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卡介苗会是COVID-19“现成疫苗”吗?台

楼主: hateOnas (△氣噗噗△氣噗噗)   2020-08-19 10:41:19
这个什么时候才会有后续啊?
看我们人到国外好几例被验出
我们一直没重症大爆发 我感觉真的是卡介苗的功劳
但是科学要证据
而且我想去日本玩啦
※ 引述《qazsedcft (自由羊)》之铭言:
: 1.媒体来源:
: 报导者
: 2.记者署名:
: 文字/ 柯皓翔
: 摄影 /许 倩
: 设计/黄禹禛
: 共同采访/陈洁
: 3.完整新闻标题:
: 卡介苗会是COVID-19“现成疫苗”吗?台湾、哈佛将展开跨国研究解密
: 4.完整新闻内文:
: https://i.imgur.com/EPfbNfm.jpg
: 卡介苗这支已研究百年的古老疫苗,是否能扮演COVID-19防疫的“现成疫苗”,各国密切关
: 注,台湾也将是临床试验关键角色之一。(摄影/REUTERS/Dado Ruvic/达志影像)
:
: COVID-19(又称武汉肺炎、新冠肺炎)重创全球,意大利是重灾区之一,但同样是南欧国家
: ,葡萄牙感染率不到意大利的20%、也只有西班牙的28%;每百万人口死亡率,台湾、韩国也
: 明显低于其他国家。虽然目前各国筛检率及确诊工具差异大,致感染率与死亡率基准不一;
: 但是,许多科学家发现,初步看来,低感染率与死亡率的国家,多为卡介苗强制接种的国家
: ;反之,感染率与死亡率偏高的国家,多数无强制施打卡介苗。
: 卡介苗,这支为了对付棘手结核菌、已研发问世百年的古老疫苗,是否会成为COVID-19防疫
: 的“现成疫苗”?已引发多国关注,台湾也将扮演关键角色──美国哈佛大学展开全球卡介
: 苗社区研究计画中,台湾大学公卫学院、彰化县卫生局将参与其跨国研究的收案。
: ~~~~~~~~~~
: 卡介苗 (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BCG) 从1921年正式在人体施打后,已上巿百年,
: 为了预防肆虐人类数千年、曾有“白色瘟疫”(White Plague)之称的肺结核。
: 卡介苗是一种“减毒活菌疫苗”,最初是从牛身上的“结核杆菌”取得,经13年、230次继
: 代培养而制成,注射后可避免结核病引发的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但对预防肺结核感染的防
: 护力却有限。最近突然热门起来,因为陆续有论文指出,强制接种卡介苗的国家、COVID-19
: 疫情相较轻微,提出卡介苗可能对 COVID-19 具有保护效力。
: 同样是军舰群聚感染疫情,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罗斯福号(USS Theodore Roosevelt)舰上4,
: 865人中660人感染,1人死亡,感染率13%。而法国航空母舰查尔斯.戴高乐号(Charles de
: Gaulle)2,300多名官兵,更高达1,081人确诊,感染率47%。台湾敦睦舰队的3艘军舰、744
: 人,截至4月28日确诊人数31人、都集中在磐石舰,感染率为4%,且无重症个案。
: 其中,美、法都未强制接种卡介苗。国内也有专家认为,磐石舰的年轻官兵和实习生,或许
: 受到了卡介苗的保护。
: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专家咨询小组召集人张上淳认为,磐石舰案的传播规模,相对于美、
: 法的舰队的感染相对小许多,还是跟人与人日常接触、分舱分流的落实情形有关;磐石舰相
: 较一般战舰的空间宽敞,对于在磐石舰上发烧的个案,也有隔离室可以留观,甚至还有负压
: 隔离病房,官兵在舰上距离较远、也有隔离空间,就少了一些传播可能,也许是一部分的因
: 素。至于,接种卡介苗后是不是比较不会感染?不容易引发重症?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验证
