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台湾不该是北京踩死的蝼蚁,美国更不是这

楼主: vikk33 (陈V)   2018-09-12 16:59:02
1.转录标题︰
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请写名称
台湾不该是北京踩死的蝼蚁,美国更不是这么看的
1.转录网址︰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3555
2.转录来源︰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 他板文章可免填※
关键评论网
3.转录内容︰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文:赖怡忠(读错书,入错行,生错时代的政治边缘人)
话说不得罪两边,但行倾中远美之实的中立谬论
针对美中越演越烈的白热化竞争,国内一直有种说法认为台湾很倒楣,夹处在美中两强之
下动辄得咎。因此台湾更需仔细小心不要得罪两边,以免被卷入这个漩涡无法自拔。这个
逻辑就延伸出讲话需要避免激怒中国、与美国及其盟邦不要太过接近以免被中国找机会报
复等。当中国开始爆打台湾,就指控这是因台湾与美国及中国最敏感的国家(就是日本啦
)太过接近所致。
这些人会建议台湾的新南向政策需要考虑与中国合作的空间,“以营造和缓气氛”。但另
一方面,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友台措施被当作是口惠实不至的嘴砲,因为川普政
府可能会把台湾当成交易的筹码。但中国提出对台31项,就认为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要全
面关注。
这种说法表面上是两边都不要得罪,但实际上是要求台湾不要得罪中国,但没说要台湾注
意美国的感受。因此是倾中远美的代名词,只是现在美国十分强势,不好意思说要远离美
国,因此强调不要得罪中国,反正与美国接近一些就会被中国讨厌,不得罪中国的结果就
是与美国保持距离。
我们不想对这种以两边不得罪为名,但行倾中远美之实的主张浪费时间。只是主张台湾在
美中竞争态势下须与双方保持距离的观点值得进一步讨论。因为这个判断牵涉到对美中现
存竞争关系的本质性解读,尤其要问的是:这是个长期结构性现象,还是个短期、与川普
个人相关的现象的问题?
美中竞争是短期还是长期现象?
国内朝野的主流看法多认为这是短期现象,主张这是川普为了提振期低迷支持率而出的险
招,如果期中选举共和党胜利,川普就会将利得落袋为安,顺势结束经济战,如果民主党
胜利,那么川普的经济战就更无以为继。因此不论如何,期中选举后美中关系会面临再调
整,过去的高争议状态会停止,美中关系会出现缓和。台湾在这个时点上就是静观其变,
此时倾中固然没好处,但与美国接近可能在3个月后还是会被卖掉。
但如果这是长期现象,美中正在进行的是一场攸关未来30年的结构性冲突呢?台湾不及早
站对位置,可能届时会被美中双方同时测试,中立就会变成孤立,那时不仅是战略梦魇,
连生存都可能会出问题。
说这可能会是长期现象有很多迹象。
首先,美国经济战的重点不是贸易赤字,而是造成贸易赤字后面的政府政策,因此美国就
不会对中国一次性大手笔采买的作为买单,强调中国的出口补贴、非关税贸易障碍、国家
出面主导对美国技术的系统性窃取、对付“中国制造2025”等,每一项都是对中国行之有
年的政府政策亮剑。相较来说,美国提高对中国输美产品的关税反而是小事一桩,意在要
求美商与其他外商须注意美国现在的态度,暗地里鼓励这些投资从中国转向其他国家。只
要中国的态度不改变,美中经济互动交流的降低就是必然结果,而川普政府似乎对此不以
为忤。
此外,如果说川普只想赶快获利了结,为何中国派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来美国会谈时,美
方什么都不给?照讲当中国已经在示弱,派然人过来想要结束经济战时,如果无意持续进
行经济战的话,美国就会利用这个机会取得成果并宣称胜利,以便在11月期中选举兑现才
是。但川普反而说无意与中国谈判,还要再增加2000亿美金等值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似
乎这场仗还要再打下去。
一般来说,一旦竞争关系长期化,敌我关系就会很分明,其他与这两个互相敌对国家有密
切关系的他国,要做的就不是两边不得罪,透过游走两边以取得利益,而更像是做出清楚
的选择以站好位置,之后根据这个位置所给予的筹码,再向敌对国协商以获利。今(2018
)年以来日本与印度的例子,似乎提供重要的例证。
随着今年美中竞争态势日烈,我们却看到日中关系出现好转,印中关系也逐渐稳定,一个
是习近平最痛恨的小日本,另一个去(2017)年才与中国在边境展开军事对峙2个多月的
印度,现在的关系反而出现转机。
前述的国内评论家会说这是中国能力强大,加上这2国领袖对川普总统都不太信任,这使
得日印两国认为须与中国和解,以游走美中之间,否则“会被美中竞争夹杀”。只是事实
的发展却不是如此。
日本与印度这两国在美中之间,明显是有着亲疏远近之别。日本是美国的铁血盟友,也是
过去10年美国在亚太区域发展3方合作的关键伙伴。美国的亚太政策从过去双边扇形架构
转向“美日同盟加一”的3方合作,日本都在其中。中国虽想分化美日同盟,但无法挑战
日本与美国紧密合作的实态。印度虽然不是美国的正式盟友,却是美国的“非北约主要盟
邦”之一,更是近年来最多采购美国武器的国家,美国海外军演也是与印度演练最多次。
