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udn.com/news/story/7339/6758982
111-11-12 联合报/ 冯建三/政治大学新闻系教授
联合报披露,立委王婉谕质询,文化部长李永得回应,表示一个月内要“改正”,在政府各级文书资料使用“台湾台语”,不再用“台湾闽南语”。
但“台湾台语”这个新词太过“创新”,世界所无,若有,则英语系国家如纽澳加等国,会出现“新西兰纽语”、“澳洲澳语”、“加拿大加语”等等词汇,让人不知所云;虽然美国世界首富首强,若说“美国美语”,众人仍会知道,是指英语。英语系国家无此用法,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国家各自有原住民,若说有纽语,那应该是毛利语等等。
同理,“台语”若依照来台先后决定谁更有资格冠上这个称号,那么,只能说原住民语是台语,虽然这样一来,台语就有十多种以上。而若以最多人使用为依据,则对岸的“普通话”、我们说的“国语”,其实是衍生自大陆北部以北京区域为主的方言,居然也有道理变成“台语”。
汉人来台以福建漳泉也就是闽南区域的人为多,两、三百年来积习已成,因习惯成自然,把高比例人口使用的语言,迳自说是台语,有时会出现让人莞尔的情境,如国人前往东南亚旅行返乡后,若是不察,就会很高兴地脱口而出:有些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的人,会说“台语”!
但民间将多数人使用的口语说成台语,是一回事。虽然有时也会让人不是滋味,如李永炽教授在《边缘的自由人:一个历史学者的抉择》提及,多年前他以国语为党外演讲助选,但有人高喊“用台语”。李教授停顿,改用自己的母语客家话,台下不懂客语的选民自然错愕,但也是学习了一课,日后再有台语仅只一种的误认机会,应当会减少。
到了政府要用公权力,“顺应民意”、利诱或强制将台语定于一尊,应该就不妥当,还是三思为宜。语言除了实用,也有浓厚的情感成分。去年底对岸上映低成本的“爱情神话”引人注意,较多原因是该片“违反国策”,以上海方言完成,却票房不俗(两亿四千多万人民币),可见北京也得尊重人的感性需求。
这样看来,立委应该调整质询方向,不是要求文书用“台湾台语”一词,而是要肯定文化部使用“台湾闽南语”。然后,最好也请文化部与公视协调,将五年前匆忙之中开播的“公视台语台”,正名为“公视(台湾)闽南语台”。在《彳亍踬顿七十年:恰似末代武士的一生》这本回忆录,母语是闽南语、因此也在全书使用闽南语而不是称之以台语的叶启政教授,或许也会同意这个建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