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当然没有真相,因为没人想公开(下)

楼主: monopoliest (中肯无益于中出)   2016-05-05 16:34:07
一直没有把预计要写的这三篇中的最后一段补完,心情一直没有“对上”;不过现
在还不错,时候差不多到了。高玉树的例子,好像正好可以做为引言。
1.
在高玉树竞选民选的台北市长的时候,他有个竞争对手叫做陈逸松,考试委员。这
位很少被提及,大家会把焦点放在周百炼的身上。但是,陈逸松的辈份和来头,可是
非常大的。
直接讲和本文最相关的,陈逸松是台北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的委员,还曾被陈仪
当成首谋追捕过。然而之后....他就没太大事了。二二八事件之后,他被任命为考试
委员,一路当了下去,之后不甘寂寞跑出来要选台北市长,可惜完全不成气候。
(前面几个人一直在说什么“明升暗降”、“冷冻”什么的,请先对比这位真正遭到
冷冻的人的处境)
2.
就像我前面说的,作为一个二二八事件后活下来的人,陈逸松就被当成“不存在的
人”了,甚至访问他一生的访谈记录,也只出了一本“日据时代篇”的回忆录之后就
整个消失,要后人抱着资料不断到处找人撰写(曾被中研院台史所拒绝),才在几十
年后出版了他后半部分。
是的,虽然一堆人口口声声在喊真相,但是他们其实一点都不关心。二二八事件是
死去的人的历史,活着的人不该、也不能有历史,因为那样的历史不是他们想要的,
是很难堪的历史。特别是这种没被国民党杀死,还跑去当国民党的官的人。
但是就像我前面说的,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的委员,被杀死的是少数,事后在国
民党那边从政的,反而多出很多。最高的头衔,好像是当到行政院院长。
(陈逸松的故事其实更精彩,因为他后来“投共”,连国民党都不谈他了)
3.
在出版陈逸松回忆录后半部份的之前,中研院台史所恰好出版了一篇关于他的研究
。这一篇陈翠莲所写的〈“祖国”的政治试炼:陈逸松、刘明与军统局〉文章,直接
点了一个事实:
陈逸松与刘明为二二八处理委员会的主要成员,新出土的档案却证实,
他们与军统特务机关密切合作。
是的,陈逸松被归类为“抓耙子”,在二二八事件时受到军统局庇护,之后还是在
国民党政府的内部,有着考试委员这样的一个位置安置。
4.
前面的文章我大概讨论到此为止,这一篇我想进一步谈谈我的看法。我并不是要替
陈逸松作完全的翻案,我想说的是,如果在意真相的话,最好把所有的幻想先剥除。
我先讲我的结论,我不认为陈翠莲的文章,揭露了足够的证据,可以作出这样的指
控。她只证实到国民党内情治单位的重要人物陈达元力挺陈逸松,但没有任何其他的
佐证。比如说,陈逸松具体出卖了什么情报。
什么意思呢?很简单的说,在当时的局势下如果陈达元要保障某个二二八事件处理
委员会的人的身家安全,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说那人是他的“线民”。
在事件中甚为活跃的陈逸松、刘明,与蒋渭川、许德辉一样,都是保密
局、警备总部、行政长官公署安排渗透于二二八处委会的人员。蒋渭川
由警备总部参谋长柯远芬、宪兵第四团团长张慕陶、行政长官陈仪先后
邀请;许德辉则是警备总部所安排;刘明、陈逸松也是保密局运用人员,
确定应邀时间为3月4日。
3月4日那两天处理委员会政推派代表与行政长官公署沟通,找到机会建立联系是很
可能的事情。但是就外人来看,仅知道两人之间有过联系而已。但我们并没有澄清两
人之间的真正关系。
5.
这其实就是整个历史中最尴尬的部分,整件事情的定论,不是因为当时的人作了什
么,而是后来的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进行诠释。
比如说,两边见面时都说不想把事情闹大,有事情发生的话彼此“关照一下”。在
这种情况下,事后可以作出好多不同的解释:
一、二二八事件(很不可能)发展到台湾独立建国了,这时候也许会变成立
场对调,陈逸松跳出来力保陈达元,说他是自己“策反”成功的友军;
二、二二八事件和平收场。然后回忆录就可能写成,双方建立了沟通管道不
断在台面下沟通、协商,终于让事情完满结束;
三、现在的情况,陈达元力保陈逸松,说是他吸收的“线民”。
这些微妙的诠释,完全可以指向同一件事情。重要的关键只有一个,那就是谁赢了
而已。
6.
真相更可能介于模糊地带。在整个局势混乱不明的情况下,所有人都要求自保,并
且希望能在最糟的情况下还有退路。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的成员,绝大多数都是有
头有脸,过去和国民党也建立了不少关系。要说双方在事件时就彻底决裂各干各的其
实是说不通的,有太多台面下的交易联系存在了。
对于那些充满浪漫幻想,想要追求“真相”的人来说,他们恐怕一辈子都找不到的
。更多的史料只会记载着更多的私下管道,但看不到他想看到的。
回到陈逸松的例子。他既真的是出卖同志的抓耙子,也可能是靠着过去的交情或者
利害关系而逃过一劫的人。现在所能挖掘的史料,并不足以分辨这两者。就像我前面
说的,如果陈达元要保护陈逸松,他也一定说陈逸松是线民,一定说陈逸松提供了重
要的情资。
这个例子不会只是陈逸松而已。别忘记台北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大概有20个人(
递补委员数量我看到不同说法),但真的在二二八事件中受害的,那些高喊“台籍菁
英被屠杀殆尽”的,知道是几个人吗?
“太多”台籍菁英活下来了....
7.
烈士很可能只是太过激进、或者人缘不好的人,在需要有人被出卖的时候,就这样
的被卖掉了。
8.
任何“转型正义”都有这样的问题,例如解严到现在,从谢长廷以下一大票人,都
有被指控说是情治单位的“抓耙子”。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要等这些人的影响力消
失之后,才有可能揭露出一些残存的讯息。
真的要追究这些事情的话,只会陷入一团的混乱中。让我回到一开始,拿高玉树作
例子好了。高玉树涉入雷震的组党案,但之后可说是全身而退,还能出来选台北市长
、当交通部部长一路到资政。而他的回忆录对于雷震案的往事,并没有透露太多的讯
息。
那么,他有没有可能在某份情治单位的文件里,变成了另外一个陈逸松呢?
作者: genheit (genheit)   2016-05-05 16:40:00
你应该去请海峡出版社帮你出版才对,这么有才
作者: takase (............)   2016-05-05 17:00:00
你在意识形态高度对立的版发这篇是自讨苦吃...
作者: cherudim (无所求者)   2016-05-05 17:39:00
还真的又中离了,上一篇有点讨论到歪掉的,你不去为自己辩护一下吗
作者: valepiy (俄国人好帅)   2016-05-05 17:46:00
作者: rx178mk2 (..............)   2016-05-05 18:10:00
专业推
作者: hank28 (此格空白)   2016-05-05 18:17:00
很少人想知道真的真相 他们只需要能拿来当相骂本的真相不然阿扁那八年怎么什么鬼都查不出来 国民党党史馆这么神威吗?
作者: abine (鱼干人妻小气猪)   2016-05-06 10:04:00
烈士很可能只是太过激进、或者人缘不好的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