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ikkle0929 (米可)》之铭言:
: 这次课纲争议很多可以看出新课纲明显要跟中国连结,或从中国看台湾
: 不过有一项我比较不解的是:日本统治(旧课纲) 与 日本殖民统治(新课纲)两者差异
: 日治与日据虽一字之差,但差异明显
这没错。事实上台湾在战后是用“日治”的,它本身就是一种中性用词,指得是“日本统
治时代”,日据则完全带有政治性,指得是“日本窃(占)据时代”。
因为如此,政府认为“世俗每称此一时期为"日治时期",习焉不察,殊堪忧惧”,所以
1951年台湾省新闻处还特地发电文要求使用“日据”,认为“日据台湾五十年,光复后俗
称"日治时期",有矫正必要,应称为"日据时期"”。
如果批评的人骂使用日治带有政治性,哪日据又何尝不是? 至于把使用日治就称作是美化
日本殖民统治,那更是乱贴标签与胡说八道,有人肯定日治时期日本对台湾的建设,但不
代表它就是肯定日本殖民或者美化其统治,这两者是有差别的。任何历史都必须站在较
客观的角度来看,一味的美化与丑化都是不对的。
: 日本统治时期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这两者差异可否帮我解释ㄧ下
历史史观本身也会带有一定程度的政治史观,历史更永远也摆脱不了政治的介入。
我个人意见是认为日治虽然是指“日本统治时期”,但它一样可指“日本殖民统治”,所
以这两个是没什么不同的。没人会否认日本是殖民台湾,只是站在学术的角度,使用日治
这字眼更中性些,并且不做过多价值判断与政治考量。但使用日据的话,基本上就已经先
限制住你思考与诠释历史的空间,更何况如果真用日据,那么历史上统治过台湾的政权都
是外来的,没有一个是问过台湾人民的,可能都应该比照办理改成荷据、郑据、清据.....
本来为了避免争议与在意识形态上吵不停,日治应该是都让两方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但
偏偏有一方想要用政治力来介入修改,破坏这个平衡,那你也不能怪民进党明年上台后再
把它改回来,甚至改得更"接近台独史观",往另一个偏激面荡过去。
民进党当初修改课纲当然也是政治介入,但比起课纲微调,他们当年至少表面功夫做得很
够,这次的话根本就是蛮干并且一意孤行,连最基本的程序正义也懒得演一演。
如果没有妥协与讨论,大家都不愿意接受较中性的字眼,台湾就只能继续在这里面内斗混
乱,这是很可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