: 。
: 美国哈佛找上台湾,将针对千名高龄者进行研究
: https://i.imgur.com/lGcvl8s.jpg
: 台湾将加入哈佛探讨卡介苗对COVID-19防护效果的跨国研究计画,预计进行65岁以上年长者
: 的研究。(摄影/许 倩)
: 各国确实已展开多项关于卡介苗保护力的研究。
: 美国哈佛大学4月初已启动全球研究计画,预计在不同国家探讨卡介苗对COVID-19的防护效
: 果;哈佛也透过台湾疾病管制署,与台大公卫学院和彰化县卫生局连系、合作,进行跨国社
: 区示范研究计画。
: 彰化县卫生局局长叶彦伯向《报导者》证实,台湾将加入哈佛的跨国研究计画。他指出,目
: 前该计画还在规划阶段,研究预计涵盖医护人员、成年人、老年人等不同对象;台湾部分,
: 预计进行的是65岁以上年长者的研究,估计将招收约1,000至1,500名受试者。
: 为何在台湾是锁定老年人族群?台湾约自1951年开始进行新生儿卡介苗接种、1965年起全面
: 推广,叶彦伯说:“目前70岁以上族群,比较少人有打过;60至70岁年龄层,约7成曾接种
: ;65岁以下族群,接种率约有9成以上。”因此,年长者因这次临床试验,也可以分成首次
: 接种、追加接种、不接种等组别,可以借此观察、比较卡介苗的成效。
: 不过叶彦伯也坦承,研究必须寻找免疫力正常的健康年长者参与,可能会是挑战之一。他解
: 释,老年人免疫力通常较差,打卡介苗可能不见得有用,且卡介苗仍是活的疫苗,有慢性疾
: 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年长者较不适合施打,所以需要将免疫不佳的长者排除在外,避免产
: 生其他并发症风险。
: 叶彦伯认为,这是一个“看天”的研究计画,台湾可能因防疫做得好,使得研究无从比较,
: 万一疫情真的不幸爆发,这项研究的进行也是在“抢时间”,一定要在还没有发生社区感染
: 前来打,才能观察是否有保护效果。他表示,一旦等哈佛大学跟疾管署核定计画、程序完备
: 后,就会开始在社区征求受试者。目前该计画研究方法则尚未公布。
: 除了哈佛的研究,澳洲、荷兰也展开卡介苗对于COVID-19的防护力研究,招募在疫情前线的
: 医护人员作为受试者,已进入第3期临床测试,预估最快10月底会有初步结果。
: 长期从事肺结核、卡介苗改良研究的国卫院感染症与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员杜鸿运指出,德国
: 有研究团队在2、3年前,就开始启动改良版卡介苗的临床试验,今年碰上此波疫情,只要将
: 族群收回来,分两组来看,即能迅速观察卡介苗有没有效果。
: ~~~~~~~~~~
: 如何临床验证卡介苗保护力?
: 以澳洲研究为例,研究人员预计招收当地医疗机构4,170位前线医护人员进行试验,以验证
: 卡介苗是否可以降低COVID-19发生率和严重度。
: 该实验采开放式试验(open-label),研究者和受试者都晓得所属组别,随机注射(或不注
: 射)单剂卡介苗,并透过手机短信追踪一年间的感染情形。
: 随机分组前,研究人员会先收集受试者血液样本,以验证SARS-CoV-2病毒的暴露情况。如有
: 需要,会在受到该病毒感染时,收集患者的拭子或血液样本。
: 该研究的主要试验指标有二,第一项是研究6个月内的COVID-19疾病发生率。满足“确诊”
: 定义为要在问卷上自我勾选有发烧情形,还要有至少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征状或症状(咳嗽、
: 呼吸短促、呼吸窘迫/衰竭、流鼻涕/鼻塞),并且PCR或血清测试为SARS-CoV-2阳性。
: 第二项是看6个月内COVID-19的重症发生率,满足定义的条件是透过自我填写的问卷、医疗
: /医院纪录,确认患者SARS-CoV-2为阳性的状况下入院或死亡。
: ~~~~~~~~~~
: 数据分析:强制接种卡介苗国家,COVID-19感染率和死亡率都较低
: 为什么针对肺结核设计、研发的卡介苗,会被认为对引发COVID-19的新冠病毒SARS-CoV-2可
: 能有保护力?
