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TAV72 (刁民党党务主委)》之铭言:
: 列车砲(Railway Gun)为一种架设在铁轨上的大型砲种。透过在装甲列车上装置大砲,
: 让本来不便运输的大型火砲可以在铁轨上快速移动。
: http://imgur.com/lRC9stj
: 列车砲的概念起源于1850年代,在英国人安德森(Anderson)的《国防》(National
: Defense)一书中提出,1860年代后俄罗斯亦出现相同的概念。最早使用列车砲的国家是
: 美国,在南北战争期间,联邦军(北军)为了围攻邦联军(南军)据地彼得斯堡(
: Petersburg)而首次采用搭载于无盖列车上的十三英吋臼砲进行轰击,这是世界上第一款
: 列车砲。
: 有没有列车砲(Railway Gun)的卦?
先说一下,列车砲(Railway Gun)、磁道砲(Railgun)、和装甲列车(Armoured Train)
这三种武器是不一样的玩意,但常常被搞混。
磁道砲的部分因为我物理不太好,只能先请wiki撑个场面: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3%81%E8%BB%8C%E7%A0%B2
列车砲和装甲列车系出同源,都是将重武器装上列车,
利用铁路进行快速转移,或直接进行攻击;
在自走火砲出现之前可以说是最有效率的武器运输方式。
其实就算到了二战期间,绝大多数的火砲还是得依靠人力和兽力运输,
对军队的机动性造成相当大的负担,传统步兵的机动力和火力往往呈现负相关,
再加上不怎么样的道路建设,重型火砲常常还没运到前线,大家都打完收工了。
19世纪中叶后铁路逐渐普及,使用铁路运输火砲(还有士兵)就变成了很合理的选择,
各国的参谋本部都得对铁路时刻表了如指掌,才能顺利的投射兵力和火力。
但因应军事技术的提升,各国的要塞也越盖越硬;
为了攻破对方的要塞,自然也得提升自己家的大砲口径,
于是火砲也越盖越大,对运输的需求也更为提高,
最后干脆就将火砲和车厢一体化,于是出现了列车砲,
专门用以攻击要塞和壕沟阵地。
而在一些幅员广阔的国家中,由于战线太长,大型要塞的意义相对不大,
当然也比较不需要专克堡垒和壕沟的巨型列车砲,转而出现了装甲列车这种武器。
说穿了就是将整台列车覆上装甲,上面搭载各种火砲、机关枪、高射砲等,
步兵也可以从车厢里面向外射击,以防对方直接攻击;当然也少不了备用的铁轨材料
装甲列车可以说本身就是一座会跑的堡垒。
相较于列车砲,装甲列车的火力较弱,但成本低了很多,而且功能比较多元,
因此受到军事工业较弱的国家、或是境内平原广阔、铁路发达的国家偏爱,
尤其是苏联(俄国)和波兰,这两国从一战到20年代之间生了一堆装甲列车。
至于列车砲和装甲列车的弱点应该也不用我说,
必须仰赖铁轨才能移动这点就是死穴,铁轨断了就GG了,而且还有轨距的问题;
另外更有效的方法则是直接派飞机轰炸,毕竟飞机的速度不会输给列车,
一颗炸弹扔下去,整台列车就报销了。
而后来飞弹技术逐渐兴起,当然也没有必要再盖这种又贵又脆弱的大玩具,
最后就成了时代的眼泪。
推 drkkimo: 记得西北军有 09/23 02:08
其实当时各家势力多少都有几台,但玩的最出名的是张宗昌。
中国的装甲列车发展要从张宗昌说起,
相传当年张宗昌在北京混不下去,只好跑去投靠张作霖,
而张大帅也不知道该把这个家伙摆在哪,于是就把它放到中俄边境去镇守,
反正张宗昌年轻时在海参崴的酒店当过围事,俄文讲得不错,
跟俄国人打打交道也好。
某天,张宗昌在边境巡逻的时候碰巧救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俄国军官,
那位军官是俄国红白内战中的白军将领,被打败后带了一些部下躲到中俄边境的山区,
而为了报答张宗昌的救命之恩,于是便将他们逃亡时搭乘的装甲列车一同献上,
这就是中国第一台装甲列车的由来,张宗昌也就这么成为了“中国装甲列车之父”XD
以上是民间传奇的部分,
实际上,张宗昌确实靠他的交际手腕收了不少俄国白军官兵,
但他并没有强运到可以捡到一台完整的装甲列车。
而是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张宗昌缴获了一大批火车车厢,
便在白俄军官的建议下把这些车厢改装成装甲列车,一共做了两辆
分别命名为“长城”、“长江”,但车上的指挥官和士兵清一色是俄国人。
张宗昌靠着这几台装甲列车(中文常称“铁甲车”)一度所向无敌,
直到后来被孙传芳用炸铁轨的方式破解为止。
这时候,各地军阀也体会到装甲列车的好用之处,
于是也各自盖起了自己的装甲列车,车上的装备和组成也不太一样,
有钱的多装几门大砲,没钱的只好摆机关枪充数;
另外也出现了使用列车对撞、用铁钩偷拖车、派大刀队硬干之类的战术。
由于当时中国基础建设落后,行军时通常会沿着铁路移动以便补给,
如果这时迁往突然有台装甲列车撞过来,步兵绝对只有被辗的份。
中国装甲列车的资料出处(简体注意):
http://www.xzbu.com/8/view-4829983.htm
http://www.xzbu.com/8/view-48319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