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izoma (林祖妈)
2014-04-11 01:57:21李教授的回应太呛有些人看不下去可以改看这篇温和又详尽的
作者birdy590 (Birdy)
看板Gossiping
标题Re: [转录] 不是挂著教授的称号就可以随便话唬烂
时间Wed Apr 9 19:31:12 2014
※ 引述《hmlin (hsiumin)》之铭言:
先来个 part 1, 这是对于最新回应的评论
: 让我们来更细细说明关于服贸二类电信
: 2014年4月9日 2:48
: 先说好,我不是要来讨论服贸。而是这次一堆电机与资讯教授连署的服贸第二类
: 电信开放业务毫无根据。基于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的专业训练与自尊,我觉得有必
: 要出来澄清一下。
: 我对于服贸开不开放持没意见。但是至少我们提到网络时,我觉得大众需要有正
: 确认知。否则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与对国家或社会没有必要的憎恶。我只会谈第二
: 类电信开放的部分,原因是我是网络背景,至于机房的部分就留给其他机房从业
: 人员吧。虽然我也有我自己的看法会提一些就是了。
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一下是否真无默认立场, 不评论
: 首先这次到底开放什么?有几个东西可以看,第一个就是服贸文本附件一,这说
: 明了本次开放的范围。不过我相信多数的人一定看不懂。因为连我望文生义都好
: 辛苦。因此我们需要看NCC做的说明文件。请注意,这不是懒人包,这是NCC为了
: 大众做的白话文版。NCC是主管单位,也就是说这是他下的官方定义,其他人等
: 不管你是什么背景,你怎么可能超越他的认定?
先贴一遍, 这是 NCC 自己的说明(":"之后的东西都是补充的, 原来还没有)
存转网络服务: 用户租用专属电路将资料传送至(二类)电信业者系统,
再由电信业者将资料转换送至目的地。
存取网络服务: 用户租用专属电路将资料送至(二类)电信业者系统,
经转换后供用户存取。
数据交换服务: 用户租用专属电路连至电信业者交换机房,再由电信业者
的电信网络提供用户数据资料的通讯服务。换言之,电信业者扮演不同企
业间的数据交换中心角色。
换个方式说,
因为有技术中立的前提在, 把框框锁定在十几二十年前的原始定义来考虑,
这种理解本身就是严重的错误. 即使主管机关也得照法规办事, 法规没有
写的东西可以随意认定? 这等于开个洞摆在那里, 真的有人在钻主管机关
也只能摸摸鼻子, 连补破网都做不到.
前面已经解释过, 营业项目如果没有跟着技术的演进修正, 是有可能出现范围
扩大甚至重叠冲突的, 网络电话正是实际发生过的例子. 本来语音是语音资料
是资料, 资料还需要转换成声音来传输(modem). 一夕之间反过来变成语音可以
用资料传输, 问题就冒出来了. 语音业务的管理很严格, 但资料却不是如此.
还是要再贴一次这一篇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cable/what/890424b1.htm
里面有一句话很重要
"由于科技的进步,使得第一类和第二类电信事业的分野趋于模糊。"
当年就已经是如此了, 十几年来状况没变, 界线还在继续往一类的方向退.
这点后面应该还会再碰到, 这里暂且先按下.
张先生有一段评论如下
"你一个企业如果为了省钱跑去用还没有开放的地下服务。然后靠夭政府怎么没
有帮你做安全把关,这不是很奇怪吗?这就跟有人不走官方汇兑走地下汇兑。
结果钱被干了。然后找上央行说,央行怎么没有建立地下汇兑认证制度一样诡
异。希望这例子够清楚"
常见的存在型态是节费电话, 打电话的人可判断不出中间是在哪里上车哪里下车
能够拿来卖的是电话服务, 只是把语音用资料传这件事卖不了钱.
