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2018,最好的一年| 冬川豆

楼主: vikk33 (陈V)   2019-01-09 19:04:21
1.转录标题︰
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请写名称
2018,最好的一年| 冬川豆
1.转录网址︰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ftt.tw/DyWIH
2.转录来源︰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 他板文章可免填※
冬川豆种子不死
3.转录内容︰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历史没有真正的休止符。关于节点,惟有说明其开端,不能说明其结束。一切标注时间节点
的“终结论”,都是在说明开端。所谓“终结”(end),不管是“历史的终结”,“理
性的终结”还是“人的终结”,都是指,到达其目的。世界学术舞台上出现的历史终结论
,都是在亚里士多德运动理论的三分法——潜能、实现和隐德莱希——的意义上提出的。
事物都在潜能-实现的作用中运动着,但又以隐德莱希为根本的实现。这一根本的实现,
就是其目的。从原因来讲,就是目的因。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宣布了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时代的终结。他的意思是,这个时代已经来
到了政治和经济自身逻辑发展的最高点。其它或者往后都是变体,并且这种变体只能越来
越坏,不可能变得更好。“史前之人”是未进入这一伟大构形的塑造之中的人,“历史之
人”是参与这一伟大构形的人,“史后之人”是享受这一伟大构形的成就,又在消耗和变
异这一伟大构形的人。
hhh历史终结论看似是对线性时间观的历史性总结,是“末世论”的世俗版。这就类似于
人们对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从感性确定性-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的精神逻辑史
的理解一样。但人们忽略了这种终结论的亚里士多德背景,也即,这个终结不是消灭,而
是开端或者原因。人类意识因为到达世界精神而终止了运动,并不是说世界精神的消亡,
而毋宁说,世界精神作为开端,将重启另一个运动事件。这个重启的事件可能是“新”的
事件,但也可能必须在“同一物的永恒轮回”上来理解。
历史终结论不仅揭示了人类历史的一个小阶段——也即由英语诸民族所领头的、由欧洲小
语种语言的诸民族以拥抱和抵制态度艰难呼应的西方式新的普遍性的成功— —,同样也
揭示了人类历史的本质内容——也即,人类精神有其出生、发展、繁荣和衰弱的季候特征
,蛮族和文明只有相对性的意义,而不是绝对性的递进层次。历史终结论由此表明自己是
比线性时间观更为视角高远和富有包容性的时间观——一种循环时间观。
hhh循环时间观鼓励我们接受文明的高峰,同时不惧文明的低谷。世界可能不是越来越好
,而是越来越差。如果你感觉“世界越来越差”,那你大概率是以上一个(或者异域的)
文明高峰所树立的普遍性原则为范型在理解世界;如果你感觉“世界越来越好”,那你大
概率是一个“史前之人”或者“历史之人”,你作为“史前之人”还根本没有摸到下一个
文明高峰的边,或者说,你作为“历史之人”正在创造著一个新的文明奇蹟,你对这个未
来有莫名的兴奋。
2018是最好的一年。东亚,作为人类自古以来迁徙脚步的末端以及近代科技文明传播的末
端,在最近的三十年赢得了典型的东亚模式的成功。从亚洲四小龙到巨无霸桂枝的改革开
