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不懂?
人,爽过了回不去,把最爽当理所当然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钱越来越多,消费水准就会越来越高;突然没钱了就会很不习惯
好了
少子化,学生越来越少
但是这些吃学生制服业务的,已经爽过了当年6尾7初最多学生的时代
教你看书不看书,古文有些思考有他的逻辑在
你可以认同这套理论,也可以反对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但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
有太多精采的思辨发生
认真要在八卦版谈论有困难,有考虑上一下中国思想史吗?
我稍稍为帮你解释一下,不要深究~
简单来说,孟子认为的人性本善用了一个非常没有逻辑的话来说明
顶多只能算个比喻
就算说我长得像金城武,也不能说金城武很会演戏,我就很会演戏一样
比喻只是两者之间有相似的特性,不能说两者有一样的特质或本质
孟子‧告子上》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跟seafood一样,讲干话来迷惑群众
“恻忍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这是他认为为什么人性本善基本论调
大部分的孩子在看到路上有饿昏的人,甚至肌瘦的小狗都可能会喂牠食物
这就是孟子观察出来所做的论调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所以他告诉你,follow your mind
就能走上正道,所作所为就会是正义/道义的事情
只是很多时候诱惑太多,我们会走上旁门走道而不自知
导致自己的良心迷失了而不知道 (注:放,音ㄈㄤˇ,迷失之意)
同章节后面更是明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所以人们为什么表现差,甚至很贱,跟人性本善的论点没有太大的关连
而是我们所处环境的关系,而是我们有时会做错了判断而已
人所处的社会很险恶
要保持初衷(可能是你最初的想法,可能是人性本善这件事)
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要让自己的判断不受到他人或社会观点有时是天方夜谭
为了不被霸凌而加入霸凌者是为了生存
明知道长官是错的但忠言逆耳会被电选择看着计画毁灭
朋友是我最喜欢的人所以我要无条件认同他的选择
这个社会太智障了认真就输了所以每个人都选择装傻或是真的是傻了
太多的影响让我们根本不能选择一开始很简单就能选择出的“对的事”
所以才要教学
想办法让人们不要太早被这个社会大染缸给变坏
当然,后面荀子性恶的出现
甚至是背叛师门跑出去法家代表:李斯跟韩非子
又或者是傅玄的善恶相混说
不然就是告子的性无善恶论
又是另外一篇故事了..........
※ 引述《d995511 (flcl)》之铭言:
: 人性不就是恶吗
: 不然干嘛一出生就开始受教育驯化
: 没教育过的一点社会观念都没有
: 自己想干嘛就干嘛
: 成为乱源
: 有够恶的
: 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