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孔子为何要杀少正卯?

楼主: jureo (亮亮)   2015-10-24 11:38:37
有人说孔子赞老子如神龙见首不见尾,
但这种说法不见于儒家典籍,而在《庄子》
为何众多先秦典籍可见孔子其言其事,而儒家典籍却无?
或是其思想与儒家相距甚远?
春秋战国时,各家学说互相援引,而孔子被引用的机率最高。
春秋末战国初,各家学术交流激荡、百家争鸣
孔子在国际间知名度相当高,各家在援引孔子此名号的时候,有几种方式:
第一种为正面采用其事,而做一些道德仁义的肯定与宣说,
继续将孔子圣人化、典范化,将其一切作为更加道德化。
有些事孔子不见得有做过,但是后代却将他越拱越高,
例如孔子曾两度肯定管仲,然当齐威王问孟子此事,
是否孔子也称述霸王之政,而孟子一心强调仁政德治、倡行王道,
故说未闻,避而不谈。
此种以儒家学派为主。
第二种为援引孔子,但将其事迹加以改造,
将自己学说合理化,
例如《荀子》记载孔子为鲁司寇,朝七日而诛少正卯,
其余典籍未见此事,而诛少正卯的罪名并无客观上之犯罪,都是主观的认知。
荀子在当时属于从纯粹的儒家礼治过渡到法治阶段,
所以荀子的礼治其实有浓厚的礼法合流现象,
他对当时必要的刑罚比孔孟采取更加强烈的重视,
这时的孔子对于礼治法治等制度的维护都偏向客观面。
可能为荀子以孔子之名说之。
第三种为将孔子放至对立面攻击,
例如《韩非子》有批评孔子作为,甚至亲自与孔子辩论。
《韩非子》三种情况都有,出现频率相当高。
当殷商时候,革命未成之际,纣王对武王已有所怀疑其有叛国之心,
武王愿献地千里,愿纣王解炮烙之刑,孔子称其为深得民心之圣王。
韩非却说纣王已有猜疑之心,武王却又有此种做法,获得更多民心,
用此做法欲去除纣王猜忌是不可能的,
反而只会更加猜忌。
第二武王得民心之举,正是其获罪之处。
第三纣王已非圣王,不会因此举而解炮烙之刑,仁德居有哉?
甚至为臣之分际都没掌握。
诸子各家或多或少均有援引孔子,
唯一未假托孔子作为自我宣传的是墨子,墨子有批评孔子部分,
但未改造孔子为自己学派宣传。
因此各家子书所列之孔子言行,恐非孔子真实样貌,
或有人谓此乃处于思想融合阶段,故孔子有不同之言行,
然孔子是处于思想开端,荀子才是处于思想融合时代。
且各家子书并非成于一人一时一地之作,
前期如果两家处于互相攻击阶段,打击主要敌人才能巩固自己,
可能攻击面较多;
后期思想融合,进行一些巧妙地转换,不无可能。
※ 引述《ERT312 (312)》之铭言:
: ※ 引述《amidha (东岐明)》之铭言:
: : 这件事的最早出处是在《荀子》,
: : 记载了少正卯被杀及孔子给他的罪名─重点就是邪说乱世。
: : 事件到底是真是假,当然有所争议。不过,荀子是儒家,没必要毁谤孔子。
: : 重点是,荀子应该会认为孔子所作是对的,所以才会记载这种传言。
: : 至于后世又有加油添醋说孔子与少正卯互争学生,三盈三虚,这纯是胡扯!
: : 很简单,若照荀子记载,孔子与少正卯两人思想差异甚大,
: : 彼此从随学生性向一定会有很大不同,哪会大风吹似的倒来倒去!
: : 荀子是儒家性恶论的代表,那儒家性善论的代表孟子会不会支持孔子杀少正卯呢?
: : 我们可以看看孟子对于同代杨墨思想的批评
: :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 :  ‘拒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
: : 虽然孟子没说要杀人,但他说要使邪说不得作。
: : 基本上,先秦儒家都是以自己为先王正统,而视其他政治思想为邪说乱世。
: : 这样举例好了,就像古代有个虔信天主教的人当上了领导,
: : 他想让全国的人都道德崇高,崇拜上帝,赞美天主。
: : 可是却有一个喜欢质疑的人,一直在公开质问耶稣母亲怎么可能处女生子?
: : 还向群众宣扬他的结论,耶稣显然就是一个私生子!
: : 那想想看,那位领导是不是会对他恨得牙痒痒,想要去之而后快!
: : 想想看,当年耶稣不也是因为公开向犹太教士呛声,所以才被送上十字架!
: : 但少正卯的事件,也有说少正卯是大夫,春秋时代“刑不上大夫”,孔子怎能杀之呢?
: : 要嘛,就是这事件纯是荀子为了宣扬他那近于法家的性恶儒教思想,才会听说就编入。
: : 要嘛,就是少正卯的嘴巴实在太贱,得罪了许多鲁国贵族都想杀他,才会让孔子去做。
: : 要知道,根据记载,少正卯可能就是像李敖一般能说善道,喜欢批判找碴的人。
: : 那孔子到底有无可能,为了言论问题而杀人呢?
: : 让我们看看一件关于孔子任官时齐鲁国君会盟见面的历史记载。
: : 当时齐国派兵想要胁持鲁国国君,但鲁国也派了军队到场。
: : 在会盟时,齐国叫了一群倡优上台跳些不符周礼的歌舞,
: : 孔子见状,冲上阻止,并召负责官员来处分倡优,结果被判腰斩,当场就拖去执行了。
: : 可见,孔子并没珍惜那些倡优的人命!