更重要的是,当美中竞争态势明确化后,日印都没有公开要求美国停止。这些事实显示日
本与印度在美中发生大竞争时,基本上与美国站在一起。中国对此心知肚明。
日本与印度因美中竞争而获得对中利益
日本的确在今年有意盘整对中关系,这与安倍晋三希望以此铺陈和缓基调,为2020东奥以
及其念兹在兹的修宪营造气氛。事实上日本并未因此在南海议题不提国际海洋法,或是仲
裁庭判决,日本也没因此就把自己与印度发展的“亚非自由成长走廊”加了个不排除与中
国合作的尾巴。美国依旧是日本的坚强盟友,日本没有因为美中竞争而担心被美国拖下水
与中国对抗,“成为美中竞争的夹心饼干。”
根据日本媒体报导,正是美中竞争的白热化,才使得日中和缓气氛得到机会。中国不愿意
在与美国打经济战如火如荼时,再多开战场备多力分。这是为何中国一反去年对日本反应
冷淡的态度,开始积极回应日方的需求。安倍预计今年底前会访中,习近平也应允明(
2019)年春天访日,完成日中首脑互访。如果没有这个美中经济战/全球地缘竞争的外在
因素,日方对于安习会不是有信心的。
印度的例子也很有趣。去年印中出现洞朗危机,两国军事对峙2个多月,是在金砖峰会举
行前一周得到解决。以去年金砖国家普遍褪色的状况,如果印度不参加,这个金砖峰会就
无法称之为成功,因此外界不会认为是印度面临中国压力采单方面让步使洞朗危机得以缓
和。
随着美中232、201、301等系列的贸易战跟着出笼,习近平主动邀请莫迪4月访问武汉展开
印中非正式峰会。之后印中的确关系有所缓进,外人多以现在是“后武汉时刻”(
Post-Wuhan Moment)来称呼现在印中关系,并与先前的印中关系作区别。以习近平在武
汉峰会什么具体协商议题都没提的发展来看,这肯定不是中国想与印度协商什么,而是领
导者在战略层次的对话。
戮力“有所作为”的习近平会愿意主动邀请莫迪展开双边峰会(除了对美国,中国很少对
其他国家领袖提出这种要求),也似乎展现与日中关系同样的逻辑。面临美中关系接二连
三出大事,习近平界就不愿中印关系再出乱子,因此主动邀请莫迪来聊聊,希望建立战略
互信,管控双边关系。由于印度对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QUAD”本就有自己的看法,因
此莫迪在香格里拉对话时不提“四方安全对话QUAD”不能就认定是因中国要求所致。毕竟
印度还是持续参加四方安全对话的其他资深官员会议,且强调印太秩序是需要包容每个国
家,不能因其大小与实力的强弱而有差别。
日本与印度似乎是美中在大竞争棋局获利的一方,不担心被美中竞争卷入的问题。日本是
美国的盟邦自不待言,但与台湾同样被美国国家安全副顾问薛德丽(Nadia Shadlow)列
为伙伴(partner)的印度也是如此,其间的意义就需要仔细咀嚼。
You Are Only as Weak as You Think You Are
当然台湾的实力与日本、印度相比差很多,可是在国际上台湾并不是小国,既是排名前25
名的经济体,前15名的军事力量,还是受尊敬的科技岛,也拥有高素质人力,加上位居绝
佳的地缘战略位置,难怪日前来台的前北约盟军最高司令史塔伏瑞迪斯(James
Stavirdus)在台湾演讲时,会将他那本《海权争霸》一书中,把马汉当年主张需拥有台
湾的逻辑再说了一遍。
台湾社会往往会认为与中国相比,我们是微不足道,随时会被北京一脚踩死的蝼蚁,但其
他国家却不是这么想,世界首强的美国更不是这么看。正因为台湾实力足够,美国才更愿
意信守对台湾的承诺,毕竟谁会为了一个必输的牌局还下注跟进呢?去年底的美国国安战
略也说得很清楚,美国希望一个强的盟友/伙伴,不需要一只弱鸡。
国际政治往往有个不言自明的说法:“Perception Matters”,或是更进一步说,“
Perception is Reality”。只有把自己当成弱者,并以这样的方式处理对外事务,自然
就会让人家也把你当弱者,届时“The Strong Does Whatever it Wishes, The Weak
Suffers Whatever it Must”的处境就会出现。日印的经验,证明美中争议所引发其与中
国关系的发展,不见得是国内某些论客的悲观主张。其间最大的差异,是这些国家让中国
知道,中国的作为会产生北京不愿看到或是无法预期的后果。
北京今天似乎可以对台湾为所欲为,正是北京以为台湾因为没能力反击所以才什么事都不
敢做,因此自己认为怎么样对付台湾都无需付出任何代价。北京必须被以各种方式提醒其
认知是错的,这是要改变北京一有事只敢找台湾出气之负面循环(北京不敢找日本、印度
)的重要关键。
4.附注、心得、想法︰
following captain United States
Via vitae et veritatis
作者: a7788783 (猫仔贤)   2018-09-12 17:04:00
好吧,内文省略,看到ID先嘘再说。连续转贴,真有心得想法就好好分析,这么喜欢贴也只是让人变看到ID直接省略。
作者: shirman (幼稚小鬼)   2018-09-12 17:13:00
唉唷,转贴无意义文章的那么多,捧中不嘘,偏偏郑重思考台湾战略的文章就嘘了
作者: sleepcat612 (睡猫)   2018-09-12 18:53:00
除了会转贴还会什么?
作者: StrayCats (离猫)   2018-09-12 19:52:00
支那人心很脆弱的,不要搞的满地碎玻璃好吗
作者: shirman (幼稚小鬼)   2018-09-12 21:05:00
哗!我吓了一跳,好像有人还真的怕这篇文被看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