: 近来国际上陆续有多篇文章指出,有强制接种卡介苗的国家,在COVID-19疫情中相对受伤较
: 轻;有些医疗体系较脆弱的国家,也在这次疫情当中躲过一劫,引发不少科学家好奇。
: 4月6日刊登在《医学假设》(Medical Hypothesis)的文章就探讨全球卡介苗接种率与COVI
: D-19大流行间的关系。研究者从统计上发现,无论是COVID-19的感染率或死亡率,有持续强
: 制接种卡介苗的国家,都显著低于没有或停止强制接种的国家。
: 根据该研究数据,在截至3月23日、COVID-19案例数至少500名的40个国家中,无强制施打卡
: 介苗的国家如冰岛、卢森堡、意大利,每百万人确诊个案数均在1,000人以上;反观有强制
: 施打的国家中,感染率最高的伊朗,每百万人个案数仅为274人。
: https://i.imgur.com/5TkRkjb.jpg
: 卡介苗为什么可能有效?
: 尽管疫情数字存在多种变因,各国检测能力和方式都是可能因素,仍须在临床上验证因果关
: 系,但相关的推测也为对抗疫情带来另一道曙光:人类或许可以透过这支“现成疫苗”防护
: 高风险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问世前的空窗期,发挥潜在保护作用。
: 多篇文章所指向的学理,卡介苗可能有强化“非特异性免疫”效果,所以对于不同入侵人体
: 的病原体,也可有一定防护效果。
: 杜鸿运指出,科学家最近10年从流行病学角度发现,打了卡介苗的小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
: 而死亡的比例特别低,科学家因此开始推测,卡介苗存在交叉保护效果;过去这5年,美国
: 已有研究发现卡介苗存在“训练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因此这波疫情中,
: 很多科学家都怀疑卡介苗发挥类似功效。
: 国卫院感染症与疫苗研究所台南院区主治医师吴绮容解释,人体免疫可以分为第一线的“先
: 天性免疫”(innate immunity,非特异性免疫)及第二线的“后天性免疫”(adaptive im
: munity),过去研究发现卡介苗可以诱发自然杀手细胞、单核球、巨噬细胞等先天免疫细胞
: 的免疫反应,提升他们对付病原体的能力。
: 防治肺结核效果不佳,古老疫苗能华丽转身?
: 卡介苗已经问世百年,虽然可有效降低肺结核的重症率,但对预防肺结核感染的效果不是那
: 么显著,近年科学家也持续投入疫苗改良,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国家未强制接种。而肺结核这
: 个古老疾病,可透过空气传播,在任何器官引起病变,不仅传染力极强,长年都是台湾死亡
: 人数第一位的法定传染病。
: 根据《台湾结核病防治年报》,台湾2018年结核病新增9,179人(每10万人口38.9人),死
: 亡数506人(每10万人口2.1人)。 在个案追踪治疗上,2017年治疗成功率约70.3%,未达世
: 界卫生组织(WHO)期望的85%目标。
: 卡介苗可于新生儿出生时接种(注),不过过去研究陆续发现,到成人阶段对结核病的保护
: 力已大打折扣。就在大家关注新兴的COVID-19疫情时,4月下旬,花莲慈济大学才传出学生
: 感染肺结核事件,全校百余名师生接受X光检查。
: 疫苗效果不理想、加上肺结核也多在开发中国家盛行,卡介苗在国际药厂眼中的商业价值不
: 高,台湾多年来都是由防疫和研究单位自制,也是少数国产的疫苗。
: 原本由疾管署“血清疫苗研制中心”所生产,2015年起西药制剂工厂全面实施PIC/S GMP政
: 策,疾管署疫苗厂由于无法符合法规,而开始将相关生产技术转移给国卫院,中间过渡期曾
: 非专属授权,技转给国内厂商制造,也曾在供应不稳定时专案进口。