: 这次二类电信开放有三个项目归属于电信服务业中的第二类电信特殊事业服务,
: 他们分别是:(1)存转网络服务、(2)存取网络服务、(3)数据交换通信服务。这
: 三者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NCC说这已经罕有人使用,金额十分低?这就要看
: NCC的说明文件了。
: 存转网络服务(Store & Forward Network),这到底是什么鬼啊?如果各位看看
: NCC的开放说明就会知道。他是让你把东西先送到第二类电信机房后,第二类电信
: 业者用IP或其他技术把这些料传到远端他的机房,然后呢在转成应该要接受的格
: 式送到目的地。举例来说,因为传真电话费要钱,尤其是你如果传很多张的话长
: 途电话也是很贵的。因此呢他帮你取个巧,可能先转成影像,压缩送到远端他的
: 机房后,再用市话送到目的地。这种类型的服务在IP时代与E-MAIL时代还有谁要
: 用啊?因此去年的营业额约500万台币左右。
: 存取网络服务(Store & Retrieve Network),这又是什么鬼?一样请看NCC的
: 说明文件。他是A方先把资料送到二类电信业者的机房。然后B方呢再去二类电信
: 业者的机房存取。什么是最接近的例子?呼叫器。A方把电话语音留在机房。B方
: 连上去听语音。这么老的技术谁要啊,因此营业额也低于500万台币。
存转网络服务: 用户租用专属电路将资料传送至(二类)电信业者系统,
再由电信业者将资料转换送至目的地。
存取网络服务: 用户租用专属电路将资料送至(二类)电信业者系统,
经转换后供用户存取。
只要允许技术更新, "架构"不一定会过时, 同样是一个头一个身体两只手
两只脚, 有可能是稻草人和钢铁人的差别.
如果脑子只能想到 NCC 举的例子并且乖乖的限在里面, 那也只能说实在
不适合讨论这个议题, 至少我看到有不少先进已经想的颇深远.
: 数据交换通信服务,这又是什么?这是这样子的。很久很久以前,在那个INTERNET
: 还没有出来的时代,你要跟你的分公司或客户连线,你们双方需要建专线,这个
: 专线的两边呢是一个封闭的网络外人进不来的。建专线有很多种拉法。你可以真
: 的自己拉一根。你也可以跟电信公司或二类电信业者租线路。这样子呢电信业者
: 会在你两端(可以多点啦,但为简化起见我们先谈单点)之间建一个专属网络协
: 定的网络。从你们两边你们彼此可以看到对方,但外界完全连不进来,因为网络
: 上你们是隔离的。这种协定往往都很老例如X.25或FRAME RELAY。这技术后来在
: IP时代有了各式各样的新产品替代他。典型的例如MPLS VPN。基本上现在的主流
: 作法是,你们是透过电信公司的公众网络传但是呢在电信公司这边已经把你藏了
: 起来,让你虽然是在电信公司的大网络上传,可是里面却藏有你真正传输的协定。
: 到了电信公司远端机房以后才解开又变成你要用的协定。这业务量大点,全台约
: 三亿多。不过这真的只有企业会用,绝对没有一般民众会用。
数据交换服务: 用户租用专属电路连至电信业者交换机房,再由电信业者
的电信网络提供用户数据资料的通讯服务。换言之,电信业者扮演不同企
业间的数据交换中心角色。
从 X.25->frame relay(法规就是这时候订的)->ATM 到今天目的都一样
就是在公众网络上建立私有的资料连线, 惟一的不同处就是中间的转
输方式. NCC 举的例子只到 ATM 为止, 但世界可没有跟着停下来.
这一项同样是营业项目范围会随技术演化的例证, 广域网络从一开始
就是建构在公众网络上, 像 X.25 一开始就是跟着电话网络, 运作的
方式也很像电话网络... 技术一代一代更新以后, 原来影子都没有了,
用新技术做出来的服务同样还是照样可以称为"数据交换服务".
对岸业者能不能用 MPLS VPN/VPLS 甚至光网络做这项业务? "用户"、
"企业"能不能是本地 ISP? 应该思考的是别人能够利用这个业务做什
么, 而不是把重点侷限在台湾的业者现在用这个业务做什么, 然后得
到只有三亿的结论.
