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阳山》习近平高举“不干涉”外交大旗
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3月16日在北京与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了会谈,双方签署政治、经济、投资、能源和航太航空等领域的双边合作协议,推进了总额高达650亿美元的合作计画。
萨勒曼国王对“一带一路”表示赞同,也想利用中国过剩的产能建设港口和机场。沙国目前正面临经济、社会和安全保障的巨变,油价走低对沙国财政已构成了直接打击。在沙国内部,年轻人对于自由受到严重限制的现状也日趋不满。目前萨勒曼国王与王储正在推进“摆脱石油依赖”的改革,力争在2030年成为不单纯依赖原油收入的国家。
在中、沙首脑会谈中,一致同意将在反恐措施等领域展开合作。由于新疆维独暴力事件不断出现,大陆希望借助沙国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抑制背后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双方也确认将深化习近平在2016年1月访沙之际达成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沙国国王时隔11年之后首度访华,已引起了亚洲与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近年来,大陆采取务实主义的外交路线,重视和世界上不同文明体系国家的对话与交流,同时也尊重不同民族和地区因发展阶段相异而采取不同的制度和价值选择。基于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和独特的文明传统,大陆绝不硬将自身的价值标准强行置入,同时也维持双向的和平交往,争取互利双赢,这种不干涉政策正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主因,也是它成为大中东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关键因素。
相对地,在阿拉伯之春和颜色革命中,美国与欧洲采取干涉主义政策,强调自由民主才是普世价值,必须强力推广到全球各地。但如何在推翻威权政体之后重建民主,建立强势与稳定的政府,以及持续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成为干涉主义政策的最大挑战。
但美国的做法却是失败的。希拉蕊担任国务卿时支持利比亚叛军以武力推翻强人格达费,表面看来是颠覆了威权专制,实际上却因无法控制叛军,反而造成美国大使和其他外交官惨遭杀害,既不符合美国的自身利益,也无法解决利比亚的民主重建问题,最后甚至造成欧洲严重的难民危机。川普总统却表现出一派事不关己的态度,拒斥难民,可说是干涉主义的严重失败。
相对地,中国大陆对大中东地区的具体做法则是,进口中国缺乏的能源和原料,出口各类相对廉价的工业和服务业产品,同时提供大中东各国必要的基础建设和技术资源,协助各国培训人才队伍,以发展各项建设。这是平等互惠的双赢策略,却不会带来干涉政策的沉重后果。
至于沙国转向中国与亚洲的原因,主要是美国对沙国的依赖正在减弱。由于油页岩大量生产,美国不再像以往那样迫切需要中东原油。而美国在欧巴马政府时期与伊朗和解,沙国又是伊朗的死敌,与美国的亲密关系因而削弱。基于此,沙国乃积极推进外交多元化,并改善对中国与亚洲的关系。
这正是习近平的外交选择,也可说预见了不干涉政策的成功。
(作者为金门大学教授)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321005806-26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