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Gossiping 看板 #1J6_udTh ]
作者: tony121010 (我是来乱的) 看板: Gossiping
标题: [新闻] 大反弹 139位历史学者连署抗议课纲调整
时间: Sun Mar 9 13:37:37 2014
1.媒体来源:
新头壳
2.完整新闻标题/内文:
大反弹 139位历史学者连署抗议课纲调整
新头壳newtalk2014.03.09 林朝亿/台北报导
对于教育部调整高中历史课纲,包括台大、政大等全国25个大学及中研院、国史馆、共
139 位历史相关科系之所长、系主任、教授、研究员们发表“我们反对违背学术专业的微
调课纲”声明。这也是国内第一次以历史相关学者教授为主、连署最多的公开声明;总共
包括中研院2位所长、30位研究员,以及大学历史系8位系主任、6位台湾史相关所长、系
主任等加入。
声明指出,“教育部透过课纲检核小组提出高中历史课纲的‘微调’方案,并在程序备受
批评与内容受到质疑的状况下定案。由此次高中历史课纲的调整作业,实际上已经大规模
调整高中历史课纲的调整作业,实际上已经大规模调整高中历史课本第一册台湾史的部分
,兹事体大,然而课纲检核小组没有任何中央研究院及国内各历史学门相关科系的专业历
史学者参与,明显违背学术的专业性,同时显示最高教育主管当局对课纲调整严肃性的轻
忽与无知。居于维护学术专业与反对轻率调整课纲的不当作法,我们在此严肃的表明立场
,要求教育部尊重历史专业,撤回微调后的新课纲”。
发起的政大台史所教授薛化元指出,他们是透过email,一一连署的。这份连署在历史学
界得到相当大的回响,到记者会前,名单还持续在增加。
师范大学台湾史研究所长张素玢所长表示,她以前很少站到第一线,把“日治”改成“日
据”、“郑氏王朝”改成“明郑”,虽看似仅有一字之差,却是抹灭了他们历史学者过去
的研究成果。她呼吁事实归事实,历史的真要让他存在。否则这4、50年来学界的努力,
让人失望。
东华大学历史系主任陈进金也表示,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记者会。这个检核小组居
然没有历史相关研究人员;召集人居然是个经济学者。教育部这次敢这样做,以后还有什
么不能做出来。历史工作是百年大业,不能被意识型态主导。
中研院前台湾史筹备处主任黄富三表示,他很心痛、遗憾,经过这么多年还有这问题。
1993年中研院台湾史筹备处成立到现在,却还原地踏步。他批评,台湾人会亲日是经过
228事件后比较“养父”(日本)与“亲父”(中国)的差别采产生的。他希望对岸的中
国人要能了解;希望中国人也能争取民主自由,不是被人害怕的华人,而是让人尊敬的华
人。
台湾历史学会理事长蔡锦堂也说,他平常不太参加这种会议。他曾参加95课纲的委员会,
当初课纲是指引作用的,不会处理很细微部分,而是作为教科书撰写时的原则性提示。而
当年调整时,也是经过共识获得结论,怎么现在会在过年期间突然杀出个“微调”;又有
个检核小组出现,违背程序。他建议,应该把这些帮凶的照片po在网络上,他们才会有所
警惕。不应该把这些“平庸+蓄意”的“邪恶”写入历史教材。同时,也要再进一步采取
第二波的连署,串连国文科、公民科学者一起采取抗议活动。
中研院研究员许雪姬表示,她是忍无可忍。她是全台湾第一个以台湾史拿到博士学位的人
。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台湾史是“显学”,国民党再执政时,却变成“险学”;这些
人非常急躁就是想让台湾被并入中国;对于今日记者会现场,没有民进党公职出席,她生
气地表示,“民进党的议员(立委)在哪里,老实说,我对他们非常失望”。
他们表示,这份连署名单可以说囊括了台湾历史学界大部分的学者,其中我国最重要的学
术机构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长谢国兴、副所长刘士永、钟淑敏及15位研究员、副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长黄进兴、副所长林富士、李贞德及7位研究员、副
研究员、助理研究员;近代所4位副研究员,阵容庞大。
另外也包括,台湾师大台湾史研究所张素玢、历史系主任陈秀凤、政大台湾史研究所长薛
化元、成大历史系主任陈恒安、中兴大学历史系主任吴政宪、台北教育大学台湾文化研究
所长何义麟、暨南国际大学历史系主任李盈慧、东华大学台湾文化系主任康培德、历史系
主任陈进金、辅仁大学历史系主任林桶法、东吴大学历史系主任林慈淑、淡江大学历史系
主任林呈蓉、台南大学台湾文化研究所长戴文锋共14位历史、台湾史相关科系所主管参与
连署。
3.新闻连结:
http://newtalk.tw/news/2014/03/09/45068.html
这些这么专业科系的教授 教师都反对了
代表这件事有多严重?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转录者: hbk20491 (59.127.60.131), 时间: 03/09/2014 18:05:48
※ 编辑: hbk20491 来自: 59.127.60.131 (03/09 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