UH-60M黑鹰直升机分属三个不同单位。陆军航特部(陆航)采购的六十架黑鹰里,
: 其中十五架在2016年移拨给内政部空中勤务总队(空总);另有十五架在2017年起,分批
: 移交给空军救护队,取代服勤三十多年的S-70C蓝海鸥直升机(黑鹰的前身)。而这次失
: 事的直升机是在空军救护队的编制下。
:  
: 陆航与空总在成军阶段都有派学员到美国;也分别聘请由美国退役飞行员组成的“技协小
: 组”来台,协助“飞行”与“后勤维持”的训练,为期两年。
:  
: 空总飞行员的赴美《完训心得报告》指出:“美方对于系统认识、试讲、试教之能力要求
: 甚高...对于每一步骤之进行与处置,均要求机组员须正确并提前告知,前后舱之任何行
: 动均在互相掌握与知悉下绵密进行,由其机内外空域视察...系统监控与安全视线交叉互
: 补...等飞行中潜在危机的掌握,每次飞行后之归询检讨由美籍教官讲评飞行状况,并分
: 析缺点或改进建议...”。
:  
: 空军救护队为何没有比照办理相关训练?空军救护队接装时的受训课程,跟陆军与空总在
: 美国的受训内容,有什么不同?接机的两年多来,空军救护队有没有参考美国“技协小组
: ”给陆航与空总的结案报告?若有,参考了哪些训练内容、又做了哪些改进?
:  
: 国防部官员在2月的记者会解释:空军救护队“已经成军,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我们都
: 会恢复到常态的训练”。之前的训练与“常态训练”有何不同呢?
:  
: 2 模拟机的训练
:  
: 模拟机是飞行员训练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地面上安全地演练各种紧急状况的应变处置,例
: 如直升机进入云层或能见度下降而无法目视地面时,从“目视飞行”转换为“仪器飞行”
: 的标准程序与操作。
:  
: 空总受训人员《完训心得报告》的第一项建议便是“持续模拟机训练之必要性”。他们的
: 报告说明:“对黑鹰机种之认知,咸知模拟机训练的重要性,尤其是紧急程序发现的征候
: 与处置,与仪器训练及自动化飞行操作,许多情况无法使用实体机训练,除安全考量外,
: 仍需高额成本与风险顾虑。唯有建立模拟机定期精进课程,获得专业师资与硬件方能提升
: 人员素质且增进信心与能力”。
:  
: 在2月的记者会上,国防部官员表示,失事的两位驾驶去年分别操作了四次模拟机,而最
: 后一次则是在意外发生前的一个月。不过,在民视记者叶郁甫的追问之下,国防部也坦言
: :两位飞行官先前所操作的是蓝海鸥模拟机;而最近一次到新社营区操作黑鹰模拟机,是
: 在去年三月,距离失事已达十个月之久。
:  
: 据了解,陆航在新社建置了两套黑鹰模拟机,每周分配固定时间给空总以及空军救护队的
: 飞行员。按照陆航的内部规定,黑鹰模拟机的训练必须达到每季三架次的标准,每架次约
: 莫两小时。空军救护队应该说明:空军飞行员的标准是多少架次与时数?在事件发生之前
: ,飞行员接受模拟机的训练频率为何?蓝海鸥跟黑鹰模拟机的训练内容和操作系统是否有
: 所不同?这次的意外之后,空军救护队又做了什么调整?
:  
: 3 国军的组织文化
:  
: 最难以克服的挑战,或许是国军严明的阶级制度与管理文化。
:  
: 一位现役直升机飞行员和我们表达:“最大的问题是文化的问题 。过于僵化的阶级制度
: ,或许才是这次事件的主因。训练面向的问题绝对比文化层面容易解决,但是文化不去改
: 变,再严谨的训练都没有用。”
:  
: 根据联合报记者程嘉文的报导分析,直升机即使进入云层,只要将高度拉升,并及时转为
: “仪器飞行”,也许就不致于撞山。然而,选择爬升高度后再下降所要耗费的时间,就有
: 可能延误参谋总长的行程——为了如期达成长官交付的任务,时间压力或许是驾驶决定维
: 持目视飞行的原因之一。
:  
: 另外,当驾驶发生空间迷向或判断失准的状况,另一位驾驶理应可以要求接杆协助处置。
: 在失事前的最后十秒,云雾极有可能已覆蓋下来、影响能见度,导致无法掌握离地情况。
: 国防部在记者会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当时直升机非常接近地面,副驾驶两度提醒高度,正
: 驾驶虽回答“知道”,飞机高度不但没有爬升,反倒持续下降。军中的飞行员提出一个疑
: 问:“是否代表当时正驾驶已经产生空间迷向?副驾驶在此时是否应适时接手操作?”正
: 副驾驶之间的阶级落差是否也影响当时应处方式?
:  
: 实情是否如此,目前的公开资讯(并不包括机舱内的完整录音档)无法证实,但也提醒了
: 我们,阶级文化也是事件的潜在因素。
:  
: 我们一直强调,应受检讨的是制度,不是个人;无论驾驶、空军或国防部,都不该是被责
: 难的对象。我们必须协助国军改善组织文化,容许下属做决策的空间——正确的判断,不
: 应该受到官阶高低的影响。
:  
: ▋纪念碑的意义
:  
: 昨日,八位殉职军人的纪念碑正式落成。
:  
: 也许,面对悲剧,“不追究”被视为一种宽容、或对受难者家属的体贴。但既有的问题不
: 容搁置,因为各个环节所牵涉的,可能是国军弟兄姊妹的生命安全。我们必须严肃思考所
: 有可能因决策而造成的遗憾,并诚实检讨体制内长期习惯的形式主义。
:  
: 我们认为,记取沉痛的经验,勇于改变现状,才是展现对国军英烈的尊重。
:  
: 我们期待,政府向每一位持续为国家效力卖命的飞行员以及军士官兵承诺:国军从此时此
: 刻,一切将有所不同。
:  
: (图片来源:军闻社)
: https://www.facebook.com/thrivetw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