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民进党公布千字检讨报告 陈亭妃沉思一夜

楼主: qqq5566 (正义魔人)   2022-12-29 12:35:25
1.媒体来源:
ETtoday
2.记者署名:
皮心瑀
3.完整新闻标题:
民进党公布千字检讨报告 陈亭妃沉思一夜:那请问2024呢?
4.完整新闻内文:
民进党2022九合一败选,28日公布长达3843字的检讨报告摘要,但党籍立委陈亭妃却直言,
问题点出来了就告一个段落了吗?黑金、黑道继续疯狂的存在着,“请问2024呢?”
日前台南市议长之争,民进党掌握过半议员席次,推出7连霸议员邱莉莉角逐议长,不过亲
绿的无党籍议长郭信良也表态寻求连任,与其政治结盟的陈亭妃就曾公开呼吁“拒绝用党纪
挺黑金”。
而在民进党公布检讨报告后,陈亭妃感叹,“沈思了一夜,那请问2024呢?”2022检讨报告
直指选战期间的黑金、候选人学伦事件、网络文宣战等都是造成民进党无法取得中间选民认
同的原因,那请问这些问题告一个段落了吗?“起码黑金、黑道就变本加厉”。
根民进党检讨小组召集人郑文灿28日公布检讨报告内容,说明民进党在检讨之后要面对2024
总统及立委选举,民进党要调整步伐,让执政表现更贴近民意,这次中间选民和年轻选民选
票流失,代表民意的不满,特别是放弃投票或者改投其他政党,都代表沉默的民意,民进党
必须从基层反应找出问题的关键,“在人民的眼中产生了执政的傲慢,有部分选民选择制衡
民进党,而不是支持民进党。”
2022年九合一大选暨修宪复决公投检讨报告重点摘要全文如下:
“诚恳面对、深刻检讨、整队前进”,民主进步党面对这次2022年九合一大选的挫败,应该
彻底反省检讨,并进行更广泛的社会对话,检讨败选的原因,作为策励未来及兴革的依据。
本党于11月30日中常会成立“2022大选检讨小组”,由郑文灿中常委担任召集人,力求在最
短的时间内汇整社会各界意见、盘点需改进事项,做为改革参考依据,重拾人民对本党之信
任。依据中常会之决议,检讨小组针对2022年九合一大选败选原因,除中央党部各部门提出
书面检讨报告外,亦由郑文灿召集人主持与各县市党部主委(12月9日)、县市首长候选人
辅选团队主要操盘手(12月13日)、社会力之社团干部代表(12月14日之对话座谈,听取第
一线辅选干部对于此次败选的检讨心得、及各行各业社团领袖对于本党施政作为的砥砺。
本党自2016年取得中央执政权后,积极推动各项政策,在经济方面,成长率相对其他国家稳
定,台商回台投资大幅提升,基本工资连年调升,劳工职灾保险法通过深化劳工保障;在社
福方面,扩大长照覆蓋率及预算,育儿津贴提升;在居住权方面,扩大租屋补贴;在农民权
益方面,完成三保一金完善农民照顾;在学童照顾方面,实现班班有冷气,校校会发电及营
养午餐改善等;同时,在国际关系上,提升台湾能见度,积极深化与理念相近国家的合作与
连结。这样的施政成果,也反映在本党总统与行政院长的施政满意度上,根据选前民调显示
,总统施政满意度维持在五成以上,而且政党支持度的部分,民进党长期维持在三成,为国
内政党支持度第一。
但是,今年九合一选举的结果,显示本党面临中间选民与年轻族群选票的大幅流失,成为此
次败选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深切检讨,本党为何流失年轻族群及中间选民的支持,并应积
极回应青年族群与中间选民的期待,重拾人民的信任。
我们也必须诚恳面对执政成效的客观成绩与人民感受存有落差;而人民对于疫情及俄乌战争
以降导致的整体政经结构性问题,和本党面对若干重大议题的应处态度,存有不满。同时,
从选战过程中,从提名策略及选战策略,均有应检讨之处。
综整败选检讨座谈会及各界宝贵意见,检讨小组提出,本次选举的外部不利因素,包括:疫
情冲击下人民生活压力、俄乌战争后兵役议题之沟通、国际性通膨所致人民生活压力增加,
以及本党对于论文事件、黑道争议与治安事件之应处等议题;同时,内部选战策略拟定的不
