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专访贺陈旦谈“前瞻计画”轨道建设:轻轨

楼主: macarthur   2017-05-17 21:56:53
专访贺陈旦谈“前瞻计画”轨道建设:轻轨多两条,哪有遍地开花?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8216
文:曾嬿卿、张嘉伶|财讯双周刊 第528期
担任过八年交通部长与行政院正副院长的毛治国,前阵子对行政院“前瞻基础建设”中,
占比最大的轨道建设提出批评,认为“遍地开花式地盖轻轨,将会带来灾难”。由于轨道
建设占了前瞻计画近半预算,达4,200亿元,这位“交通帮”要员开口,让外界也质疑台
湾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轨道建设?这是不是政府绑桩的手法?
交通部长贺陈旦接受《财讯》访问时,一一澄清这些疑虑,“轨道建设38项,只有四项是
轻轨,我们没有遍地轻轨,两个是原来就已经核定的淡海与安坑,新增加的只有基隆及新
竹。”
驳毛治国
台铁到处高架化才是灾难
他也对毛治国提出“将台铁的市区路线立体化(即高架),才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最优先选
择”论点,感到诧异。贺陈旦表示,国人常去欧洲、日本,当地平交道很常见,这些平交
道对于都市的发展,或者都市的缝合,并没有那么大的障碍;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把平交
道当成是一个非要去消除的事?他认为,高架化付出的代价很高,这几十年来台湾的公共
建设,有相当程度都是放在铁路立体交叉,相对于认为轻轨到处走会变成灾难,“那全台
湾铁道经过都市、乡镇都要立体化,这才是灾难吧?更要面对财务上的压力。”
事实上,很多人也疑惑,为何不把台铁“捷运化”,增加车站与发车频率就好,有必要盖
捷运、设轻轨吗?
“传统的铁路是重轨、也是长轨,不方便转弯,只能服务比较快速的列车,”贺陈旦解释
,大家以为台铁立体化就好像捷运,其实不然,假如只是把它抬高化、地下化,轨道还是
在。今天台铁还是有既成列车像自强号,也有通勤电联车,快车、慢车交叉在一起,快车
多少会被停在站上的慢车延迟;反过来说,快车要超越慢车时,慢车也只好在站上多等几
分钟,到最后大家都要互相等待,既无法准时,整个载客容量也下降,“估计每增加一个
站,容量要降低8到9%。”因此,他认为,过去都把立体化就以为是捷运化,地方再去加
设一些车站,看起来站距短很像捷运,但没想到路线容量会因此降低。
他解释基隆轻轨,并不是像毛治国想的,轻轨走台铁路廊的话,就会变成台铁之外还要再
加一条线,变成两个轨道,平交道会拉大。
行政院长林全也解释,基隆走原本的台铁线,“现在最聪明的作法就是七堵作为调度线,
台铁不用新增轨道,只是让出来让轻轨可以使用,接到台北只有新增南港展览馆那条小段
,只要花不到一百亿,如果重新盖一条,没有一千亿恐怕做不起来;重点是那段非常窄,
是技术问题,所以我们尽可能以最有效率和省钱的方法。”
观光铁路是新兴计画
其他路线都经过多年讨论
贺陈旦则指出,材料与控制系统的技术进步,让现在的轻轨效率更好,“电池比以前强壮
、更快充电,控制技术会使得我们的车班可以发得比较密集,因为对于车子位置在哪里、
加速减速等,全都可以用电脑来做,不到一分半就可以发一班车。所以虽然车厢短,但发
的班次多,就可以同样运这么多人。”
他回应毛治国的质疑表示,“并不是我们有什么新主张,过去的政府也是在次要的城市规
画轻轨,而不是要用重轨,也不是如毛院长所说,轻轨走在路面上就会创造平交道,会阻