: 国卫院生物制剂厂执行长刘士任表示,国卫院2016年开始生产卡介苗,不过做出来的卡介苗
: 仍需要经过2至3年的安定性测试,今年开始正式交货给疾管署,目前生物制剂厂量能预估每
: 年约可生产150万剂卡介苗,除了可提供国内使用外,也有潜力提供出口使用。
: 疫情下,台湾改良计画有新目标
: https://i.imgur.com/EuWwONV.jpg
: 在这波COVID-19疫情中,国卫院团队扮演关键角色。过去几年,该院也持续进行卡介苗改良
: 研发。(摄影/许 倩)
: 卡介苗改良,是国卫院原订的任务,在COVID-19疫情中,也同时有了新目标。
: 杜鸿运表示,过去调查发现,台湾年轻人很多感染的结核杆菌是“北京株”,东南亚有打卡
: 介苗的国家也发现,北京株感染率比较高。国卫院正研发“重组卡介苗”,放入北京株特有
: 的基因,也加入可增强免疫反应的细胞激素,希望在结核病上达到较好保护力,目前也已完
: 成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即将发表。
: 杜鸿运也补充道,针对COVID-19疫情,国卫院也规划以卡介苗为平台载体,加入新冠病毒抗
: 原基因片段,作为此次疫苗研发上的“备案”,如此作法有潜力兼顾先天性免疫、后天性免
: 疫两个层面。
: 想要证明卡介苗对SARS-CoV-2的防护力,须透过更严谨的动物实验、人体试验加以证实。国
: 卫院团队已开始爬梳相关文献,也为设计相关研究进行前期准备。
: 吴绮容也是国卫院研究团队成员之一。她表示,有研究指出先接种卡介苗,再接种流感疫苗
: ,可提高、加快人体对H1N1病毒的抗体产生。不过由于流感疫苗为三价,对于其他两种疫苗
: 株没有特别反应。不过她也指出,对于此次新冠病毒,接种卡介苗是否会导致“细胞激素风
: 暴(cytokine storm)”引发重症,目前仍是未知,因此须厘清接种卡介苗后的细胞激素分
: 泌趋势。
: 台大公卫学院副院长陈秀熙则认为,卡介苗通常25岁之后效价就消失,通常有真的保护是在
: 25岁以前,卡介苗的证据可能还要再确认。他也认为,台湾其实可以把400多病例叫出来,
: 跟流感病例、其他非确诊(COVID-19)病例来做比对,借此评估卡介苗的角色。
: 其实除了卡介苗,陈秀熙认为,台湾2019年公费流感疫苗首度改为4价的流感疫苗,以及肺
: 炎链球菌疫苗也很重要,让患者不容易产生重症,这些都可能是保护台湾度过这一劫的解释
: ,值得进一步研究。
: 4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声明中指出,至今没有证据表明卡介苗可以防止人们感染COVI
: D-19,目前暂不推荐透过卡介苗来预防该病,会在有临床研究证据时再进行评估。不过对于
: 结核病防治,WHO建议发生率高的国家,新生儿仍应施打卡介苗。
: 公卫环境影响,各国卡介苗保护效能差很大
: 卡介苗究竟对COVID-19有没有保护力?还要更多研究加以证实。若未来研究实证真的有效果
: 、强制施打地区的民众即便有一定免疫力,但卡介苗保护效期究竟有多长?成人是否该追加
: 补种,也成为讨论焦点。
: 台湾新生儿虽有强制施打卡介苗,不过长大后保护力似乎不再。杜鸿运说,若根据疾管署数
: 据,纯粹从流行病学来看,年龄层在15岁以后肺结核人数快速上升,推测台湾卡介苗防护力
: 可能只有15年,遇到肺结核还是会感染。
: 国际上对卡介苗保护时间还未有共识,杜鸿运表示,过去很多国家都有研究,不过不同国家
: “做出来差异很大”,如挪威研究认为至少有40年,不过印度研究认为没有保护力,后来不
: 打。
: 杜鸿运分析,各国公共卫生环境可能导致如此差异。欧美卫生环境相对好、公卫相对健全,
: 新生儿很快能接种卡介苗,保护力可能拉很长,尽管欧洲没有全面施打,整体感染比例仍非
: 常低。过去有假说认为,印度状况可能与公卫体系较不完整、孩子从出生到施打时间拉得很