这篇讲的其实也是一样的事情
http://homepage.ntu.edu.tw/~ntuperc/conference-1-files/20130830_tsai.pdf
"另一方面,开放范围中所谓“企业”一词其实于电信产业用语中几乎可是任
何非个人之机构与单位,其中也可以是包括前述关键基础建设中的物流、金
流业者、甚至包括医疗体系。“企业”也可以是一家提供云端服务或网站服
务的资讯业者,甚至是其他 ISP。虽然该二类业者可能只是提供如 ethernet
交换服务且是封闭式网络,但其影响力也可足以影响台湾 ISP,或是企业的
稳定经营。
以台湾学术网络为例,过去数年台湾学术网络各大网络中心的骨干路由器间
连线事实上是运用国家高速网络与计算中心的 L2VPN 互连服务, 而使得国
家高速网络与计算中心虽然仅提供第二层(Layer 2)封闭式网络服务,它依
然成为台湾各大学互联网互联的最主要频宽来源。
前述场景可以完在中资进入台湾二类电信后复制发生。换言之,如果本次开
放的二类电信特殊业务于中资投资后以低价竞争业务来持续成长,当有足够
多的小 ISP、内容网站业者、社群网站或企业网络向它靠拢、它可以成为台
湾 ISP 或金流、物流体系、甚至数位内容体系的交换网络中心之一。当该业
者成为台湾重要的交换网络中心,即使它没有一类电信的执照或是一般二类
电信业务的执照,它要截取网络中传递的资讯、或分析使用者行为也将十分
容易,而对我国的国家安全、企业资安与民众个人隐私,则都是全新的重大
威胁。"
继续一开始提过的话题,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 一类和二类最大的差别
大概只剩下一类才有权持有实体的线路, 以现在技术指的就是光纤网络.
(一般常看到什么一类是核心 骨干 二类是二房东, 都是路人级的刻板印象)
对二类电信来说, 光纤网络是不是自有, 除了成本以外完全没有差别,
取得的成本又由手上的资源决定. 这点在全世界都一样, infrastructure
不值钱, 掌握流量就是掌握话语权, 对岸业者在这方面是非常有经验的老手,
轻描淡写把它们当肉鸡可不行.
: 好,我想前两个大家不会争议。大家应该会争议第三个,毕竟有企业会用啊。难
: 道我们不该保护企业吗?那我必须告诉各位。
: 2009年6月起事实上我们就已经开放了这几个业务给陆资持股50%了。如果你担心
: 被窃听,我们已经被窃听了5年了。这些位连署的教授这几年在干什么?如果真有
: 资安问题,已经发生五年了。那这次到底开放什么?这次是开放,这些二类电信
: 公司可以把据点设在国外,当然主要就是大陆。前面两个实在太不重要了,我们
: 就不要讨论他了。你现在还在用传真跟呼叫器吗?就算你有需要,你会介意被窃
: 听吗?那传的都是明码。中间随便线路挂个线就窃听了干嘛还从机房下手这么麻
: 烦?
网络能不能长到连回去是天和地的差异, 只要连不回去整个局就玩不起来
已经看过有人在猜电信/联通是不是会间接来台湾插旗了, 简单弄个白手套
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台湾业者算个屌, 即使中华电信都挡不住.
: 我们回到数据交换通信服务来专注讨论。这业务,典型谁在用?例如我有企业,
: 而我的分公司或特别重要的客户在中国。那两者之间可以建立一个专线,让两地
: 之间看起来像是同一个网络。注意,这时候两个是被视为一个封闭的网络。这次
: 开放主要的目的就是让提供这服务的公司在中国有据点。而且中资也可以投资。
: 坦白说,你只要就算用纯台资的二类电信业者连到中国好了,在中国的那一头难
: 道会是台资的吗?因此任何合理的业者都会用加密来保护。如果有人不介意,那
: 是企业自己的选择。这早就超过国家保护的合理范围。
这个思考方向只是扎稻草人自己打罢了.
别人的战略思考想的比你深远多了, 哪一边才是真正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