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根本一日球迷 平常不看球 有比赛的时候才说要台湾队不要中华队
台独政治脑不爽可以不要看 不要在那边破坏人家的兴致 改了国际就会接受你参赛吗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319063
正在台湾举行的世界十二强棒球锦标赛,中华队虽无缘晋级八强,但几场出赛皆扣人心弦
,选手们力拼到最后一刻,带给球迷无限感动,对手也对中华队的表现赞不绝口。作为地
主国及中华队球迷,相信多数台湾民众都感到与有荣焉。
然而,除了场上的赛局,一些台湾球迷却为了应该帮“中华队”还是“台湾队”加油,陷
入纷争。台湾是个多元社会,喜欢称这支国家代表队为“中华队”或者“台湾队”,是个
人选择与喜好问题;但“各取所好”的结果,却慢慢地走调变质,俨然成为有我无你的意
识形态之争。
于是,从看台上出现“中华台北不等于台湾”的布条,到有人大呼“中华队不是台湾队”
;在网络社群平台,则有人发起“正名”,要求大家不要再称“中华队”,而应该称“台
湾队”。不仅如此,甚至有人因发言喊“中华队”加油,而遭到社群平台的管理者辱骂、
并逐出讨论平台。这些作法,显然悖离了民众为国家球队加油的宗旨,而是在强将自己的
政治理念施加于人了。
数月前的“威廉琼斯杯篮球邀请赛”,就曾发生过类似事例。有球迷在看台拉出“别再说
中华台北了,台湾就是台湾”的布条,现任篮球教练的前国手颜行书因而感叹球场“沦陷
”于政治;不料,竟因此遭到许多网民围剿。除了颜行书,许多曾披“中华队”战袍的各
项目国手,多数人应皆不愿意看到这种场面。
我们完全同意,“中华台北”确实不等于“台湾”;事实上,我们的正式国号叫做中华民
国,“中华台北”也不等于“中华民国”。“中华台北”是国际奥会组织赋予我国代表队
的名称,这是国际政治角力下的结果,有其现实及无奈。但在国际竞赛场上,这就是我们
参与国际体育赛事不得不接受的名称;在国内,一厢情愿地认为自称“台湾队”就能改变
形势,并不切实际。
再说,自称“台湾队”,就真的是“提升国家地位”了吗?这恐怕也是太天真的想法。过
去,各界在讨论中华民国护照到底要不要加注“issued in Taiwan”字样时,就曾发现,
如此反而正中北京下怀,因为对岸将中华民国定位为“台湾特区”。
诸如此类的争议越演越烈,与政治人物的推波助澜有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自称“一直
在捍卫中华民国存在”的民进党,从总统参选人蔡英文到其他公职、民代,都言必称“台
湾队”而几乎不提“中华队”。颜行书遭网民围攻时,蔡英文被询及应如何称呼国家队,
也只是快闪逃避。很显然,在名称上,民进党并未“捍卫中华民国的存在”。
其实,无论我们称国家球队为“中华队”或“台湾队”,都不会改变它的结构或实力。就
感情面而言,老球迷对“中华队”有更多难以割舍的情感,何况,称“中华队”,“中华
”二字并不代表“中华台北”,而是“中华民国”。有人对“台湾”二字的认同感较强,
要称“台湾队”也无妨,但有必要将认同“中华队”之名的人视为寇仇吗?事实上,有人
认为,此次棒球赛先发球员以原住民阿美族最多,干脆叫“阿美队”;或打击群以中职桃
猿队球员表现最好,应称“桃猿队”。这些也许扯远了,但在球场上为了“台湾”而排斥
“中华”,只能说政治中毒太深。
五年前,西班牙国家队拿下世界杯足球赛冠军。那支西班牙国家队,主力多半来自独立声
浪高涨的加泰隆尼亚地区。多数加泰隆尼亚人不但以这支国家队为傲,而且在决赛获胜后
,加泰隆尼亚籍球员更拿着加泰隆尼亚旗帜,与西班牙国旗一起在场中挥舞,透过电视在
全世界放送。政治虽然不能完全与体育切割,但体育却可以超脱政治,原因在此。
当运动员在球场上为国家荣耀挥洒他们的斗志和汗水时,场边的观众不论高喊“中华队加
油”或是“Go Go Taiwan”,都是对球员们最好的鼓励。但那种自我设限的意识形态,用
“台湾”来排挤“中华”,其实大可不必。球场是比赛的场所,不是宣扬政治理念的地方
,强要其他球迷甚至球员在政治上“选边站”,只会模糊比赛焦点,更扭曲运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