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 联合报
2.完整新闻标题:
※ 服贸协议 高孔廉坦言犯两错误
3.完整新闻内文:
2016-10-07 03:09联合报 记者李仲维/台北报导
浸淫两岸事务长达廿八年的海基会前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将发表《两岸第一步:我
的协商谈判经验》新书。他接受记者访问时坦言,两岸服贸协议犯的最大错误,一是签署
时机不对,其次是内容有问题。他透露,原本目标是二○一二年底完成两岸两会互设办事
机构,但延宕至今,这是他最大的遗憾。
行政院一九八八年成立大陆工作会报,高孔廉自此迈出处理两岸关系的第一步,包括法规
研拟、政策讨论、海基会及陆委会的组织设计;在二○○八至二○一四年的两岸十九次协
商谈判中,高孔廉都扮演关键角色。
尽管两岸服贸协议是在自己任内签署,但高孔廉坦言,服贸协议犯的最大错误是,一是签
署时机不对,二○一三年六月正值立法院召开临时会讨论大陆机构来台设立分支机构的办
法,这本就是争议性法案,签署服贸协议应该避开此一敏感时机;其次是内容待商榷,例
如金融开放,并不需要放在服贸协议里。根据两岸金融合作协议签订的银行、证券、保险
三个备忘录(MOU),就可以做了,一起放进去的结果,就把金融扩大开放措施拖住动不
了。
高孔廉感慨地说,当时他也提出建议,但没人听,后来了解原因包括:一是要充业绩,希
望服贸协议项目多一点,看起来好看;二是纳入后陆方不能反悔。但根据往例,陆方并没
有开放又收回去的前例。
他认为,服贸协议卡关,扼杀了相当多机会,让台湾金融业无法扩大在大陆的营业范围,
连带影响台商,而台湾想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吸收一大堆人民币之后,又无法回流运用
,限制了发展。他举例,当时服贸协议就争取到人民币一千亿元的人民币境外机构法人(
RQFII)回流大陆投资的额度,是大陆在全世界给出的最高额度,因服贸迟不上路,等于
空谈。
高孔廉透露,服贸协议签署后,当时政府各主管部门都没官员出面说明,尽管他未实质参
与协商,为满足媒体需求,自己依专业知识制作简报资料提供参考,隔了两年才知道这个
动作触怒了“陆委会某长官”,这位长官认为高孔廉踩了红线,让他没东西可讲。
高孔廉表示,两岸互设办事机构,目前仅止于外贸协会、电电公会等经贸类的机构,最可
惜的是没有顺利完成两岸两会互设办事机构,一方面是因为协商仍有歧见,更重要的是国
内的法制化作业,包括陆委会派驻人员及大陆机构来台设立机构的法源,没有跟上进度。
其实海基会早已规画好各部会派驻大陆的人力部署,连办公面积、预算也已拟妥,本来目
标是在二○一二年底完成互设办,结果至今延宕。
高孔廉综合国外学者的研究及他亲身参与协商的体验,认为谈判首先要营造善意互信的氛
围。互信最困难,需要长期互动累积,而且与前后言行是否一致有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教授蓝普顿曾研究得出结论,与大陆谈判要先确定双方的关系,是朋友、伙伴或对手。
高孔廉在书中也有专章分析大陆的官方谈判模式,他根据服务台商的经验归纳了商业谈判
应注意事项,并列表比较官商谈判的差异。
《两岸第一步:我的协商谈判经验》由联经出版,订十七日在国父纪念馆中山讲堂举办新
书发表会。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goo.gl/PXPx7E
5.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