: : 那些倡优可能是奉命不得不上台表演的,但却因此而惨遭腰斩!
: : 孔子在鲁国执政也有几年,虽然史书记载说孔子上台才三个月就大治。
: : 但如果细察大治的内情,就会发现问题所在。史书说
: :  ‘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
: : 用白话说就是,没人敢卖假货,男女路上不敢走在一起,路上东西没人敢捡。
: : 说实在,短短三个月就能改善不良风气,这很难是感化出来的,而通常是严罚出来的。
: : 而且,男女走在路上要分开,这也实在太过道德严苛了!老百姓受得了吗?
: : 好!孔子后来因为鲁国君臣群聚去看齐国来的辣妹艳舞团,没人理他重视的事。
: : 所以一气之下,就和学生们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十几年后才返回。
: : 但这事内情并不这样单纯,因为鲁国君臣知道孔子走了,也没去追回,就让走了。
: : 表示鲁国君臣其实只是藉看艳舞的借口,来故意赶走孔子而已!
: : 问题孔子不是让鲁国大治吗?鲁国君臣不要他,那鲁国百姓呢?
: : 问题就在这里!孔子离开鲁国时,没有记载说鲁国百姓因此而痛心或相送。
: : 孔子返回鲁国时,也没有记载说鲁国百姓因此而高兴或欢迎。
: : 史书记载了同时代郑国子产死时,郑国百姓群起哭天喊地,像是死了自己亲人一般。
: : 但关于孔子与鲁国百姓呢?没有任何这样的记载!
: : 我们都知道孔子有很多弟子,若有这样的事,一定不会吝惜记入儒家经典或史书。
: : 但是没有!孔子的离开鲁国、返回鲁国、与死亡逝世,都没有这样的记载。
: : 这表示什么?表示孔子在鲁国并不得民心,虽然百姓并不恨他,但也不爱他。
: : 为什么?可能对鲁国百姓而言,孔子是道德崇高,但他们受不了自己也被严肃要求!
: : 他们不能说孔子不好,但他们也不觉得孔子好!
: : 孔子任官治鲁时的问题在哪里?简言之,就是道德傲慢!
: : 如果孔子真杀了少正卯,也是因为这种道德傲慢!
: : 孔子这种道德傲慢的问题,老子在孔子年轻时就劝过他,老子劝说
: :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 :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 : 但孔子当时二十几岁并不了解,到了五十多岁任官治鲁,还是看不到自己的问题。
: : 一直等到周游列国到处碰壁,最后才了解自己的道德傲慢问题,但在时机上已经晚了。
: : 所以孔子晚年才会感叹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 : 孔子反省了什么大过?就是自己道德傲慢的大过!
: : 孔子晚年就是因为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以才会提倡中庸!
: : “中庸”的“庸”就是要自居平庸,就是要谦虚自守,不要自认道德伟大!
: : 所以如果少正卯真被孔子所杀,那孔子到了晚年学易而自知大过以后,
: : 一定会后悔反省自己不应该杀少正卯!
: : 但问题是后世中国往往将孔子青壮年为人处世当成正确,结果就承继了道德傲慢的问题。
: : 这也就是后世中国文化的一个很大问题─道德傲慢!
: : 最后,我并不是说道德不重要,或道德不好。
: : 而是主张道德的人,应该要谦虚应世,才能真正发扬道德,如同《老子》有言
: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 : 这是说上德的人不认为自己有何道德,而下德的人才自认为自己很有道德。
: : 怎样像是下德呢?举个极端例子,当然孔子并没那么糟糕,仅供博君一笑作为终结!
: : 就好像有人得意洋洋的宣扬教导别人而说:
: :  ‘我是最谦虚的人,大家都应该像我这样谦虚!’ :)
: 推这篇推论分析
: 推论越合理越符合人性越能取信于人
: 这比教科书上孔子一出场就是一个圣人
: 最后更升华成至圣先师还可信多了
: 但是我还是要说考古考证
: 是从片段不连续的资料去推论原貌
: 就像是从恐龙的化石去推论活的恐龙
: 再合理的推论都不一定是事实
: "若照荀子记载,孔子与少正卯两人思想差异甚大,
: 彼此从随学生性向一定会有很大不同,哪会大风吹似的倒来倒去!"
: 这推论看起来颇合理,但是请看现今的例子
: "国民党以前反共,现在舔共"
: 这是两种不同的极端,怎么可能发生?
: 几百年后的人,若只看到片段的资料
: 可能会合理的推论,这不是真的!
: 但是现在大部分的人,相信这是真的
: 因为他们看到的是global,连续性的资料
: 所以我不会笃定少正卯抢孔子学生之说一定是假的。
: 或许是真的,只是中间有发生什么事,我们看不到。
作者: m0428 (小原)   2015-10-24 11:41:00
这个精辟,长知识
作者: akiyamatt (aki)   2015-10-24 11:43:00
好文推
作者: squirt (ElfenLied)   2015-10-24 11:48:00
八卦版少见好文
作者: cover543 (路人甲)   2015-10-24 11:59:00
好文
作者: ayabehaori (はおり)   2015-10-24 12:04:00
高调
作者: Drexler (the Glide)   2015-10-24 12:47:00
作者: enso (Raven Family)   2015-10-24 13:01:00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你确定非儒家经典都没被修正过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