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1/today-p1.htm
这篇说的其实才是这次微调课纲的问题所在..
我之前就有提到,微调课纲的问题不在内容,而是程序问题
事实上这次高中老师串连的目的,也不是针对内容,
而是针对课程审议会的招集还有审议过程提出质疑..
节录:
有关课程发展,外界不清楚其内部流程。据了解,这分为两套分立的系统。
一个是由国教院,在国教署的督导下,召开课程发展委员会,简称课发会,
由上而下共分成三级,即课发会、课纲大会,以及高中组、国中组等分组会议。
课程方案经课发会拍板后,即提送教育部审查,因此各界参与的层面比较大。
另一个系统,相对比较封闭,即是教育部自己成立的课审会,也分三级,
除了大会、分组会议外, 还有一个核心小组,
他们的工作就是审查前述国教院课发会所提的教改案。
一月廿五日,属于课发会下的高中组曾召开“高中组分组会议”,
会议中,二十八位出席,仅十三位同意微调,并未过半。
此外,国教院也召开了课发会,也建议“应审慎进行”。
因此,基层的趋向相当一致。
然而,一月廿七日,教育部课程审议委员会却一口气否决了高中组分组会议决议、
国教院课发会的决议。所有的公听会也不到两周内就匆忙走完程序,
让基层教师们气结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