放,都是同一个东亚模式的正常表现。这个东亚模式的根本内容不是儒家伦理影响下的资
本主义精神,也不是现代官僚主导经济建设的官本位意识,而是来自文明中心对于文明边
陲的技术和文化输出。西方对于东方的技术输液管道,是东亚模式的核心内容——其它各
种或有或无的正面影响都只是对它的注脚。然而,没有输液管这个正文,注脚是毫无意义
的。
hhh相比于“以石油换食品”来说, “以市场换技术”属于更为高级的经济发展模式,因
为它摸到了文明的核心机密,但它自己还不能产生核心机密。这涉及到对于技术的一个重
要特征的理解。拥有一个技术,并不等于掌握了这个技术的机密。因为技术的特征在于日
新月异的变化和创新,通过交换而现成得到的技术,总是比通过研发创新而在更替中的技
术,慢了一拍或几拍。我们知道,在技术的时代,落后的技术只是市场中的专利和生产力
,但不是技术本身。
因而,东亚足以傲人的经济成就,其实是西方文明的烟火。这种烟火有时候比西方世界本
身更为灿烂好看,比如超级都市和摩天大楼在东亚拔地而起,其规模已经超过了西方。东
方能够养活其庞大的农业人口,首先依赖于来自西方的化肥。而东方所有商业模式的成功
,都源于西方范式的首先确立。“模仿”是东亚模式的核心要义。最近十几年的互联网的
模式创新中,都有西方的影子:qq之于icq,百度之于谷歌,校内之于脸书,微博之于推
特,支付宝之于paypal,淘宝之于亚马逊,滴滴之于uber,美团之于Groupon。投资业界
都有这样的“简单思维”:你的创新在西方有没有对应的先例,有就投,没有就不投。
hhh真正的创新和真正的模仿,可以相辅相成,并且都值得尊敬。与其说东亚模仿模式是
一个丢脸模式,毋宁说它就是西方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世界分工的自然组成部分。
因为科技创新并不是以某种人为手段垄断在西方,而是自发的聚拢在西方的。或者说,哪
里有真正的创新,哪里就是这个现代文明的核心高地。东亚的低洼性质,并不源于一只看
得见的手的压制,而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自然调配起作用的结果——比如说,任何地方的人
们都天然地想到,去西方留学是最高选项。
并且,模仿中不可能没有创新。东亚最为成功的模仿者是日本。“脱亚入欧”的最初倡导
者福泽谕吉所提出的这个革新口号,从其最切身的关切来看是脱离“儒学”,学习“(荷
)兰学”,从最深远的影响看,则是学习一种创新,并将之打磨成完美工艺。日本思想家
在百多年前就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带领人民寻找模仿的正确道路。日本的光学仪器制作取
得了世界领导地位,日产单反相机盛极一时,这是其“模仿中创新”的典型成就。但是,
相机敌不过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首先淘汰了胶卷,然后淘汰了相机。这就是创新和模仿的
区别。日本之所以作为成功的模仿者而成为创新者真正的朋友,就在于它理解了这种区别
,并且按照自己的位置来行事。日本人看重的下一个模仿重心是机器人,也体现出某种固
有路径上的优势。
hhh创新者有创新者的道路,模仿者有模仿者的道路。德国在“偶然”爆发的一战中所代
表的同盟国和英、法、俄“偶然”结成的协约国看起来还有争夺谁是创新者谁是模仿者位
置的意味,一战的结果则表明,迅速崛起的普鲁士只具备模仿者的后发优势。二战德国则
再次从苏联经验吸收而来的意式法西斯和德式纳粹模式中把模仿者的后发优势以更加极端
的方式发挥出来,干预创新者所积聚起来的世界体系正能量。对于模仿者来说,后发优势
是一个神奇的词汇。虽然历史就在眼前,但历史总是会循环。
2018年的美国比英国更强大。2018年的东亚比德国更弱小。20世纪的德国具备科技创新能
力,只是在制度创新上盲信普鲁士军国主义的经验。而21世纪的东亚帝国既不具备科技创
