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想 如果站在陈菊/民进党的立场
这是最简单 最有效的方法
就像我说过的 基本盘流失下 只好冲高对立
养义勇兵 还是鳗头兵 这种愚忠的选民
加上借由政策 形象 筛选对自己有利的选民 改变选民结构基础
从2000年 高雄号称第二大都市
到现在几乎第五确定
台中/新北抢第二可能互有领先
但是都慢慢往台北的路靠近
桃园升格后 挟持人口和经济产值 发展也是很快
台湾出口50%就集中在台北到新竹的黄金走廊
剩下的大部分是中彰的传统产业和精密机械 台中科学园区等等
高雄面对的不只产业问题 经济问题 还有带来的人口结构问题
高雄一直以来都是重工业定位 从日本时代就开始
道路规划 港口 机场 炼油厂早在日本时代就有了
道路规划 更是全台湾第一有都市规模的
和台北那种被河流切割 台中那种放射状塞死人的不同
石化 重工业 钢铁 造船 就是基础 偏偏高雄人不要
实际上要提升的市工业安全 和品质 品牌
工业安全 在台湾 特别在高雄市很常被疏忽的部分
却想要把经济建立在虚幻的文创
文创这种东西 当甜点还可以 当主菜稳死的
即使最发达的台北也是
经济不好 产业 都市定位失去焦点 年轻人纷纷外流
实际上高教育水准的高雄人几乎不在高雄
反而吸收到一些澎湖人 或是打零工维生的
这也造成高雄人口结构改变 老化
陈菊 民进党很聪明的 她也应该懂这点
但作为没有像样的总统人选/中央等级人才
又没办法拉拢中北部比较偏向中产/菁英阶层的人口分布
只好固守好南部基本盘
反正台湾选举是相对多数
你也不用做太好 只要得票比对手多那一点点就可以
这时候改变基本盘就是很有效的做法
让菁英流失 让思想接触外界的流失 缩小选民数 提高投票率 提高忠诚度
毕竟稍微有知识技术 稍微有和外界接触的
大概都知道高雄市现在面临的是城市定位问题 产业问题
各项地方政策实在让人不敢苟同
只要拉拢这块网军/在地居民的忠诚度 冲高得票率
和一些社会边缘人 基层的劳工
借由炒作各种对立 升高民气
即使最的再烂 还是可以稳稳选上
陈菊在南部 已经变成一种信仰
她 带领南部子弟 力抗中央长期欺压南部人 对抗看不起南部的中部北部人
带领劳工阶级 对抗以台北为主的白领阶级
她 带领自称正港台湾人 对抗台北那群外省人
也许这种操作 你会觉得好笑
实际上也真的好笑 可是这招在南部 非常有用
我身在医院 也听过一些南部出身的医师 说过
我家里从不看中X TVXS 那些会污染思想的媒体
医师已经算是比较有独立思考的人了
....
所以各市议员 也会以和陈菊一起亮相出现
因为已经变成一种信仰
当然我想陈菊/DPP也知道这终究只是表面 短期操作
持续低迷的景气 外流的人口 终究会让高雄的丑态 劣势一一出现
但政客就是政客 只管这任 只管连任 只管选举
选举工夫 KMT狂输DPP
既然没有晋升中央的能力 当个一方霸主 也是现在DPP和某些人物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