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ayuyang (Cloud)
2018-08-31 23:03:11柯黑定义:曾经无脑黑柯过
这几天看了 呱吉的政见
发现...
原来议员也有政见的= =
之前提倡的拉下柯黑议员
主要目的是让柯文哲能受到更合理的监督
但是 议员似乎不只有监督这一个面向
就像教授有的专职研究有的专职教书
(选民服务就....算了吧)
议员监督市长 也只是评分议员的其中一个方法
无脑黑柯 假设就让他在 监督市长拿0分好了
那假设这个议员在其他方向做得不错呢?
我很好奇...这样只用黑不黑柯来评论一个议员是否合理?
甚至说 一个更全面的评论议员的标准 应该是什么?
大家讨论讨论吧~
作者:
tomer (卯月影)
2018-08-31 23:07:00一个议员质询时只会用意识形态和情绪、无法理性表达意见,甚至立场偏颇曲解市府施政,要怎么让人民相信他讲的论述不是空话?
柯文哲 本身就是照妖镜--议员拿不出真本事就会被识破
作者:
sevenly (我是烤鸡)
2018-08-31 23:16:00事实上大部分选民是看议员选民服务做得好不好来投的 X黑与否不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作者:
physheepy (~羊~乘着风中的羽翼)
2018-08-31 23:16:00大哉问! 其实有稍微在关心议题就知道 问政是难度很高的专业 许多市政议题是需要花很多功夫研究的可是台湾的选民在意的是议员有没有跑红白场 帮不帮关说议员整天搞这些 哪有办法专心在研究市政上所以我觉得把标准降低到 论述合逻辑就算及格了即使以这么低的标准来看 大多数现任议员都是不合格的
对选民来说 服务处办事效率高不高 远比 质询 重要
那就选论述好又不乱抹黑人的就好啦!台湾的选民要提升对候选人水准的要求,不用把标准降那么低吧!老议员论述好,新议员搞不好论述更好更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