新能力,也不具备任何制度上的成功经验。力量的对比仅仅在ZTE事件上一触便知,有人
掌握了局势但不敢小觑对手,有人吃了暗亏知道不能正面硬扛。一个典型的英美式司法审
判案例,结束一个帝国作为世界体系中的模仿者的挑战野心。2018结束了一场可能世界里
的世界大战。
hhh 2018是东亚帝国的东亚模式的最高峰,是技术输液管连同世界市场慷慨馈赠的顶点。
这一天当然并不是东亚模式的结束,而是达到了东亚模式赖以成功的最高点。2018是东亚
模式的最好一年,它达到了东亚模式的顶峰。在顶峰上往下看,甚至连“自力更生”也让
人毛骨悚然,这无非意味着“关起门来”。而如果我们意识到,东亚模式的成功秘密不在
于“靠自己”,而在于“靠别人”,那么,确实,一切关于“自己”的事情都是空话。
甚至连“创新”的口号,也无非是一句空话。空洞的创新只能播下骗局的种子。当人们尝
够了太多的骗局,甚至连创新本身也会成为贬义词。这是东亚“内卷化”的某种缩影。聪
明的意思是滑头,因而“老实”成为最中庸的评价;创新的意思是骗局,因而“本分”成
为最好生活的评价。从一种现成意义来讲,东方砖制主义适合于东亚人民;但从一种可能
意义来讲,惟有突破东方砖制主义的束缚,它才有希望。东方砖制主义是创新的绊脚石,
因而也是东亚人民自身的政治和心灵解放的绊脚石,是东亚未来成功的绊脚石。
hhh科技创新并不具备固定的模式。它是一种心灵“突变”的事业。用科学哲学的术语来
说,每一次创新,都是思维上的范式转变。因而,理解范式以及突破范式,而不是学习既
有的科学文化知识,才是创新的本质特征。创新关系到的是心灵的自由,而不是知识的积
累。知识可以压缩在大容量的储存介质中,而创新才是创造知识的途径。没有心灵的自由
,就不会有知识的累积。这一点必须在人们学习和储备知识的阶段,也就是小学和中学的
阶段,同时领会和学习到。文科作为探索心灵自由的核心领地,拥有着开创科技创新的隐
秘源泉。虽然哲学、艺术、宗教和科学是不同的领域,但它们的创造模式却是完全一致的
,人们都会在其中进入一种神乎其神的创造性体验。
20世纪的科学家抛弃瞭望远镜的世界,而越来越多地关注显微镜下的世界。这固然有其商
业利益的引诱,但也有本身研究的便利逻辑:带有哲思性的天文学在宇宙起源的诸种假说
和微观粒子的各种发现上停留,并且在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之上显得异常尴尬和不安,
而微观世界的材料合成和基因研究则显得大有作为。2018年基因编辑婴儿的出世,损害的
不仅是基因科学研究的伦理,同时也暴露基因科学的黑洞:一种类似量子力学的困境。科
学应该适时地仰望星空,而不只是关注自己生存的周边环境。对于生活细节的改善并不能
改善人类生存的根本困境,它只能增加人们对固有生活模式——也即固有科技主导之下的
体制性总座架(海德格尔术语,指技术形成了一整套体制化力量,虽然人发明了技术,但
人被技术主宰) ——的依赖,而不能为人类生存创造根本的可能性。
hhh人类生存的根本可能性在于迁徙和拓殖。2018年的马斯克火星殖民计划是人类层面的
想像力。将人类既有资源用于寻找新的栖居地和新的能源,至少与用于改善人类生活处境
有着相同的重要性。人类文明会因为技术的座架性而陷入既成路径。这个路径如果缺乏足
够有力的野蛮人的入侵,将无法打破和重生。
4.附注、心得、想法︰
东亚洼地
也就是支那
那群搭便车接受秩序输入
还自以为是大国崛起的费拉屁民
只能
等待八个大大乘大洪水而来
沦为齐米或是张献忠的奴隶
剩下少数安全的龙骑兵地区
只有被殖民方可得救
届时
中国将不复存焉
余下的少数龙骑兵地区
只能在
星条旗下成为如同班图斯坦的歧视炼低端
或者
在太阳旗下
改名换姓改变母语成为下一代皇民
作者: caelum (杨威利)   2019-01-09 19:21:00
不错,和福山的历史终结.....有87%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