利因素则包括:因疫情影响压缩提名时程过晚,连带造成不利组织整合、重点选区面对三角
督情势的掌握不足、议题设定困境及文宣网络攻防策略。
首先,在疫情的面向上,台湾在面临不同阶段的疫情挑战时,防疫策略随疫情变化调整,发
展出“新台湾模式”。在此模式之中,虽然已尽力兼顾经济和防疫策略,但仍有一定比例的
族群与民众受到冲击。内需型中小企业、观光旅宿业、一般商家受疫情与物价的冲击,尤其
最深;因疫情管制所造成的缺工与出入境问题,也影响到许多产业的产能与收益。在面对这
些问题,政府部门处理态度与策略变成为关键。政府透过纾困振兴方案,并集结各行政部门
针对不同领域、族群、产业等面向为民众减轻受疫情影响的生活压力。
然而,在前两年的纾困振兴补助虽然发挥相当作用,但第三年的补助金额及适用对象则是否
忽略最基层产业、商家需求及民众感受的情形,都可能成为纾困振兴成效是否彰显的主因。
在迈向共存时期的防疫作为,资讯获取较为快速的年轻族群,也会比较国外经验,认为松绑
时程过于缓慢,进一步影响对防疫政策的整体评价。此外,购买国外疫苗、国产疫苗、疫苗
分配等议题,也成为在野党抨击重点,无形中也让民众结合生活经验,从疫苗攻防的混乱情
况获得较多对本党不利的相关讯息。
其次,在“乌俄战争”的议题上,台湾民众对于国防安全的关注度提高,也引发兵役役期是
否改变的热烈讨论。难免会让在野党顺着“抗中保台”口号进行负面操作,制造“票投民进
党,青年上战场”的恐惧牌,造成不少媒体或坊间人士认为此次选举结果,兵役议题的沟通
便是造成年轻族群及其家人选票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虽然国防议题讨论度因外在情
势提高,但从民调数据观之,有高达七成民众愿意为保卫台湾而战,恢复一年兵役也有七成
支持。兵役议题属于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不应该变成选举攻防的议题,因此后续关于兵役
役期的讨论,在选后依然会是国人重视的议题,也值得行政部门持续重视社会沟通的环节。
台湾无法自外于国际社会,而俄乌战争所引发的另一严重问题,就是原物料价格高涨而导致
的国际通膨,这三年由于疫情影响,世界各国经济活动停滞,而俄乌战争的发生更是加剧了
国际性通膨所造成的全面性物价上涨。对于台湾来说,政府基于照顾人民生活需求及感受,
在物价调节与控制上有其节奏,相较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缓许多,并未像其他国家物价上涨
幅度剧烈。不过民生物资价格的浮动确实对民众生活带来影响和冲击。此外,多项民生知名
品牌的调涨,也确实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感受。很明显的,总体经济的数据表现过于冰冷,人
民实质分配所得的影响才是实际的感受。
第三,在黑金争议及重大治安议题上,在此次选战过程中,扭曲了民众对于民进党执政的形
象。民进党“清廉、勤政、爱乡土”的政党品牌,对照民众所厌恶的黑金政治,是民进党信
赖度的基础。此一对比,因为未能即时有效说明、清楚处理重大治安、黑金事件,造成执政
不力、黑白模糊、执政特权的疑虑。以选前舆论关注的重大治安事件,如88枪击案、国人赴
柬埔塞工作诈骗案、新北桃园求职掳人案、88会馆案等等,影响了民众对于民进党执政的信
任度,对选情造成了冲击。
另外,检调单位侦办案件数量虽然比以前大幅成长,买票贿选及地下赌盘仍然未能杜绝,对
于选情也有若干影响。
最后,在候选人论文学伦事件的应处部分,本次选战中,有多组不同党派与阵营的候选人皆
面临论文争议,显然成为本次选战突出的议题。但由于各校针对学伦事件的处理原则不一,
各案件最终处置不尽相同,显见此类争议的结果的确难以预料。除了未能及时止血,设下停
损点,本党应处方式也使得外界加深对本党处理态度的不满,除了造成候选人退选,阵前换
将,更影响到年轻族群对于民进党的信任,进而影响其他县市选情。
