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美国教育强在哪??

楼主: WalterbyJeff (Be the field)   2015-07-20 18:09:11
※ 引述《desnao (8x7)》之铭言:
: 如果说,美国的制度培养出一群(这一群可是建立在更大一群基数上)顶尖高手,因
: 为这些高手不会因为过多的考试失去长远的学习和研究兴趣,能把顶尖推向更顶尖,
: 那美国教育的确是强。
: 但如果说,美国中学学生大部分分不清楚五大洲在哪,八年级平均落后两个年级的
: 数学程度,和六年级超过65%不会分数加法,那美国教育还真的弱的可以。
有一点每次提到美国中学生程度差的人都没注意到的事情是:
人适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生活方式,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是需
要一步一步摸索尝试出来的。没有一种生活型态,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拥有枪枝、吃感恩节大餐、足球棒球竞赛、玩游艇、极限运动等等。
就算你有钱,要知道怎么花才爽的爽法,是由很多人活过才发展出来的。
在Youtube上面很容易找到美国人不会回答基本问题,对世界局势一点都
不懂的影片看起来只知道唱饶舌歌还有到海滩晒太阳的家伙。
可是我是觉得这才说明这是一个强国,一堆人不需要知道他不需要知道
的事情,只要做他想做的事情就好了。
拿着学业成绩、工作薪水来评判一个人做的事情或是经历有没有意义,
我想最后还是落入华人文化圈的思维模式。
所以当拿华人思维方式去看待美国一般小孩普遍的程度低落跟失败的时候
我只看到华人习惯性的仰慕强者圈,但是(不是指原PO,是指这种论点)
自我感觉良好,觉得有一大批人比自己弱,可以稍稍宽慰一下扭著自己
的个性去适应一个社会系统所做的妥协。
好像比上不足,但是比下很有余的样子。
其次是连续几篇有人提到的阶级流动,提到华人或这里指台湾考试制度
的公平性,但阶级流动是一件可以人为刻意操作的事情吗?
如同前面的论点,有些领域的训练不是只是你学会某个能力,或通过
某场考试,接受过某种训练,就自动变成合适做那工作的人了。或起码
跟要容易融入整个特殊群体还有一段距离。
或说那个特殊群体之所以会存在也是人们一步一步世代累积达成的,然后
华人思维方式影响的人,总是以为可以搞个操作然后就打进别人核心这样。
我这边的意思回到前面的论点:生活方式,与生活方式导致的能力发展,
到最后的职业选择,会很大的影响这个人跟某个特定职业的适合度。
E.g.American Sniper中的Chris Kyle,从小猎鹿跟野鸡的经验,让他在
踏上海豹部队的狙击手之路上,有很好的先前经验。
: 美国教育到底强不强,我个人没有结论,因为我还看得太少。但我不觉得妄自菲薄
: 是该做的事。台湾(亚洲)和美国只是两个不同的极端而已。台湾以前的联考真的很
: 差吗?他给穷人开了一扇门。美国的制度真的好吗?除了运动界,我还真没看过有多少
: 中下阶层的人最后成为我上面说的那顶尖的一群人。或是中学落后,在正常体制下
: 能在高中翻身的学生。穷人连大学毕业率都输给一般人了。
: 谢谢各位有耐心看完。我没有机会COVER到全部的角度,我也没有谈种族,毕竟收入
: 对学生教育的影响比种族高。如果你觉得这些观点很偏颇,请见谅
: : 终于有本鲁可以回答的问题了~
: : 本鲁约莫在本世纪初曾分别在美国新泽西州及纽约州读过高中
: : 美国的高中是四年制~
: : 小学毕业后头两年读middle school
: : 到了9年级后就是high school了
: : 高中里分成freshman,sophomore,junior,senior四个年级
: : 个人觉得美国高中满注重因材施教的~
: : 学校除了少量必修外大多数课程都是选修(Ex:数学需修毕Algebra II)
: : 看学校选修内容五花八门有西语、法语、拉丁语、航海学(sailing)、金属工艺等等
: : 数学好的人可以在高年级先修AB Calculus,BC Calculus
: : 分别相当于大学微积分一学期及一学年的量
: : 所以理工强的人在高中很早就得到发展了!!
: : 每个人的才能都可以得到发挥
: : 在高中就去外面大学先修特定学科的现象也很普遍
: : 另外我觉得美国的文史课很注重独立思考
: : 我在两个州的高中都有上过英文(也就是国文)
: : 都是学期初开书单,
: : 没有用制式课本这回事!
: : 都是要读完整的文学作品
: : 像当时我们9年级英文是读狄更斯的<双城记>
: : 10年级英文是上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
: : 还有一本讲南非种族隔离的<Cry, the beloved country>,
: : 下学期上乔叟的<坎特伯里故事集>
: : 老师的quiz就是叫你起立背乔叟写的十四行诗Sonnet
: : 高中英文期中期末考全部考申论题
: : 叫你分析书中某某角色及章节的剧情
: : 例如为什么A角色和B说了某句话
: : 请你分析该角色的想法
: : 及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之类的
: : 由于没有制式的课本限制
: : 在美国想要透过教育来灌输某特定的意识型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 : 师生关系也比较平等
: : 男老师我们都叫先生 例如Mr.Belk, Mr.Brownworth
: : 女老师一律叫女士 ex: Ms.Churchill, Ms,Cromwell等等
: : 学校里因为都是跑堂既没有班级也没有座号的概念
: : 老师都是直呼学生姓名
: : 感觉老师是把学生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
: : 有弹性和注重独立思考是本鲁认为美国教育最成功的地方
作者: dete911 (dete911)   2015-07-20 18:14:00
亚洲中学生屌打美国人,但大学及出社会就不一样了,我们只有被打趴的份
作者: chogosu (nickname)   2015-07-20 18:15:00
华人没有life啊
作者: s860134 (s860134)   2015-07-20 18:23:00
基础教育本来就是整体水准的提升 而非给你多元选择我国中学已经列为义务教育 目的是希望国民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 跟你说的多元发展性向我想是完全没冲突阶级流动是否可人为操作?至少高学历日后平均较佳是可预见
作者: japan428 (牵着妳走 :D)   2015-07-20 18:43:00
但是我们不是强国。 这就有先天上的差异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