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出尽”? 国民党蓄势反扑…
http://www.my-formosa.com/DOC_104712.htm
“你们不能出钱,我负责。”面对屏东渔民渔船队登上太平岛,渔业署要裁罚。吴敦义专
程跑到渔港,拍胸脯保证说,“找几个朋友就解决了!”
“再度捕获野生马英九”,一名山友在脸书社团表示“石门山巧遇前总统”。照片中马英
九帽子反戴、带着手套、太阳眼镜,手还拿着登山拐杖,并背着后背包。
对于吴敦义动作不断,极可能挑战国民党党魁,洪秀柱则对友人说,“很好啊!”洪秀柱
甚至还宣称,“我当主席,吴敦义选总统,这有何不可?”
立法院终于通过了“不当党产”立法,行政院也即将由顾立雄出任主委担纲追讨,国民党
却不是哀鸿遍野与凄风苦雨,各路人马反而搏感情、深入乡间,喊话…动作频频?
因为国民党各山头都认定了,国民党利空出尽,只要敢争,稳赚不赔。
并不是国民党山头太乐观,当王金平和詹启贤的“党产立法这一役是打不赢的战争”形成
共识后,国民党能做的就是看似穷尽一切努力阻挡,却是以一支偏师,如立法院三十五个
立委以议事规则拉长战线,反正死猪不怕开水烫,社会形象在谷底的国民党立院党团也伤
不了什么面子。
然而透过立院的表决战争,国民党立院党团等于是一场“练兵”,不再是一盘散沙;接下
来的所谓释宪等等议题,都是旷日费时,迟迟不会有结论,国民党党中央只是故作姿态,
表态并非不战而降。难题,却是执政的民进党政府,如果没办法有立竿见影的指标大案能
彻底成立,党产议题反而变成是民进党的“大巨蛋”…
据私下和一些国民党山头深谈,确知国民党各路人马已经确定真正的战场是2018年的地方
大选,而2017的国民党党主席将掌握提名权,这也是各路山头已经开战的原因。
国民党蓄势反扑,就是看准了2018年的地方大选,国民党稳赚不赔,2014年九合一大选,
国民党的盘面已在谷底的谷底,基期这么低,2018年不管怎么选,国民党的席次都会更好
。
更重要的变化是,这半年以来,蔡英文政府绩效不如预期,不满意度增加的局面,又让许
多对民进党并无感情之四、五十岁中产阶级心绪浮动。
这种浮动,特别是所谓的五、六年级生目前正流行的“同学会”上,频频看到交头接耳,
许多人蓄势待发转换人生跑道,或者正在串连讨论时事…
不要轻忽这批五、六年级生,他们是台湾出生率最高的一代,每年出生率是四十几万人,
是“太阳花世代”出生率的两倍以上,而且经历过台湾经济的黄金年代,奋斗二、三十年
,经济上多数都已无后顾之忧。
这些数量约六百万名的“启蒙世代”,大概是三十五岁到五十五岁的选民,经历过台湾经
济起飞、民主启蒙的黄金年代,也经历过陈水扁和马英九的欺骗与恶整,他们不会单纯的
因为国民党烂,就愚蠢地认为民进党好。
他们对政党并没有绝对的忠诚度,也没有统独意识形态之綑绑,他们从出生到成长就是在
台湾,没有大中华的历史乡愁,也没有日治时代的浪漫追思…但是,走过民主,他们相信
制衡,会对执政党相对严苛,对在野党有所包容,这心态,就是国民党中央目前正在经营
,期待从谷底翻爬的基础。
民进党一直有一个错觉,六百万“启蒙世代”当中,并不是只有“学运世代”,事实上,
当时,国民党也曾经用心争取培养过这批人,而这批人因政治局势演变,近来二、三十年
当中并没有投身公共事务,却因学有专精,反而是更大领域的中坚份子。
这批人,多数并未必具有国民党籍、可能从来没踏进国民党中央过、甚至连国民党台面人
物可能都没有当面聊过,多数并非专业的政治工作者,分布在各行各业,各有点小成就,
这批以四十到五十岁的专业中产阶级,对政治一向很关注热心,事实上,在他们年少轻狂
的岁月中,都曾有过高度参政意愿。
这是蒋经国晚年和李登辉刚接大位时国民党组工会时代就布的桩,在解严前旧国民党工体
系中,当时组工会关中就提出,国民党政权只依靠地方派系的时代终将被淘汰。
因此国民党“知青党部”在解严前后年代中,全力在大学校园中推动“种子计画”,二十
多年后,种子已在各地开枝散叶,种子计画以当时主要大学,如台大、政大、东吴、东海
、淡江、逢甲、辅大、文化以及成大、中山为目标,挑选学生社团活跃分子,如代联会、
活动中心干部,或是山服社、仁爱工作社、辩论社、校刊社等等活跃学生。组成方式有点
像美国长春藤校园“兄弟会”,设定是“菁英组织”,需学长引荐、团体考核才能入会。
除各校“知青党部”连系与训练外,那时,国民党也透过各类学生活动,进行亲带亲教,
碰到选举,还让他们参加文宣制作,见习选举操作。有点类似蒋经国以前的“三青团”,
或是中共之“共青团”。
后来因为主流与非主流斗争,国民党反而更想借地方派系当助力保政权。宋楚瑜接任秘书
长之后,频频走访地方,以更加相互依存的连结,调整中央与地方的结盟关系,宋楚瑜和
关中的瑜亮心结相斗,宋楚瑜崛起后更是刻意打压与忽视“种子”。
原本是国民党“明日之星”的“种子们”因此失去了在党内发挥与发展空间,这些当时台
湾领先群大学之活跃分子,断了从政之路,但因学有专精,回到各自领域,各自发展,二
十多年下来,各有一片天。
“种子们”并非只有法政科系的学生,也有许多是台、清、交与成大的理工人。其中,最
为台湾政坛所知的就是“威肯”公关体系,但这只是“种子”中很小很小之一圈。多数人
在各行各业打拼,每一段时间就固定聚会,缅怀年少轻狂,分布在北中南各地,时常聚会
联谊。成员中,还有大学校长、副校长、系主任、教授、甚至有几位列身金控公司的高层
、精密机械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在竹科中,也有两大晶圆厂好几位副厂长层级列身其
中…
他们,约在40岁到50岁之间,社会中洗礼二十多年,观念与思想更开放,对旧国民党许多
弊端并不认同,甚至反感,常彼此转寄分享想法,这半年,年过中年,孩子长大,有钱有
闲,更常常相聚“同学会”。
他们心有所憾,眼看当年许许多多在校园中,一起搞社团、一起打麻将的同辈,一些人在
那个民主化浪头中,走向党外,搭上民进党列车,竟在几年间成了绿朝新贵,“种子们”
总是有所感叹。
但要这些已事业有小成的人放下事业,直接跳入政治圈,风险太大。这批数百人的“种子
”目前已经在讨论要形成“寻找影武者”政治参与风格:寻觅认同对象,这段日子,他们
已经在私底下协助动员,帮忙出点子、组织联络网,这也是詹启贤接任首席副主席之后,
频频透过关系想去对谈的主要对象,希望能吸收成为国民党将来随时可以递补上阵的后援
队。
这些人虽然对过往的国民党失望,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流着“蓝血”,寄望国民党能展现
新风貌。这股力量要是真能再度集结,台湾的政坛版图分布,变量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