碍交通。”他表示,当过去的政府核定了像安坑这样的地方都做轻轨时,也不妨想想看那
个地方的社区要怎么养轻轨?“我们今天没有主张遍地做轻轨,就这两项而已,怎么会讲
成将来会是灾难?犯不着这么武断。”
对于外界认为轨道建设是未经仔细评估、匆促端出来绑桩的计画,贺陈旦否认说,去年下
半年开始,交通部由于发现最近这三年,公共运输的市占率只有16%,陷入瓶颈,就在盘
点公共运输系统;当决定前瞻计画要纳入轨道建设时,交通部则把原本已有的规画案,端
出来逐项检视。
“现在已经放在特别预算里面的,没有任何一条线是以前没讨论过的,少则三年、多则十
年,这些都不是新的,唯一新的是糖铁与观光铁路,像东港配合恒春、大鹏湾这边的观光
铁路;糖铁将来会不会变成比较大的投资,要看以后如何规画和营运,但他不是拿来替代
公共汽车,糖铁经过的路线,跟公共汽车完全不一样,是来做文史的、观光用途的。”
捷运、轻轨尚不完整
不要看衰高雄
然而,由于高雄轻轨被讥评为“蚊子轻轨”,不免让人怀疑轻轨建设的必要性。贺陈旦则
为高雄辩驳,“高雄还没完全盖完整,大家犯不着这么看衰高雄,它还要往爱河、驳二延
伸,现在才六个站,延伸后就会有点规模。”他举例,高雄在捷运红线与橘线开始营运时
,每天只有6、7万人次,现在已有17、18万人次,高雄人慢慢适应捷运,不一定要靠机车
了。
贺陈旦说,他个人主张台湾应该多发展公共运输,台湾没有理由在没有任何政策之下,任
由私人交通工具成长,“我们的能源负担不起,我们的空间负担不起,我们的空气污染负
担不起,所以应该要改变。”但他也承认,必须“先给再要”,先把公共运输做起来,才
能想办法抑制汽机车的成长。
尤其他认为,科技进步、电子票证发达,运用在公共运输上,可发挥极大的效用。例如,
透过电子票证,可了解消费者使用行为,可以追踪、调整,也可以优惠消费者转乘,轨道
加上公共汽车等其他交通工具,就能互惠,“电子票证可以更准确的吸引这些人变成乘客,变
成运量。”
然而,每个县市都想发展轨道建设,如何认定急迫性与必要性,就成了人们口中“资源分
配”或“分赃”的政治艺术。尽管林全说,“贺陈部长扮黑脸,由他把关各个计画”,但
大家还是相信,颜色主导一切,像台中捷运线延伸的彰化,就被质疑光靠一条孤零零的捷
运、没有路网,彰化人怎会有意愿搭乘?
“任何一个要做的案子,我都会问地方政府能否培养出运量?所以这个捷运从乌日延伸到
彰化,那就是彰化和台中地方政府合作,看能不能把五点多公里的路线,培养出运量来。
”贺陈旦表示,“要生也要养”,地方政府要有清楚的营运计画,需求到底怎么估出来?
如何逐年培养运量的计画,地方政府必须证明自己准备好了,“今天不能够把乘客找出来
,将来就会变成长期的钱坑,这个责任要放在大家身上。”
尤其这些建设并不是“免费午餐”,地方必须在自偿率里面负担一定百分比,依各地方的
财政能力分担,也要负责解决土地处理费用。也因此,为了让计画进行顺利,这些雀屏中
选的路线,多半没有太多土地征收问题,否则土地征收不但旷日废时,花费也将高得惊人
,岂不大大折损“前瞻计画”的名声?
不是白吃的午餐
地方政府也要分担财政
作为被立委、媒体点名最多的阁员,贺陈旦还是不改他“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个性,直
言“不必要的工程还是不要做”,只是他也知道,在地方对建设饥渴的心态下,他很难万
事say no。甚至他也再提“不放弃假日国道夜间收费的事,只是要再蒐集更多数据分析”
。他强调,在数位化、资讯化时代,就可以把一些需求管理好,供给更到位、更准确,不
一定凡事靠建设,要真的和国际接轨,检视我们有没有真正用资讯与科技,来让我们资源
做比较准确的应用。
本文经财讯授权刊登,原文发表于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