除上述外部重大议题外,在民进党内部辅选工作部分,也有值得检讨的地方。首先在提名时
程跟提名方式部分,2022年九合一大选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整体提名作业到8月中才完成,
提名时程太晚,影响到候选人整体选举工作的进行。此外,有不少支持者指向是提名制度造
成大选结果不利。但若回顾2014年、2018年、2022年等三次提名方式比较,2014年采全征召
,当选席次由6席增加为13席;2018年四县市办理初选,台南当选但得票率比预期低、高雄
落选、宜兰落选、嘉县当选,整体从13席减至6席;2022年一县市办理初选,屏东当选但得
票率比预期低,整体从7席减至5席。由此来看,若将败选主因全然归咎于提名制度,恐须再
进一步商榷。
而在三场会议中,与会者均有提到此次竞选主轴无法唤起共鸣,并且对于负面攻击及错假讯
息回应速度太慢,针对这部分,党部文宣部门亦有提出深切的检讨。在议题设定及网络社群
经营部分须深切检讨的事项包括:未能主动设定议题、假讯息防守不及扩散速度、各社群平
台存在操作困境、封闭式社团扩散假讯息,我方涉入程度有限、KOL合作创造社群声量低。
而选后有许多讨论将败选原因归责于部分网友自发性引起的网络攻防造成部分民众的观感不
佳,民进党则是认为并不应该将败选责任归责于支持者。
最后在18岁修宪复决公投的部分,很遗憾此次修宪复决公投未能顺利通过门槛。此修宪复决
公投乃是经过立法院朝野各党所共同支持通过,也是台湾宪政史第一次交付人民复决的公投
案,对于台湾的宪政推动具有指标性的意义。18岁公民权是民进党一贯的主张,因此对于此
次修宪复决公投,从上到下无不极力宣传,而在野党虽也表示支持,但从最后的不同意票结
果分析,却可以明显看出不同意票多的区域恰好也是在野阵营得票数较高的区域,由此也可
以看出在野阵营并非是真心推动18岁修宪复决公投。
对比2020年总统大选及此次九合一大选结果,呈现明显的选票大幅流失,也代表了民意的不
满,特别是放弃投票或是转投其他政党选民,所代表的沉默民意或是失望民意。民进党必须
直接从做得不好的地方改进、从地方基层的意见中倾听、找出真正的问题关键。而更需要检
讨为何执政的自信,在人民的眼中却成了执政的傲慢,这些流失的选票选择制衡民进党,而
非协助民进党。
台湾是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对于人民透过选票所传递的讯息,本党同更应该深切的反省。
而对于民意的制衡,我们更应该引以为戒,深切反省,并尽一切可能,在最短时间内修正各
种错误,并持续努力强化基层民意及服务的经营。
而我们虽然失去多个县市的执政权,地方执政版图缩小为五个。但是从地方议员选举来看,
与2018年相比,我们的席次增加了39席,成为277席。各选区立法委员,搭配地方县市议员
及其他各类公职,更应该积极服务地方、反映民意,一个政党的生命,在于人民的支持,民
意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民进党是一个从台湾土地成长的政党,也是充满活力的政党,也
是一个充满反省力的政党,我们执政的经验,确实有起有落。
唯一不能改变的是谦卑、诚实的心,遇到挫败时,检讨自己;听到不同意见,虚心倾听。有
话直说、大开大放,就是民进党一脉相承的风格,也是我们越挫越勇、勇于改正的传统。我
们也一定会在迎战2024年总统及立委选举前,记取教训、调整步伐、做出改变、做好完整准
备,在执政表现上贴近民意需求,政见政策上提出更有力的论述,在选战安排上掌握更好的
节奏。保护台湾的民主、创造人民的幸福,让台湾可以展现韧性、永续发展。
“回应民意,做出改变”,我们才能在下一次的选战中,争取全体民众最大的认同与信任。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1229/2411260.htm
6.备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