: 长,可能在施打前就遇到环境中的寄生虫,或是非典型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这时候再打
: 卡介苗,已经没有效。”
: COVID-19新契机,带动科学家思考是否应推动补打卡介苗
: https://i.imgur.com/HZ7D6cQ.jpg
: 台湾在大约小学六年级时,会检查是否有卡介苗疤痕。未来若证明卡介苗能预防COVID-19,
: 民众是否要追加接种,则需评估成本跟效益。(摄影/许 倩)
: 杜鸿运指出,目前台湾在大约小学六年级时会检查有没有卡介苗疤痕,如果没有就会建议补
: 打一次。他指出,过去对于不强制补打的考量在于,早期研究认为追加注射没有效果及成本
: 考量,还有少数人可能有副作用。
: 但欧洲新疫苗临床测试发现,补打没有明显副作用,也增加保护效果。 杜鸿运提到,近年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的研究指出,在
: 南非进行的实验发现,追打卡介苗能加强对肺结核或其他细菌保护力。今年一篇发表在《自
: 然》(Nature)期刊的研究则指出,科学家在猴子动物实验发现,静脉注射效果还比传统皮
: 下注射还好,“过去大家不会想到,施打方式保护效果差异有这么大。”
: 那么,未来若科学上证明卡介苗能保护COVID-19,民众是否要追加接种?
: 叶彦伯认为,补打一剂卡介苗,合理预期会增强保护效果,但最重要的课题还是要“证明卡
: 介苗有效”,以及效果是大是小,能增强多少保护效果。如果未来试验证明卡介苗有一定保
: 护力,接下来可能就要评估成本跟效益上,追加接种一剂“划不划得来”。
: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 https://www.twreporter.org/a/covid-19-bcg-vaccine
: 6.备注:
: 注:台湾自2016年1月1日起,将卡介苗适合接种年龄调整为出生满5个月,建议接种时间为
: 出生满5~8个月,最晚1岁前完成。 目的是希望能避免接种卡介苗之婴儿发生较严重之卡介
: 苗不良反应(骨炎/骨髓炎)。
作者: zxasqw0246 (yoyo)   2020-08-19 10:43:00
你可以肉身做实验阿 亲自去日本
作者: miacp ( )   2020-08-19 10:43:00
其实是台湾价值的功劳
作者: VVizZ (我很穷)   2020-08-19 10:43:00
关键字:哈佛 台大公卫 彰化
作者: plasticdrink (23313)   2020-08-19 10:44:00
要筛检研究才有证明
作者: leochang (leo)   2020-08-19 10:44:00
最快验证方法 你去报名当实验组 接触武肺患者
作者: YLTYY (winter)   2020-08-19 10:45:00
(づ′・ω・)づ护国疫苗
作者: tetani (喵喵)   2020-08-19 10:45:00
1450和绿蟑螂拼命带风向成dpp的功劳
作者: hong414 (allen0983)   2020-08-19 10:46:00
可能喔 台湾盖牌却还可以过的这么爽~
作者: a741085 (向前一镖)   2020-08-19 10:47:00
请教一下 带小孩去日本玩小孩会很不受控吗?
作者: gk1329   2020-08-19 10:54:00
统计上就是好处大于坏处不过对肺结核越来越没用也是事实肺结核实际上比武肺难缠多了 大家还不是无感
作者: piezo (我把最后一个绿标给薛岳)   2020-08-19 11:13:00
当兵打的乖乖针才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