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约签越长风险越高,
如果有人在台湾50年前签个50年长期贷款合约,
利率8%,以当时环境来说,贷出款项的一方肯定是非常不划算,
不过到了50年后的今天,贷出款项的一方赚爆了
高铁弄了一堆特定区本来准备炒房炒地大赚一票的,
怎么现在嚷嚷着政府高估运量害他们血本无归...
商业区似乎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效应,
巨蛋商场要想成功,要嘛本身容量要够大,要嘛就要和其他商场连接,
不过现在巨蛋商场和东区隔着一个大巨蛋,和市府捷运站也隔着很长一段距离,
除非铁路机场拆掉商业化和京华城间大片用地连成一气或者尚有可为,
不过柯市府好像倾向铁路机场全区保留...
也就是说巨蛋商场到时有没有那堆键盘企业家计算的期待收益还很难说,
到时变成蚊子商场让远雄亏到爆也并非不可能
更不用说回到2009市府处分被工程会撤销的当时,尚在全球衰退的期间,
远雄如果真的不作,以当时的经济氛围就算找到别人来作,也不一定给政府更好的条件
要评断契约合不合理,应该看的是议约当时的经济环境(而非事后诸葛),
与当时同侪(其他厂商)的投标文件给市府的条件,
这些都有赖柯市府全面公告所有投标文件,婉君们如果觉得有弊案,
可以从中找出比目前得标厂商更优的投标文件,
然后可以回去检视评分表,看哪边出了问题,哪些评选委员人谋不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